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我从“洲”上来,乡愁依旧在
日期:[2020-10-12]  版次:[A08]   版名:[城事]   字体:【

■朱清海(新快报记者)

“白花带露开,冰心迎客来。百里结硕果,洲梨香天外。”读到这首诗,来自长江第一大江心洲——湖北枝江百里洲的砂梨在脑海浮现,忘不了童年的味道,道不尽绵绵的乡愁。

百里洲,没听说过这个地名不足为怪。但三峡大坝举世闻名,沿江顺流而下,遇见一座四面环水的江心岛,那就是她。我的老家,就住在那个镇。我是那个镇上土生土长的人。

岛上的气候湿润,阳光充足,土壤由长江泥沙冲积而成,特殊的自然环境,成就了砂梨个大、肉脆、汁多、味甜的特殊品质,也让百里洲有了“中国砂梨之乡”的美誉。

在落满尘灰的记忆中,砂梨给我留下的却是刻骨铭心的印象。上世纪90年代末,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洪水,让生活在岛上的人们度过了一个胆战心惊的夏天。

洪水猛于虎,这话一点不夸张。洪水肆虐,没有冲破严防死守的堤坝和血肉长城,却从地下渗透到岛内。那年,我的父母在家种了数亩砂梨,好不容易迎来丰产的季节,面对大水淹没的梨树、泡在水里的砂梨,毫无办法。

对此,痛心疾首的父亲,叫上我去抢摘仅存的砂梨。怎么摘?父子二人摸着齐胸的水,扶着漂在水面的木桶,围着一株株梨树,把水面以上的一颗颗砂梨摘下来,直到木桶放不下,就像蚂蚁搬家一样把熟透的梨子运回家。

然而,祸不单行,由于洪水,往年收购砂梨的果贩子和大货车近乎绝迹。堆在家里的砂梨,到最后也没卖多少,哪怕价格低到等于白送,只能拿来喂猪,眼睁睁看着烂掉。那一年,洪水过后,父母在恋恋不舍中,离岛,进城,再也没能回到那个村子生活。

经此一役,梨园不复存在。只是偶尔听人感慨,当年百里洲要是有一座桥就好了。现在,百里洲仍是湖北省唯一一个不通省道、县道的区域性边界口子镇,成为一座“孤岛”。广大群众出行和物资运输只能靠渡船,长期影响和制约了岛上的经济社会发展。

今年,岛内岛外的群众终于盼来了枝江百里洲长江大桥的好消息。4月,根据相关部门印发的《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规划(2020—2035年)》通知,枝江百里洲长江大桥纳入“2025年前重点推动实施79座过江通道”之中。

紧接着,宜昌至常德高速公路“当(阳)枝(江)松(滋)”线路方案专家论证会在枝江召开。作为“当枝松”线路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控制性工程,枝江百里洲长江大桥的钻孔勘探工作已经正式启动,预计2025年大桥建成通车。

假以时日,百里洲长江大桥的建成,对于枝江市、百里洲而言,将成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标志性建筑。届时,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将打通两岸交通“最后一公里”,实现百里洲人民“大桥通两岸”的夙愿,让百里洲的砂梨能够走得更快更好更远。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