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找准“志短”根源 帮贫困户“扶”起脱贫斗志
日期:[2020-10-06]  版次:[A05]   版名:[决战决胜 脱贫攻坚]   字体:【
■何万良入住新房,工作队上门祝贺。

■工作队在了解何万良保洁卫生工作的情况。

■作者:张福先 广东省委老干部局驻韶关乐昌市坪石镇陈家坪村第一书记兼队长

2020年5月6日 星期三 晴

“五一”刚过,我村杨梅冲组贫困户何万良就兴高采烈地来到我办公室,这是我入村以来第二次见他这样高兴。上一次是何万良入住新房的时候,我去了解入住情况,一进门就看见他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谈起新房,他笑得合不拢嘴,激动地说:“没有党的好政策,没有老干局的帮扶,都不知道啥时候才能搬进新房子。做梦也想不到自己能住上这么敞亮舒适、干净整洁的房子。这日子越过越有盼头了。”而今天他是来向我告别的:“张书记,我想好了,我想去广州打工多赚点钱。这样我就有能力把家里布置得更好,女儿以后回来就有个家的样子。我还要实现一个梦想——买辆小汽车。”看到何万良从以前的“家里蹲”,到现在有理想、有目标、生活有奔头,我心里充满欣慰,这一天我足足盼了一年。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不同。今年51岁的何万良,父母务农,兄弟姐妹7人。因家庭贫困,何万良9岁才开始上学,小学没毕业就辍学在社会打拼,由于没文化缺技能只能有一天没一天地打着散工。30岁他才娶妻生女,两年后因种种原因离婚,一个人拉扯着两岁多的女儿,生活异常艰苦。

就在前几年,何万良被查出患有遗传性糖尿病和肺萎缩,要长期吃药,也做不了重活,这使得他原本就过得紧巴巴的日子更加拮据。生活不顺加上疾病折磨,何万良的精神受到沉重打击,日渐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和希望。他混混沌沌过着日子,靠着国家的政策帮扶和女儿微薄的工资生活。他时常自嘲说:“随便吧,我这样的身体能过一天算一天,好赖无所谓。”刚开始驻村时,何万良这副破罐子破摔样子、拒人千里之外的消极态度,让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何万良住在旧小学的闲置破旧校舍,紧邻陈家坪村党群服务中心,我们平时抬头不见低头见。利用这个地理优势,我时常找何万良到办公室聊家常,适时谈心引导,掌握其思想动态,帮他树立勇敢面对生活的信心。我也隔三差五到何万良家里串门,帮忙解决一些生活困难,拉近彼此的距离。慢慢地何万良卸下包袱,和我如老友般交心无话不谈,他也逐渐变得乐观起来。我以此为契机,帮助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打通了思想转变的“最后一公里”。

去年9月,村里设置保洁公益岗位,安排何万良负责保洁卫生,帮他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有事可做有事能做的心愿,让何万良感觉到了自己的价值。

今年1月,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何万良申请了无房户新建住房指标。曾经遥不可及的住房梦因国家政策而实现,何万良就像获得了新生般,重新燃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每天到施工现场跟进度。新房的一砖一瓦,都让何万良觉得弥足珍贵,并立志要靠自己的勤劳双手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扶贫先扶志,致富先治心,何万良的转变,使我对精准扶贫有了更深层次思考:扶贫工作不能大水漫灌一刀切,需要精准施策,找准贫困户“志短”的根源进而对症下药。帮助他们“扶”起脱贫的斗志、挺起脱贫的腰板,才能激发出持久的脱贫致富内生动力,实现从思想脱贫到行动脱贫。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