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乡村美产业兴 特色旅游引领贫困村华丽转身(2)
日期:[2020-10-16]  版次:[T05]   版名:[广东扶贫特刊]   字体:【
■陆丰市碣石镇浅澳村紧紧抓住全面推进脱贫攻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机遇,昔日破旧小渔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2019年9月,浅澳村入选首批“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名单。

■汕尾市陆河县河田镇岳溪村岳溪小学的硬件环境获得了很大改善,校舍屋顶还建起了光伏发电项目。

■汕尾市城区捷胜镇军船头村里建了一个休闲广场百姓大舞台。

汕尾市各贫困村因地制宜,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与“美丽经济”发展深度融合

岳溪村

壮大集体经济助村民脱贫致富

位于陆河县螺河西岸的岳溪村,地处城乡接合部,全村耕地约有500亩,土地等资源匮乏,集体经济薄弱,村民主要靠做建筑、装修工为主,部分兼顾养殖、种菜、餐饮等,收入极不稳定。自2016年广东能源集团帮扶岳溪村以来,自筹帮扶资金1882万元,完善基础设施,壮大集体经济,助力村民脱贫致富。

“房子刚建好,他就病倒了。当时我们借了十几万元,三个孩子还在上学,我马上出去找工作。” 在贫困户刘晋欢家里,他妻子谢素兰说,以前他丈夫在外地做装修工,一天收入两三百元,不需要她出去务工。2016年,驻村扶贫工作队来了,针对她家实际困难,通过落实教育扶贫政策,以及以奖代补和产业分红等方式,大大减轻了其家庭负担。

谢素兰拿出一张帮扶项目记录表,上面记着她家从2019年6月到2020年6月收到的帮扶资金。其中,去年11月和今年1月,她家分别领到产业就业奖补资金各6000元,此外,还有工业园区项目分红、种植园和光伏电站分红、扶贫产业楼租金分红共5000元。目前,谢素兰两个女儿都毕业找到了工作,母女三人月收入上万元,还有一个儿子即将就业。

“不养懒汉,利用各种政策措施,激励有劳动能力贫困户自主脱贫致富。” 广东能源集团公司驻汕尾市陆河县河田镇岳溪村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张春生说,工作队力推奖补制度,制定“就业为主,种养为辅”脱贫思路,“一户一方法、家家有项目”,推动贫困户通过产业就业脱贫。全村54户有劳动能力贫困家庭,户均开展2个以上脱贫项目,累计发放奖补资金243.4万元,带动贫困户年人平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万元以上,确保贫困户稳定脱贫。

光伏发电项目、咸塘种植园项目、入股新河工业园项目,扶贫产业楼、岳溪村美食示范区项目……帮扶以来,驻村扶贫工作队以壮大集体经济为抓手,带动有劳动能力贫困户就业,不断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提升岳溪村自身“造血”功能,建立长效脱贫保障机制。岳溪村还建设全县首家村级电动车集中充电站,可同时供30台电动车充电,既能为村集体增收,又解决了长期困扰村民的电动车充电消防安全隐患问题。

在岳溪广场附近,贫困家庭成员吴娇在路边开了一家奶茶店,同时,她还经营着两间小的奶茶铺。“家里有老人,三个小孩,光靠我们夫妻打工收入,肯定很难。”她说,现在她小孩读书都有补助,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支持他们创业,尽管今年疫情给奶茶店带来一定影响,但她仍然对创业有信心。

与陆河县城隔河相连的岳溪村,区位优势明显,岳溪广场更是城区居民晚间休闲首选之地。驻村扶贫工作队通过广泛征求民意,科学制定了岳溪片区发展“美食+文化”、咸塘片区发展“种植养殖+采摘+农家乐”总体帮扶规划,打造“醉美岳溪”金字招牌。

军船头村

利用荷花做好乡村旅游大文章

10月12日上午,新快报记者来到汕尾市城区捷胜镇军船头村,在村口见到一个巨大的莲藕生态园,拔地而起的荷塘酒店和农贸市场,这一幕令人难以将军船头村和省定贫困村联想在一起。

“2016年我们刚到村里,走在路上,到处是垃圾,坑坑洼洼。当时,村民最迫切的需要是改善出行条件,提升人居环境。”走在宽敞的村道上,深圳市光明区凤凰街驻军船头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何燚斌说,村道进行拓宽、硬底化,路边的一处牛棚摇身变成了小公园,党群服务中心、雨污分流管网、自来水改造、垃圾屋……军船头村彻底告别“脏乱差”,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军船头村并不大,总面积2.4平方公里,全村总人口253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4户170人。全村耕地面积仅650亩,村民收入主要是务工和种植。“按照军船头村的总体规划设计,我们村要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带动村民脱贫致富。”何燚斌说,在帮扶单位和地方政府大力支持下,投入3700多万元建设莲藕生态园、荷塘酒店和农贸市场三大扶贫产业项目,“利用荷花,做好乡村旅游这篇大文章。”

“这一片荷花池有274亩,原来多是丢荒的土地,项目一期建设投入500万元。”何燚斌说,目前,莲藕生态园现由一家农业公司承包运营,每年为村里带来租金收益13.7万元,建成的农贸市场也已经租出去了,在建的荷塘酒店将引入优质企业承包经营。此外,推动成立专业合作社,贫困户以土地入股,由种植大户带头实施葛薯规模种植,现已初见成效。预计扶贫产业项目将为村带来每年70多万元的收益。

“工作队帮了我们很多,说真的,没有你们的关心和帮助,我们连自己的生活都为难。”在军船头村贫困户刘高菊家里,今年60多岁的她见到何燚斌,一个劲儿地感谢扶贫工作队。

刘高菊告诉新快报记者,她是外来媳妇,老家在湖南。嫁到军船头村后,一家人的日子过得比较艰辛,她丈夫患病卧床不起。扶贫工作队的到来,给这个贫困家庭带来了久违的温暖和希望。“多亏了工作队,我的户口总算解决了,前两年还安排我在村里搞卫生,一个月有1000多元的收入。” 刘高菊略带遗憾地说,今年,她由于身体原因难以为继,没有做保洁员了。不过,她和孙子分别有低保和孤儿补助,加起来一个月也有1000多元,基本可以保障祖孙二人的生活。

在刘高菊家的墙上,贴着她读小学的孙子连年获得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等奖状,令她引以为豪。“一定要让孩子好好读书,有什么困难就跟我们说。”何燚斌这样鼓励刘高菊。到2019年底,军船头村全部贫困户均已达到脱贫退出标准,这个贫困村也达到脱贫出列标准。

【扶贫故事】

贫困村走出第一个研究生

“谢谢!我顺利通过研究生面试了,没有党的好政策,没有能源集团的帮助,就没有我的今天……”

“真的感谢你们……我现在好开心,好激动,我儿子考上研究生了。”

2020年5月16日,岳溪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刘德彪一家相继给驻村扶贫工作队打来电话分享喜讯。

“那天是周六,接到刘德彪妻子的电话,我估计就是她儿子通过面试了。这是我们岳溪村第一个硕士研究生。”驻岳溪村第一书记张春生说,是教育扶贫政策给了这个家庭希望和勇气。

2015年,刘德彪的儿子刘桂活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考上了大学,但让刘德彪夫妇为难的是,儿子读书每年的学费、生活费,加重了这个家庭的负担。次年,扶贫工作队来了,刘桂活接到妈妈的电话,“叮嘱我放心读书,从那以后,我的生活费也慢慢多了起来。”

四年来,扶贫工作队结合刘德彪家庭实际情况,通过开展以奖代补的方式积极引导刘德彪及其长子刘桂斌外出务工,并通过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发放分红来帮助其克服困难。这四年,他家每年可领取奖补资金、分红合计金额都在1万元以上,基本解决了刘桂活的学费、生活费。

实际上,在脱贫攻坚工作中,驻村扶贫工作队始终坚持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鼓励贫困家庭学生通过考学就业摆脱贫困,先后帮助20名贫困家庭学生就读广州、深圳职业技术学校。此外,自2016年起,帮扶单位累计向岳溪小学投入帮扶资金100万元用于改善教学条件、校园环境和每年开展奖学助教活动。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