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曲折的科研路上 病人是最大的慰藉和动力
日期:[2020-08-31]  版次:[A10]   版名:[城事]   字体:【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关节专家张还添。

■工作中的张还添。

医学博士后张还添:

作为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年轻有为的80后博士后、副主任医师、副研究员,张还添见到记者时笑容灿烂,白色大褂下穿着一双运动鞋充满活力,兴致勃勃地介绍着办公桌上的升降架,“把电脑放上面,对护颈椎腰椎好。”

这位亲和力十足的博士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创立骨科疾病实验室、发明实用新型专利、顶级期刊发表论文、两度赴美留学、暨南大学全英授课……张还添从医十余年来,从基础研究到为百姓解决病痛,不断实现突破。

“做基础研究要严谨,要耐得住寂寞”

张还添忘不了八年前初到国外读博时,遇到国外同学对中国医学发展的偏见:“你们中国的手术方式、手术器械都是照抄我们西方国家的。”那时,他暗下决心,要像海绵一样吸收先进知识和经验,回国后做有特色、有专长的骨科医学研究。

张还添回国后创建了暨南大学骨科疾病研究所实验室,在关节疾病诊治和运动医学方面获得了6项国家及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从建立一个科学假说到验证它,到真正应用到临床,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他说,“做基础研究要严谨,要耐得住寂寞。”近年来,他和实验室团队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从表观遗传的角度,阐释了骨软骨发育障碍性疾病,如骨肉瘤及软骨肉瘤的发病机制,为这类疾病的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及方向;通过分析膝关节痛患者的关节液成分建立了膝骨关节炎早期诊断体系及方法,实现了膝骨关节炎患者的早期诊断,避免了让患者在早期就进行关节置换的手术;在全国首次提出膝骨关节炎发病的炎症、衰老及代谢紊乱机制,结合中西医诊疗策略,为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面对一个个“首创”和“突破”,他说做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不能随大流,一定要坚定自己的研究方向,把问题研究透,把问题深度化”。

“临床病人需要什么,我们就研究什么。”在张还添看来,做医学研究最大的动力来自病人。新快报记者跟随张还添来到骨关节科室病房 , 发现病人中老年人占了七八成,高龄、超高龄的骨科手术占了大部分。通常,老年人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并发症很常见,手术需要多学科综合评估,以往受技术限制,老年人是否做骨科手术要慎重决定;但如今,“老年人骨科手术已经逐渐微创化,而且有了快速康复理念后,70多岁的老年人做了关节手术后,多数一两天就可以下床活动,术后3个月老人家又可以出去旅游享受老年生活了。”

他回忆起不久前门诊一位X形腿的阿婆。60多岁的阿婆由于长期吃激素,骨质非常疏松,再加上外翻膝(X形腿)手术本身难度高,需要把磨烂的膝关节截取掉,再不多不少地置换上垫片,以保持膝关节内外侧的平衡,这需要“精、准、稳”,并建立钢筋骨水泥支架。手术很成功,“阿婆握住我的手,感动地看着我向我致谢时,那一刻你会觉得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对他来说,每治好一个病人都会收获很纯粹的快乐和欣慰。

“有时彻底治愈,时常不吝帮助,永远给予安慰。”——这就是张还添当医生以来的座右铭。

是治病良医,还是科普达人

“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在张还添看来,科普和医学治疗是国家大健康理念中的一体两翼。最近几年,他致力于骨科医学知识的科普事业,利用业余碎片时间 , 在互联网平台写科普文章,为陌生的千万骨疾患者解疑释惑。在某互联网平台上,张还添有近5万粉丝,科普头条文章著有几百篇。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骨科退行性疾病,像膝骨关节炎、腰腿痛、肩背痛十分频繁。一些骨科疾病一旦错过了最佳的预防时机,到晚期就只能手术治疗。张还添总说,给全民医疗科普是医生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他回忆起一次诊疗中,有位病人用A4纸罗列了二十多个问题来咨询,心理压力很大,甚至出现抑郁。

这类过度焦虑的病人不少,而医生在有限的就诊时间内很难一一解答。通过线上的医学专业科普,就能最大可能地解答他们的问题,“让他们打消顾虑、放下思想包袱、信任医生,达到‘医患合作’及治疗效果的最大化。”那次之后,他开始关注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骨科知识科普。“互联网平台的推送机制是阅读的人越多,就越广泛推送,所以这也高效解决了不同病人反复去问同一个问题。”

“O形腿人群不适合剧烈运动。你看,正常人站立的时候,单腿站立的时候,内侧负重70%,外侧30%,O形腿的话,则要在70%的基础上乘以300%,意味着内侧的磨损更厉害。所以这类人群要避免剧烈运动。”在采访中,他总是一抓住机会就随手拿起膝关节模型,苦口婆心地向记者科普一些骨科疾病预防常识。

拥有丰富的骨科知识储备和出色的英语能力,目前,张还添是暨南大学医学类全英授课班的教师。曾获得国家公派留学基金,两次赴美国留学的他回忆起自己学习英语的体验,感慨良多。

刚到美国,张还添从元音及发音开始,一开始,生僻的专业单词曾让他痛苦不堪。但这并没有成为他学习路上的绊脚石。他认为,有一个内在动力对学习语言很重要。“目前很多重要的科学发现,学术交流都还是通过英文去呈现的,学好英文有助于深入学术交流,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及时总结,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传播,所以要想在学科上有成就,必须硬着头皮去攻克语言工具这个难关。”如今,不论是学术交流还是全英授课,英语已经成为他在骨科知识海洋里遨游的双桨。有时,为全英班的学生们连上几节课后,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他总是倍受鼓舞。

年轻有为, 却以“配角人生”自勉

“小时候看了太多求医无门的病人,很多地区医疗条件和医术跟不上,导致延误了病情,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从医,成为了张还添从小的理想。许多前辈告诉他,学医会有很多考试,张还添说“我不怕”。从本科到博士,他说,“不为良相,愿为良医。”

那时,张还添家里大部分亲人从事教育工作,当年高考选专业时家人力劝他当教师,没想到二十年后,他也算“殊途同归”地成为了一名老师。他从今年开始招收自己的硕士研究生,在对学生的教学中,他时常挂在嘴边的是,医学讲究传承,尤其关键的是“做事先做人”。他说这也是他硕博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查振刚教授传递的人生信条。在他的办公桌上,放着一本医学解剖泰斗钟世镇院士的《配角人生》。“我很喜欢这个词,你看钟院士如此开挂的人生都形容自己‘配角’。”张还添时常告诉学生要有工匠精神和钉子精神,在什么阶段就做什么事情,读研究生的阶段就好好地做有心人,规划好自己。他说,医学有别于其他的学科,培养时间较长,这意味着每一步都要稳抓稳打,要高标准严要求自己。

在张还添看来,有一个好平台的支持和鞭策,对于青年科研人员很重要。“能取得一些小小成绩,离不开科室、医院及学校在各个层面给予的舞台及平台。很感谢广州市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给年轻人提供的支持,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新起点。在这个平台上,我见识了很多不同学科的优秀人才‘神仙打架’,这些伙伴给予了精神鼓舞及动力,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参与进来,携手共进。”

■策划:新快报记者 张英姿 ■采写:新快报记者 蒋翰林 摄影:新快报记者 毕志毅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