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家”在何方
日期:[2020-10-18]  版次:[A15]   版名:[收藏周刊]   字体:【
■徐渭自书诗文册 故宫博物院藏

■莫颂军

跟书法结缘的人,时间一久,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萌生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梦想成“家”!

2012年,我在个人出版的作品集《自序》中曾经这样写道:“书法江湖,波诡云谲;书手众多,称‘家’何易……颂军不才,学书三十余载,技不精,胸无墨,不伦不类,离‘家’甚远!聊以自慰者,自己未曾停歇追寻的脚步,但求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时光飞逝,转眼间八年过去了,我对“家”的理解又有了更深的体会。那么,在我看来,究竟“家”在何方?我对“家”的概念又有什么样的阐释和期待?在此不妨来个浅陋的道白。

第一步,“家”在基础扎实的“童子功”里。写字必须临帖(碑),写字务需得法。书法是用毛笔写的,但毛笔写的字未必就是书法。毛笔字跟书法攀亲,要过的第一道关就是“童子功”。在积淀丰厚的书法典籍中,“童子功”何处可寻?我认为,它就蕴藏在书法长河的经典碑帖里,篆隶真行草,任由采摘,取之不竭。可诸体皆涉,全能发展;可独钟一家,再辟蹊径。没有十年板凳苦,功夫岂能练到“家”。成长的路上,需要明师指点,需要汗水浇灌,更需要专一持恒。

第二步,“家”在优胜劣汰的“竞技场”上。时代为广大书手搭建了无数同台竞逐的“竞技场”,档次和规格越来越高,年轻的追梦者为梦想成真而刻苦磨练,为脱颖而出而踊跃参与。竞争充满了残酷,同时也是学习交流的大平台,考量的是竞逐者的理性和定力。在实力与运气的“厮杀”中,入展与落选之间,几多欢喜几多愁。在“正名”的路上,从“失意”中找差距补短板,在“成功”中定方向再努力,在不断修正与探寻中收获成长的快乐和满足。

第三步,“家”在塑造自我的“精神家园”里。缘定书法,那可是一生的“伴侣”。可当作专业糊口,传道授业,培养后学,著书立说;亦可作为业余爱好,养生自娱,陶情冶性。当在“竞技场”拼得个出人头地,“功成名就”,理性的回归是决定你书法之旅走得多远的试金石。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怡情,滋养文心,是铸就人品书品的必经之路。何来人文精神?如何锻造梦魂萦绕的书卷气?那就在书山翰海里潜移默化吧,“字”是写出来的,而字中之“气”则有赖于文化的滋养。

第四步,“家”在事业有为的责任担当里。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书法需要传承,事业需要经营。当你站到一定高度,能够影响一方的时候,就应当扛起责任,为地方书法事业的发展奉献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诚然,书法江湖,自古清浊相融,龙蛇混杂。书求正大气象,人要行正品端,书家的责任担当同时也体现在具备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睿智和勇气。激浊扬清、扶正祛邪是书家的使命。面对丑字盛行、“书家”遍地、真假莫辨、视听混淆的审美现状,须分辨是非,敢于亮剑,正本清源。绝不能独善自身,视而不见,苟且放任。立“家”之道,“品”之不立,“魂”焉能附,“气”从何来?

依仁游艺,艺海无涯。如是观之,“家”永远在远方,“家”永远在路上。

莫颂军 字讷夫,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第五届湛江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书法评论家协会会员、南海康有为书学院特聘书法家、岭南书法院特聘书法家、广东书法院创作员、雷州市书画院首任院长。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