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中国化橘红之乡”化州的蝶变:精准帮扶创美好生活 因村施策建美丽乡村(2)
日期:[2020-09-30]  版次:[T07]   版名:[广东扶贫特刊]   字体:【
■致富带头人黄健富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搞起了黄金百香果产业,给化州宝圩镇茂坡村的其他贫困户增加了就业机会。

■精准帮扶后,化州文楼镇甲隆村的贫困户谢惠芬的4个孩子上学有了教育补贴,扶贫工作队还给他们发种养补贴、就业补贴。如今4个孩子上学没有了后顾之忧,均考上了大学。

■2017年开始,帮扶单位投入资金在化州文楼镇甲隆村建起了水果产业园,帮助贫困户就业,增加收入。

宝圩镇茂坡村:

致富带头人带动全村发展 因户施策贫困户脱贫有保障

2016年时,从珠海开车到茂坡村,至少要六七个小时。地处化州北部偏远山区,交通不便,茂坡村当时给黄灶涛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偏僻、荒凉、冷清。从2016年开始,珠海市人民医院就派黄灶涛来到茂坡村驻点扶贫。短短数年间,黄灶涛眼见着泥泞遍地的贫困村一点点变美变好,人气越来越旺,村民和贫困户的生活也日渐红火,多年驻村的呕心沥血似乎都不值一提了。

致富带头人加奖补机制 “果”然不一样

其实,早在2016年开始,返乡创业的村民黄健富就想在家乡搞种植业,他种了几十亩百香果试水,很多村民和贫困户也来到他的果园里务工。黄灶涛来了以后,看中了黄健富的带头效应,于是和他商量,全力支持他发展百香果种植业。“头两年我也在摸索阶段,从线下销售到线上渠道,逐渐把百香果的种植、销售、物流等渠道全部都摸清、打通。请村民和贫困户来摘果的时候,我就告诉他们,你们看,你们摘的这个黄金百香果,市场上能卖2元钱一个!给他们潜移默化的影响。”黄健富说。

2019年时,扶贫工作队推出了种养奖补政策,鼓励村民一起种植黄金百香果。“黄健富带头已经闯出了一条路,市场稳定了,渠道拓宽了,而且种植的技术、品种也已经成熟了,村民和贫困户自主种植就没有了后顾之忧。”黄灶涛说,农户种植一亩百香果就奖补300元,最多的一户种植了80亩,光是奖补就有2.4万元。到现在,茂坡村有88户农户参与种植百香果,其中有9户是贫困户,现在茂坡村一年百香果总产量达150—200吨,仍然供不应求,并在2020年8月被评为广东省首批“一村一品”黄金百香果专业村。“咱们村的百香果产业参与度非常高,你看百香果的施肥、打包、套袋等都需要人工,而且技术要求不高,村里的老老少少只要有时间、肯干的,都能在基地找到活儿干,有活儿干就有收入。”黄灶涛说,通过创业带头把村里的种养产业做大,再施以扶贫奖补政策调动农户的参与积极性,现在全村的百香果种植业都发展起来了,村子就有了发展的活力。

贫困户阿峰,因为有癫痫,无法外出务工,也干不了重活,独自要抚养四个孩子。扶贫工作队通过帮扶其父亲种养百香果、打散工等,带动阿峰一起脱贫。“村子除了百香果产业,还有一个综合养殖基地,养了猪、鱼、鸡等,村支部书记钟勇飞是有20年丰富经验的‘养猪能手’,其独特的养殖模式和商业触觉带领贫困户发展,仅2019年至今基地创造纯盈利就达到80多万元,全村贫困户人均得到分红4500多元,村集体增收24.54万元。”黄灶涛说,如今,阿峰一家每年有2万多元的产业分红,加上教育补助、医保等扶贫政策,基本生活不愁了,他的父亲现在也种了4亩百香果、养了100只鸡,在创造收益的同时还有种养奖补,脱贫不是问题。

整合资源保障就业确保户户脱贫解困

村里的产业发展起来是一方面,保障贫困户顺利就业,也是确保他们能持续脱贫的关键所在。“每年春节后,我们与珠海市人社局联合,把珠海的大企业引到村里开招聘会,针对贫困户设一些专门的岗位,做针对性推荐。”黄灶涛说,不仅如此,对于一些贫困户家的高学历学生,他们还想尽一切办法,帮他们找到更好的岗位。

贫困户小容,爸爸患有癫痫,以前都是靠救济生活。她考上护工专业后,扶贫工作队帮她对接了帮扶单位的实习岗位,给她免费提供食宿,今年已经顺利入职,成为正式员工。而对于一些本就不适合外出就业的贫困户,扶贫工作队也想尽一切办法,确保他们在本村有合适的工作可以做。贫困户阿成,2018年底做了心脏搭桥手术,无法继续在外面打工,只能回到村子里。可他还有四个孩子在上学,其中三个本科一个大专,家庭因病、因学致贫。“阿成是2019年被纳入的新增贫困户,针对还有几户类似情况的贫困户,我们在茂坡村专门成立了一个治安管理队,让阿成负责看管监控等不需要体力的活,其他四个年轻一点的贫困户负责外出巡逻。”黄灶涛说,除了治安管理员,又给阿成安排了护河员的公益岗位,这样加起来每个月的固定收入也有2000元了。“孩子们上学都有教育补贴,我这样的身体状况还能每月有固定收入,我很知足了。”阿成说,扶贫工作队还给他发了200只鸡苗、落实了低保,想到的想不到的都帮他考虑周到了。

文楼镇甲隆村:

沙糖桔种出好生活 经济基建教育民生多点开花

地处化州最北面,甲隆村与广西的乌石镇接壤,交通便利市场活跃,但同时也受到人口多、无产业发展基础、经济落后等客观因素制约,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10户369人。2019年1月,罗平被珠海高新区派到甲隆村,接下驻点帮扶的“接力棒”。在驻村扶贫干部的带动下,甲隆村的经济、基建、教育、民生等呈现多点开花的局面,曾经的贫困村如今早就翻身大变样。

分阶段合作水果产业园持续产生收益

罗平来到甲隆村时,村子的基础建设已经初见成效:3.1公里的硬底化村道、241盏路灯沿道铺开,而兴建的农田水利又给农业生产提供了基础保障。“2017年开始,帮扶单位投入184万元,在甲隆村建了水果产业园,主要种植沙糖桔、沃柑、葡萄等,总种植面积83.62亩。”罗平说,因为果树需要一定的生长期,前期只有投入没有产出。

为了保证收益,扶贫工作队找来企业合作,通过基地+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2018年至2022年将基地承包出去,每年有固定收益9万元,而到了2022年果树丰产期,则转变合作方式为合作经营,到时候除了每年固定分红16万元之外,再根据销售情况获得8%的利润分成,合作期限为11年。“产业园得到的收益全部都会给到贫困户,也给村子里留下可以持续发展的产业。”罗平说,产业园还给村民和贫困户提供了地租、务工等收益,如果有贫困户愿意种植,企业会提供免费的种苗和技术,扶贫工作队还会发化肥、农药,贫困户种出的水果也可以通过产业园包销。

除了产业园,305千瓦的光伏电站、投入143万元进入镇统筹的蜜柚基地等,多产业齐头并进,撑起了甲隆村发展的未来。

扶贫扶智一家贫困户考出四个大学生

产业做起来了,贫困户有了收入保障,日子变得越来越好了。贫困户李贵光和妻子谢惠芬育有4个孩子,全家只靠李贵光常年在外开客车挣钱,由于收入不高,4个孩子的教育又占了开销的大头,家中常常入不敷出。精准帮扶开始以后,四个孩子上学有了教育补贴,扶贫工作队还给他们发种养补贴、就业补贴,另外还申请了危房改造帮他们重建了房子。有了好的生活环境,四个孩子上学也没有了后顾之忧,学习更加有动力,纷纷考上了大学,今年老大还考上了重点大学的研究生。

“我们帮谢惠芬在村子里安排了公益岗位,做保洁员,每个月有1000元的固定收入,另外高新区在国家政策之外,给贫困学子也有额外的生活补助,再加上村里各项产业的分红等,帮助他们一家熬过了最困难的时候。”罗平说,等四个孩子都相继毕业出来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李贵光一家才是真正过上了好日子,这一天也不远了。

抱着四个孩子获得的各类奖状证书,谢惠芬激动得掉下眼泪:“是国家的好政策,让孩子们都能读得起书,都能读得好书,往后能有更好的出路。”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