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历史画考验画家高超的表现技能
日期:[2020-09-13]  版次:[A11]   版名:[收藏周刊]   字体:【
■孙戈 来到中国

广东文史馆馆员孙戈:历史画考验画家高超的表现技能

《来到中国》这件作品创作于2001年,从萌生想法到构思画面,再到最终完成,一共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其中,搜集、研究资料就耗掉了一个月,包括对人物的身份、史实以及在中国的年代、做了哪些工作的了解,对大量的历史图片进行查找、辨别。因为我画的是人物群像,必须确保每个人物在事件中的位置和形象的准确,再者便是根据画面需要参考最优图片。

在我看来,搜集、甄别、研究历史资料,是画家从事历史画创作的前提与基木功,如何在海量的资料中获取创作的灵感与角度,寻找到确凿无疑的事实依据,对画家来说是巨大的考验。所以,我自始至终认为,历史画有相当大的难度,它不仅需要艺术家高超的表现技能与才华,又要对历史有着深入的研究了解,要严肃对待,甚至对服装、道具细节的考证,容不得漫无边际的编造。

就拿《来到中国》来说,我想表现的是在中国的解放事业进程中,一大批国际友人出于强烈的正义感,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支持中国的抗战、革命事业。在这批人物中,有白求恩、柯棣华、斯诺、林迈可、史沫特莱、马海德等人,他们为中国艰苦卓绝的革命事业和抗战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整个画面涉及了二十几号人,我必须对每个人物的历史详细了解、尽可能找到原始形象资料,只有如此才能在画面中恰如其分地表现,并呈现出满意的构思、构图效果。

群像人物不好画,还难在结构的处理与细节的打磨上。为了突出画面的艺术效果,我采用了纯水墨的表现方法,希望在强烈的黑白对比中来凸显人物形象的特征,脸部精雕细画,而脸部以下则放开笔墨,在视觉冲突中完成对人物的塑造。为了交代时间与空间,我将画面的背景画成延安窑洞,传达出特定时代的气息。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