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用餐按需适度取餐,普及无纸化办公,削减文山会海,带头推行绿色消费……日前,广州市黄埔区委组织部、黄埔区委宣传部向全区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发出带头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通知和倡议。全区4万多名党员率先以“线上+线下”的方式签订承诺书,带头把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落实到位。
该倡议从文明餐饮、低碳节能办公、健康环保出行、绿色城市更新、崇尚勤俭风尚、弘扬传统美德等八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规范(以下简称“俭8条”)。
源头控“阀” 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城市更新工作
倡议要求,党政机关经费管理必须严格按照预算执行,大力压减非必要开支,简化公务接待,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普及无纸化办公,削减文山会海,降低日常办公能耗。加大绿色办公用品采购,更新公务用车优先采购新能源汽车,从制度源头上拧紧党政机关花钱的“阀门”。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黄埔区正全力推进旧村拆迁工作,倡议将绿色发展理念也融入到城市更新工作中。把绿色要求纳入工程建设强制规范,设计、施工和运行环节严格落实绿色建筑标准,有机融合快拆快建、整洁有序,推广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创建生产、生活、生命、生态有机融合的绿色城市,形成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居民生活协调发展的绿色城市更新模式。
数据指引 机关率先践行节约减少浪费
走进黄埔区机关食堂,入口处和每张餐桌上张贴的“厉行节约”“光盘行动”“严禁浪费”等提示语十分醒目,时刻提醒就餐人员节约粮食、减少浪费。在餐饮垃圾回收点,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在一旁进行指引,如果发现有人浪费,工作人员会上前进行提示和劝导。
“我们把反对餐饮浪费、倡导粮食节约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实抓细,通过发动各方面力量来做好‘光盘行动’。”黄埔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邓斌表示,厉行节约,机关食堂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党员干部也要以身作则,引领节约粮食“新食尚”。
除了加大宣传指引外,黄埔区在成本控制和菜品制作上也下足功夫。黄埔区机关事务管理局膳食服务部薛春红介绍,疫情期间由于实行订餐制度,机关食堂了解到各单位实际日常就餐人数,开放堂食后仍参考这个数据进行食材采购和烹饪。“通过按量配菜,可以很好地控制成本、减少浪费。”薛部长说,以前每天需要消耗750斤青菜,现在每天450斤就足够了。
全区响应 餐饮行业积极“变废为宝”
大盘菜变小盘菜,“边角料”变小凉菜,打包菜变创意菜……减少食物浪费从“变废为宝”开始。倡议发出后,黄埔区餐企各出奇招,把剩菜变佳肴,让美食多了心思、多了花样,让“少食多滋味”成为了餐饮潮流。
在广州中味餐饮服务有限公司(下称“中味餐饮”)的配送物流中心,几名员工正对每个企业食堂用餐量做系统登记。中味餐饮执行董事李新喜介绍,公司为区内数十家企事业单位提供餐饮配送、食品原材料配送、厨房后勤管理等餐饮专业服务。“我们近期建立完善了餐饮配送物流中心,根据就餐者实际情况,科学、统一安排每餐每人所需食材的分量,坚决制止餐饮浪费。”
李新喜介绍,中味餐饮从前端就开始对食材多元化处理,一物多用,尽力避免浪费。如一个小小的萝卜,萝卜肉用于煲汤,萝卜皮腌制成风味萝卜皮或面食点心。
黄埔区委宣传部副部长苏少贞表示,自今年8月以来,黄埔区文明办专门印制“讲文明、树新风”“文明餐桌、公勺公筷”公益海报、台卡、贴纸等宣传品两万余份,向党政机关以及餐饮企业、学校、医院、工厂等大力推行适度点餐取餐,深入开展“光盘行动”。依托黄埔区5个志愿驿站开展光盘行动宣传,在驿站LED屏滚动式播放“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宣传标语,向市民发放制止餐饮浪费的宣传单,倡导勤俭节约的良好社会风尚。
流动宣传 “文明号公交”穿街过巷
昨日开始,一辆辆全新涂装的“文明号”公交车,搭载着“粮食很珍贵,光盘不浪费”“文明于心,礼让于行”等入脑入心的口号,驶过黄埔的大街小巷。本次行动由黄埔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主办,广州珍宝巴士有限公司承办,“文明号”公交汽车正式投放上路。
“作为一名公交车驾驶员,我向全体同行及广大市民发出如下倡议:说文明话、开文明车、做文明人。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关爱他人和自己的生命,不超速、不抢道、努力构建和谐交通环境。”曾获“广州好人”称号的驾驶员张国宏正大声宣读文明出行倡议书。
张国宏身后是10辆喷绘着“文明健康、有你有我”“讲文明、树新风”“文明餐桌”“公筷公勺”等创文公益广告的公交车。活动后,这些代表着黄埔文明新风尚的“文明号”公交车按照各自的线路缓缓驶离站场。“公交作为百姓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是一个城市形象和文明的展示窗口。”苏少贞表示,此次为配合做好创文宣传工作,黄埔区共投放了10辆“文明号”公交汽车参与营运。
“我住在黄埔,平时出行都是乘坐公交,这几年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这里的出行更加舒适便捷了。”在家住广州科学城的市民邓燕玲看来,文明出行已成为黄埔一道靓丽风景线,不少公交站、路口都有公共文明引导员指引交通秩序,公交车内环境越来越好,道路也越来越整洁通畅。
“网红”效应 感召百余名志愿者引导文明出行
在黄埔区内各红绿灯路口和公交站点,随处可见头戴橙色小帽、身着橙马甲的公共文明引导志愿者。面对步履蹒跚过斑马线的老人,他们主动上前帮扶;遇到行动不便的乘客,他们帮助提运行李;如有不熟悉路况的乘客,他们耐心解答咨询;面对不文明行为,他们上前细心劝导……来自各行各业的他们通过自己实际行动,传播着“文明出行”的社会正能量。
“中国好人”、泉叔阳光工作室创始人、黄埔志愿者的“网红”,拥有着多张闪亮名片的李桂泉是黄埔创文志愿者中的领军人物。泉叔阳光工作室成立了创文志愿服务行动小组,组织志愿者开展“周末大清扫”“共享单车‘帮扶’”“垃圾分类宣传”“文明交通劝导”等一系列创文志愿服务活动,纠正劝导市民不文明行为,营造良好的文明创建氛围。
针对文明出行,泉叔阳光工作室共招募了100余名公共文明引导志愿者,在黄埔区大沙东路、丰乐北路、港湾路、开创大道、科学城大道的公交车站、地铁站和主要交通路口维持交通秩序,累计上岗人次800人次,服务时长1600多小时。
此外,从9月1日至9月21日,团黄埔区委、黄埔区青年志愿者协会计划组织2368名靠埔青年志愿者在黄埔区34个重要公交站点、鱼珠码头、长洲码头开展文明交通引导志愿服务。 (李应华 张成 刘丽珊 焦婵娟 范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