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组织120家企业携500多种特色农产品亮相深圳绿博会
一锅原汁原味的“双坑土鸡”满室飘香、一串饱满的阳光玫瑰葡萄令人垂涎欲滴、一篮新鲜的“东源板栗”带旺了一方经济……9月11日上午,中国深圳(第6届)国际现代绿色农业博览会(下称“绿博会”)在深圳会展中心开幕,河源市组织120家企业携500多种优质农产品闪亮登场,受到众多深圳市民和采购商另眼相待。
“一村两品”惊艳亮相绿博会
“味道不错,很香!”9月11日上午,河源市委常委、副市长、深圳对口帮扶河源指挥部总指挥刘渤,河源市副市长赖小卫,河源市扶贫工作局局长钟志坚一行走访绿博会河源脱贫攻坚成果展区,现场为来自河源市江东新区古竹镇双坑村的“双坑土鸡”点赞。
今年,河源市精心组织了120家企业参展,共有500多种特色农产品亮相绿博会,全市各地及参展企业均有备而来。“我们今年推出了‘双坑土鸡’的系列新产品,希望通过绿博会介绍给深圳市民。”当天早上,深圳广电集团驻双坑村第一书记谢建龙从村里赶回深圳,他说,疫情发生后,双坑村结合广大消费者实际需要,在原来销售冰鲜土鸡的基础上,及时推出了原味咸鸡、鸡肉丸、咸香鸡腿等熟食产品,得到消费者认可和欢迎。今年以来,“双坑土鸡”熟食产品已销售超过100万元,甚至有赶超冰鲜土鸡的势头。
在帮扶单位的支持下,着力打造“一村二品”的双坑村,这次不仅带来了“双坑土鸡”新产品,还为广大市民和采购商展示了最新的扶贫成果,一款以“越王峰”命名的无花果月饼。新快报记者在现场见到,工作人员将无花果月饼切成小块摆上桌,尝鲜的市民游客,纷纷对这款别出心裁的中秋月饼交口称赞。
谢建龙说,帮扶以来,双坑村在发展扶贫产业上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作为重点扶贫产业项目,双坑村无花果科普示范基地占地面积209亩。而且,他们利用无花果另辟蹊径,与企业携手推出无花果月饼,可以有效促进贫困户和农户稳定增收,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仅无花果基地,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10万元。
让山区的产品走向特区
桂山原生态红茶、绿茶,阳光玫瑰葡萄、手工木榨花生油、河源特产黄村腐竹、魔芋酱、黑蒜、香菇、木耳、茶树菇……在河源市源城区脱贫攻坚成果展位,琳琅满目的扶贫产品,吸引了不少市民坐下来,尝一口香辣的魔芋酱,吃一颗香甜的葡萄,再喝一杯色香味俱佳的桂山茶。
“企业都很积极,主动报名参展。”河源市源城区扶贫办主任张小里告诉新快报记者,这次参展的企业各有各的特色,其中,现场展示的崇志桂山茶,其传统制作技艺已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最特别的是,桂山茶采用目前非常少见的“树下套种放养”之法,茶树均种植于原始林地,大大提高了茶叶品质。
来自省定贫困村双头村的阳光玫瑰葡萄,让深圳市民大饱口福。帮扶以来,双头村不仅建立了全省首家农村省级众创空间试点单位双头电商创业园,还建成了精准扶贫产业项目水果采摘园,走出了一条“电商+特色产业”的脱贫致富之路。“2019年,创业园为每户贫困户带来的收益,比2018年增加了1000元。”张小里说,目前,双头电商创业园正在扩园,面积比以前翻了一番,将增加仓储、分拣、运输等设施,预计今年10月份投入使用。
“让山区的产品走向特区,让更多扶贫成果进入大湾区。” 河源市扶贫工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绿博会是全国现代农业成果展示交流和优质绿色产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一个重要窗口,通过绿博会,进一步展示深圳河源两市携手脱贫攻坚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助力河源市扶贫产品持续有效进入粤港澳大湾区市场,构建脱贫长效机制。
■采写:新快报记者 朱清海 通讯员 袁定央 ■摄影:新快报记者 王 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