站内搜索:
“我跟武汉有过命的交情”
日期:[2020-08-06]  版次:[A06]   版名:[好医生好故事]   字体:【
■王燕(中)在为患者诊断。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首批支援武汉的省二医医疗队队长王燕:

凌晨1时,寒风大作,下班后的王燕与同伴往酒店走,冷得瑟瑟发抖,路上空无一人。

重症病房里,患者均病情极重,无创呼吸机、心电监护等设施,不停嘀嘀报警,实在让人焦虑。穿着厚厚的防护服,不停查房处理患者的病情,不断还有新收病人送进来,早上7时接班,持续工作到下午1时多,才有机会坐一下……

因为担忧会在镜头里失控哭泣,王燕到达武汉的前半个月,不敢与父母和两个年幼女儿视频,默默扛下所有辛劳和不适。

除夕夜出发,驰援汉口医院近两个月,回首那段经历,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王燕,仍对上述场景记忆犹新。谈到一些戳心的画面和感人的事情,她还会情不自禁掩面泪奔。

疫情面前,王燕和一线医务人员“逆行”的选择令人动容,“还好啊。幸好一切安好。”王燕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如是感慨。她说,不计生死,不计报酬,无怨无悔地战斗过,这也是作为一名呼吸科医生的职责所在。“我不上谁上?”

人物档案

王燕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首批支援武汉的省二医医疗队队长。

凌晨4时到武汉 接管的是最危重患者

汉口医院距离华南海鲜市场仅4公里,是武汉疫情的风暴中心,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点医院之一,也是广东医疗队进驻的首家医院。由于受到武汉疫情的第一波冲击,汉口医院50多名医护人员感染,许多病区只能由四五个既非呼吸科也非重症医学科的医生24小时轮流坚守。除夕和大年初四,援兵来了,两批广东医疗队先后支援汉口医院,包括王燕在内的265位广东医护接管了两个病区。

王燕还记得很清楚,1月24日,除夕夜,她与首批广东援助湖北医疗队133名队员奔赴武汉,队员们来自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9家高水平医院。其中,多人都是参加过2003年非典救治的精英骨干。王燕和队员们,于次日凌晨4时抵达武汉,休息不到4个小时,他们便直奔汉口医院,接管呼吸六病区75张床位。

“呼吸六病区和七病区是汉口医院最大的病区,广东医疗队一来就跟我说,‘把最严重的病人送到我这里来’,让我很感动。”汉口医院院长陆家韬回忆说,他们接管全院最危重的患者,其中75%为重症。他们的到来极大缓解了医院医务人员严重不足的压力。

截至3月21日广东医疗队撤出汉口医院,王燕他们在驻汉口医院期间,共救治了215名新冠肺炎患者,其中危重症患者161名,治愈146名,重症治愈率达90.7%。

“我们想的是能救一个是一个”

1月23日,武汉十多家医院同时发出物资缺乏的求援信息。这也是首批广东医疗队面临的问题,“早期时,生活物资、防疫设备很缺,大家经常会担心过两天就没防护服穿了,两三个星期后,物资状况慢慢好转。再后面,就比较充足了。”王燕回忆说。

同时,汉口医院作为综合性医院,在向传染病医院改造的过程中,由于时间仓促、经验不足,分区、通道、流程等方面难以达到理想的传染病隔离病房要求。王燕所在的广东医疗队接手后,与医院迅速沟通,改造污物感染分区,因病房无护工、清洁工协助,王燕还得与队员们一起,化身保洁人员,当务之急将堆积如山的医疗垃圾清理。

同时,还要有条不紊地开展收治工作。一进病房,各种生命支持设备嘀嘀报警,接二连三的呼叫铃声与护士站络绎不绝的家属询问……许多病人严重低氧、重度呼吸衰竭、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有些老年病人因基础病较多,病情重,进展快,救治任务十分艰巨。虽然到武汉前有心理准备,但还是没想到前方的情况这样忙乱,王燕内心有些许崩溃,但还是迅速进入到战斗角色。

一名60岁男子,血氧、心率突然变差,王燕和当班的护士,展开了积极抢救,护士还紧急为他心肺复苏,“直接在病床上,做心肺复苏,风险非常大,像这样近距离抢救患者,起码要戴正压头套,但当时条件,是不允许的。”回忆这一幕,王燕称:“面对这些场景,看到生命在你面前即将流逝,我们医护就是想去拉一把,能抢救回一个是一个,把整个病区患者都救回来,就是我们的目标。”

像这样入院时已经是重症、危重症的患者非常多,绝大部分都被广东医疗队抢救回来,重获新生。

“听到患者这样说,我开心得像初恋”

新冠患者后期可能会出现肺纤维化,从而损害肺功能,影响愈后生活,王燕和队员们,想了一些办法,帮助患者进行呼吸康复提升肺功能。“我面对面教患者,呼气、吸气方法。这时候,有患者对我说,‘王医生,你离我远一点,我怕你被传染到’……”

说到这,王燕开心地笑了起来说:“当时听了,开心得像初恋,非常欣慰。”

57天的救治中,广东医疗队与汉口医院患者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3月19日,广东医疗队正式与汉口医院对接,病房顺利清空,一些还需要做透析的患者,交接给了汉口医院。撤出汉口医院时,王燕来到病床前看望他主治的病人,患者们都对她和广东医疗队队员们发自肺腑的道谢。有的患者还拉着她的手,流泪不舍,有患者还找到她,对她致谢,谢谢她和队员们为武汉拼过命,谢谢他们的救命之恩。有几位还称,有机会到广州出差或旅游,“要来看看你,看看你脱下口罩的样子,真正地认识一下。”

回忆那段岁月,穿上厚重的隔离衣,面对未知的传染病病毒,工作非常辛苦,王燕坦言,也恐惧过,害怕过,但从来没有退缩过。面对病床上的患者,看着他们信赖的眼神,明白自己责任在这里,战场在这里,这就是作为医务工作者的使命。

“奋战的57个日夜留下许多感动和不舍”

武汉奋战的57个日夜里,冲锋在前,咬紧牙关,王燕和队员们,始终以饱满热情工作,在家国情怀感召下,为了人民的健康和生命,不畏艰险,不辱使命。

“那段时间,真的很累,很艰辛,也时时盼着,疫情快点结束,能早点完成工作,早日回家和老公、孩子团聚,但到最后一天要离开的时候,在病房停留了很久,非常不舍,觉得这是我拼过命的地方,这里有人生中特别不一样的经历。”王燕感慨地说,离开武汉时,坐在大巴上,看着沿路武汉市民自发来送行,一声声“谢谢你们!”让她和队员哭得不能自已,那耳朵被口罩勒得疼痛难忍的时候,那被双层口罩闷得心跳加快的时候,那双手被手套勒出多道痕,双手被汗水浸得发白的时候,那夜深人静,一刻不停抢救患者累得腰酸背痛汗流浃背还要咬牙坚持的时候……一切艰难困苦都烟消云散,留下的是感动和不舍。

“也很感谢武汉人民,感动我们国家的号召力、凝聚力,举全国之力支援武汉。”王燕说,这段特别的经历,是职业生涯不可多得的历练,感念一批党员冲锋在前的行为,自己也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回归正常的工作、生活,更加珍惜生命的珍贵,健康的身体。”王燕有两个孩子,分别是7岁和2岁多,丈夫是名外科医生,王燕到武汉支援,丈夫特别支持,别无二话,其实内心也非常担忧和不舍,私下对王燕父母说:“我真希望上战场的那个人是我,王燕要是有何不测,我会照顾你们一辈子……”说起这,王燕感动泪流,逆行的日子里,感谢家人的无私奉献和支持。

战疫心语

“不计生死,不计报酬,无怨无悔地战斗过,这也是作为一名呼吸科医生的职责所在,我不上谁上?”

■统筹:新快报记者 肖萍 ■采写:新快报记者 黎秋玲 通讯员 薛冰妮 高龙 ■摄影:新快报记者 夏世焱 毕志毅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