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文学梦想启航的热土——我的故乡芳流墩
日期:[2020-10-01]  版次:[A05]   版名:[家国同庆 双节情浓]   字体:【
■航拍芳流墩村。 作者供图

■原文化部代部长贺敬之为芳流墩村题字:“芳流墩作家村。” 作者供图


【开篇语】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乡情,是家国情怀,更是一个人在历经万水千山后的精神依归。

一千个人有一千种“乡情”。

对季羡林而言,月是故乡明;

在流沙河心底,那是一只蟋蟀的歌声,歌声中有雕竹做笼,呼灯篱落,有月饼,有桂花,有雁南飞;

于汪曾祺来说,它具化成味觉,是红油滋滋冒的端午咸鸭蛋,是脆嫩多汁的杨花萝卜;

……

而你的乡情呢?正安放于何处?

每逢佳节倍思乡。藉此中秋国庆双节之机,新快报从今天起推出征文专栏——《我和我的家乡》。纸短情浓,素笺暖心。愿游子们的点滴笔墨,能触发你的共鸣。

美文有约。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新快报记者 陈琦钿)

我的故乡在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乌塘镇,名为芳流墩村。村很小,村民只有十多户,不足200人,却是我的最爱。

■洪三泰

追梦

我家门前那口古老而又散发出青春活力的池塘,被南来北往的作家们称为“太极湖”。塘四周一层碧绿的稻田,一层墨绿的蔗林,一层翠绿的防风林,三层之后与蓝天相接。向东眺望,远处是青葱的螺岗岭。

我常站在塘边看日出,看楼房和它们的倒影沐浴晨曦,流光溢彩;看光芒万丈的太阳印在水面——祖国和家乡被金色的太阳照耀,就是这样美丽。

我们兄弟姐妹10人的文学启蒙老师就是父母。我8岁还未读书,在家里放牛。我的父亲是个农民,读过4年书,会做木工,会讲“古仔”。他教我认字,给我讲薛仁贵的故事,讲三国、水浒。我的母亲是民歌好手,会唱几百首雷歌和粤曲,从小她就唱着歌曲教我们学做人、明事理。小时候,我和姐姐在田间劳动,累得不耐烦,母亲便说:“来,教你俩唱支歌仔就不累了。”烈日下,我和姐姐跟着母亲唱歌,中午放牛回来,我就爬上曾祖父种的荔枝树杈上唱母亲教的歌。后来我在树上钉了一个小板凳,称其为“绿色歌台”,坐在上面唱。读书后学会吟唐诗,又把小板凳称为“绿色吟诗台”。

转眼几十年过去,我们十兄弟姐妹的文学梦想终于在这片热土上实现。

从小听着民歌、童谣,我们都爱上写诗、写散文。从“绿色吟诗台”到广阔的天地,我对文学的兴趣越来越浓,文学追求的愿望越来越强烈。终于在34岁的时候被省里调到中国作家协会广东分会当专业作家,并在1979年成为中国作家协会恢复时首批会员。

当专业作家40多年,我出版了50多部文学著作。其中,长篇报告文学《中国高第街》和电影《女人街》荣获改革开放40周年优秀作品奖;此外获省以上奖项30多次。

在我的带动下,4个弟弟和两个妹妹都走上了文学道路。我常回故乡,和弟妹们一起劳动,一起讨论怎样写作,故乡的人文风光、情怀故事带给我们无限的灵感,成为我们创作的源泉。

通过自身的努力,弟弟洪三川、洪三河、洪江成为省级作家,均系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报告文学集、散文集、诗集十多部;弟弟洪景平发表散文数十篇;妹妹洪文珠写诗,出版诗集一部;妹妹洪春梅写小说,发表短、中篇小说数十篇。

值得一提的是,2000年,在省有关部门对徐闻西汉时期最早海上丝绸之路进行考察挖掘之后,我写出长篇报告文学《开海》(与他人合作)和长诗《大海洋》,并邀洪三川、洪三河、洪江3个弟弟同写“丝路筑梦诗丛”,诗丛包括我的《大海洋》、洪三川的《丝路叠影》、洪三河的《半岛丝情》、洪江的《丝路梦回》。4部“一带一路”长诗在花城出版社出版后,社会反响强烈。在国内获“改革开放优秀作品奖”;在国际上,我与洪三川、洪三河、洪江于2019年6月,作为中国诗人代表团成员,应邀前往俄罗斯莫斯科领奖:我的《大海洋》荣获普希金诗歌艺术奖章;洪江的《丝路梦回》荣获丝绸之路国际诗歌艺术金奖;洪三川的《丝路叠影》和洪三河的《半岛丝情》荣获丝绸之路国际诗歌艺术银奖。我还被选为丝绸之路国际联合会副主席,西北大学国际丝绸之路研究中心首批研究员和名誉主任,洪三川、洪三河、洪江为西北大学国际丝绸之路研究院研究员。

慈孝

我们兄弟姐妹数十年来一直遵循着洪家的家规:“德为重,孝为先,和为贵,勤为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团结友爱。”不仅兄弟和睦、妯娌相亲,对父母更是敬爱有加。

为了孝敬父母,我们商量决定:轮流回家为父母买菜煮饭,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每家每次15天,风雨无阻。丈夫要上班,妻子就设法回来照顾,总之,每个兄弟姐妹都做到责任在身,尽心尽力照料父母。

父亲患老年痴呆症,兄弟及媳妇心急如焚;父亲屎尿失禁的日子,儿子和媳妇轮流上阵照顾,不离不弃。父亲90岁安详去世后,我们继续轮流照顾母亲。母亲86岁时得重病,我们在母亲生命最危险时带着她来广州住院做手术,成功救回了母亲。母亲回家调养时,我们精心守候照顾,一做就是11年。如今母亲已97岁高龄,还穿针引线缝补衣服,教我们的下一代唱民歌。

荣光

出于对故乡的热爱,我一直尽心扶持家乡的文学事业。38年前,我在湛江创办“红土诗社”,现有110多名作家、诗人。他们不久前来到我的故乡芳流墩村开笔会,研讨诗文,创作出版了《诗涌芳流墩》一书,全书340页,几十万字。原文化部代部长贺敬之还为芳流墩村题字:“芳流墩作家村。”

我们家族还获得文学以外的荣誉:2010年,我的母亲林雪平被评为“广东十杰母亲”;2014年,我们家被评为“广东十大最美家庭”;2016年被评为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

2016年12月12日,我参加在北京召开的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接见。

在中国特色乡村振兴道路上,芳流墩村开始嬗变。在湛江市遂溪县和乌塘镇委镇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村的整治和振兴已经在路上。村容村貌改造取得新的进展,实现村巷硬底化并力争进一步美化。现着手创建“慈孝园”和“文学园”,宣传好家风;开辟诗歌长廊;筹建“洪家文学艺术馆”,并联合湛江作家协会、红土诗社的作家诗人,共同挖掘、培养县市文学艺术人才,使湛江市各县区的文化事业后继有人。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1周年之际,我站在芳流墩村“太极湖”的岸边凝望晨空,日出东方红胜火,金太阳映照芳流墩的金秋:一层碧绿稻田,一层墨绿蔗林,一层翠绿的防风林怀抱着我的故乡,故乡沐浴在太阳的光辉中,多么灿烂辉煌啊!

作者简介

洪三泰

著名作家、诗人。1979年中国作家协会恢复时首批会员,国家一级作家,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为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永久馆员、文史专家组成员,国际华文诗人笔会副主席,西北大学丝绸之路国际诗歌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