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非遗街区模式若可行将在广州推广
日期:[2020-09-17]  版次:[A04]   版名:[广州区势最关注]   字体:【
■北京路李白巷非遗聚集区正在施工中。新快报记者 邓毅富/摄

■海珠桥边的非遗一条街。吴昊天/摄

运行一段时间后市文广旅局将评估效果

自永庆坊非遗街区开市以来,广州各区也掀起了拓展非遗聚集区的热潮,如海珠非遗一条街、北京路非遗聚集区等,广州非遗发展往何处去?

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下称市文广旅局)在接受新快报记者专访时还表示,打造非遗街区是非遗实现发展振兴的一条路径,采取的是市场化的运作方式。运行一段时间后,市文广旅局将评估效果。如果该模式可以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将在其他区域推广。

各区扫描

海珠非遗一条街 产学研基地 但不能进行销售活动

位于广州市海珠区滨江中路272号的“海珠非遗一条街”,是依托于海珠区的市级非遗传承基地——广州市轻工高级技工学校建立的,是该校产学研相结合的产物。如今有牙雕、玉雕、广彩等十一个非遗大师工作室。项目有免除店面租金等政策来扶持手工艺人的日常创作,为手工艺人提供创作平台和传播渠道。主要通过走进校园进行非遗手艺教学和对外展览的两大形式进行文化传承。

新快报记者在9月10日下午来到非遗一条街实地走访,看到许多工作室外部有瓷砖、瓦片搭配的古风设计,也通过玻璃向行人展示各色优秀作品,从外面走过颇能感觉到其中的历史韵味。街上汇聚了各项目的非遗手工艺,除了广州出名的“三雕一彩一绣”,还有剪彩、铜雕、蛋雕等相对小众的非遗手艺,可惜的是记者此次走访时发现有部分工作室尚未恢复开放。

入驻的大师们很珍惜这个阵地,因为场地免费,同时也能担任学校的教学任务,以及承担向外界推广非遗项目的任务,所以都很有归属感。岭南剪纸大师于中民说,这里是他梦想孵化和起飞的地方,感谢它给了他一种家的感觉。除了每周给学生上课外,还不时参加校方组织的展览活动,还有各界人士前来参观考察调研交流,增加了资源,也多了拓展的机会。

让大师们遗憾的是,按照规定,这里不能进行销售活动,也局限了在市民和游客中的影响力。不过目前因为永庆坊非遗区的开办,令海珠区也更重视起来了,将其列为该区的非遗发展重点项目。

广州剪纸协会会长于中民表示,非遗项目要寻求发展就要“动起来”,传承人要以开放的心态及多渠道发展非遗文化,比如通过商演、广告、文创扩大非遗产品的知名度和销量。

2014年入驻该街的广州市蛋雕技艺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孙开福告诉记者,提到在广州 “三雕一彩一绣”大环境中相对小众的蛋雕,孙大师表示“小众也有自己的新奇特,可以闪亮大众的眼球”。他认为,“非遗手艺的发展也需要多元化,非主流项目其实还没得到足够的重视,很少能得到关注。”由于蛋雕“材质新颖,创意新颖,市民少见”,学生体验也很有兴趣。

北京路李白巷 年底将有非遗聚集区,专家建议设低租档位

据悉,北京路李白巷在年底将有非遗聚集区,这是作为广府文化源地的越秀区深耕非遗文化的重要举措。

经过几个月的改造工程,北京路将在9月底新装绽放,会是一种怎样的情形?据介绍,重开后的骑楼老街会有灯光秀,再加真人表演配合,走市场化路线。

如北段广场可以做一个“非遗文创老字号”市集,要长效常态化的,通过招标运营交专业团队运营,将推广、展示、销售一条龙。

曾几何时,在越秀区北京路,粤菜文化体验馆,以展示粤菜文化为核心,并形成展示、体验、开饭一站式模式。被饮食专家称赞:这种沉浸式的粤菜文化平台值得关注,可以复制推广到更多的美食城。

可惜,现在一楼市集式的体验店,已被一家饼店全包了,二楼的粤菜文化体验馆关闭了。对此,有专家认为,食在广州,作为历史文化景区的北京路,开设粤菜文化体验馆,是很有必要的。粤菜文化体验馆可以设置一些专题项目,如非遗美食、老字号粤菜品牌、隐形好粤菜等。

北京路李白巷非遗区如何走出自己的特色呢?南乳花生非遗传承人、广府文化研究者刘展明建议:可以办一个非遗中心,用较少的租金,把摊档分租给各类非遗项目,统一服务、统一推广。以招标的形式,交给有能力的专业公司去运营。

小蛮腰潮墟 非遗文创新打卡地

非遗的文化浪潮不仅以经典的形式在永庆坊和海珠非遗一条街活跃,也在用潮流的方式拥抱城市和年轻人。坐落在广州塔脚下的潮墟C·PARTY正是用非遗+文创的形式打造了一个主题集市,在最近掀起了一波非遗“打卡”热。

记者在9月10日下午5时许来到潮墟实地走访。潮墟C·PARTY由主体部分“非遗玩家”的主题店和摊位组成,主要售卖非遗传承人的作品和手工文创产品,其中不乏非遗符号与饰品、服装的创新融合,除此之外园区内还有一些非遗美食来增添文化氛围。记者发现,广州剪纸协会会长于中民当天也在现场展示糖画绝活,手把手教儿童绘制图案。于中民向记者称赞了潮墟对非遗文化呈现形式的融合创新,同时也表示,“还可以有更多非遗元素。”

新快报记者从“非遗玩家”店员了解到,目前这里已经吸引了广彩、榄雕、西关打铜器等十余种有代表性的广府非遗项目入驻,平时也会在顾客购买饮品时附赠非遗小物件,让游客接触到非遗手工艺品,用更接地气的形式传播非遗文化。

部门回应

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接受新快报记者专访时称

对非遗工作室有考核标准

适时引入更多非遗项目

就永庆坊非遗区的现状和发展,新快报记者专访了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对于入选非遗街区的评选标准,市文广旅局表示,自2019年9月启动大师工作室项目以来,遵循的是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第一件事就是对全市市级非遗传承人进行了摸底调查。在此基础上,组织有意愿的传承人现场看铺,随后进行竞投。经专家对传承人提出的方案评审、打分,排名第一的传承人得到机会。总体上说,整体效益最高的方案能胜出。

最后进入街区的10家工作室,特点是项目类别丰富、市场意识强、创新能力突出。10个大师工作室分属9个项目,既有传统技艺,也有传统舞蹈,甚至有传统音乐,这使得街区项目丰富,气质独特。街区位于西关永庆坊,非遗聚集区与4A景区同步打造,文旅融合明显,各家工作室都瞄准旅游市场。比如在疫情期间,不能装修,抓紧时间设计出很多文创产品。

在对广州非遗街区的发展规划方面,市文广旅局表示,在非遗街区开街后一周就组织了旅行社进行踩点,并请网红进行了推介,接下来会设计出专门的旅游线路。这个街区将是文旅融合的一个点,在这10家非遗工作室稳定发展起来后,接下来,将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引入更多的非遗项目。

非遗街区主要是非遗聚集的概念,提升非遗可见度,是在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下,实现非遗进市场、近生活、有传承。打造非遗街区是非遗实现发展振兴的一条路径,采取的是市场化的运作方式。运行一段时间后,市文广旅局将评估效果。如果该模式可以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将在其他区域推广。

市文广旅局表示,截至2020年9月,广州市已有人类非遗代表作2项,国家级非遗项目17项,省级非遗项目81项,市级非遗项目116项;现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2名,省级非遗传承人79名,市级非遗传承人208名。

■统筹:新快报记者 邓毅富 ■采写:新快报记者 邓毅富 肖韵蕙 林钢威 实习生 吴昊天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