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水生野生动物如何保护?
日期:[2020-11-01]  版次:[A03]   版名:[时政]   字体:【
■10月31日,2020年广东省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在广州动物园举行。小朋友们在看水生野生动物。新快报记者 李小萌/摄

两位专家介绍了鼋和鲎的最近研究进展

10月31日上午,2020年广东省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在广州动物园举行。据统计,我国分布的4000余种脊椎动物中,有超过70%属于水生野生动物。然而现在,海洋环境已过度重负。近10年内,我国已再无发现野生鼋。

■新快报记者 王彤 通讯员 王益

据悉,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月活动由农业农村部联合各省渔业主管部门共同举办,已连续开展了十届,今年活动的主题是“关爱水生动物,共建和谐家园”,时间从10月23日持续到11月22日,旨在宣传普及《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以及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知识,营造良好的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氛围。

本次活动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主办,广州市农业农村局、广州动物园承办,广州市水生野生动物救护中心、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和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协办。活动现场,两位专家介绍了两种珍稀动物——鼋和鲎的最近研究进展。

全国只有13只野生鼋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洪孝友博士专门从事龟鳖种质资源及遗传保护研究。其介绍,根据前期调研,全国只有13只野生鼋,目前被保护在6个基地。除此之外,近10年内再没有发现野生鼋。“主要原因是栖息地遭到了严重破坏。另外鼋性成熟需要10年以上,个体要达到30斤以上才能繁殖,也对它的繁衍造成一定影响。”

洪孝友表示, 2014年其所在的研究所率先在全国成功开展了鼋的人工繁殖,获得了稚鼋,之后成功孵化幼鼋800多只。“我们对它们进行了遗传背景研究,建立了鼋物种以及亲子鉴定技术,避免后代近亲交配。”据透露,目前该所正在尝试将幼鼋流放至可控的环境中(如水库),观测其是否能适应野外生存;如果能,将进一步扩大流放范围。

鲎不能随意放流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副研究员颉晓勇博士则介绍了中国鲎的生存现状。“历史上长江口以南的广大海域有大量的鲎分布,包括:浙江象山港、福州、厦门、汕头、香港等。但由于栖息地破坏和人为捕捞等因素,现在珠江口以北很难发现中国鲎,目前中国的鲎资源主要分布在南海北部的海南、北部湾及粤西一带。在广州,想认识鲎,只能去水族馆里。”

颉晓勇说,目前已经在人工繁殖方面取得突破性技术进展,能够规模化、稳定地进行人工繁殖。颉晓勇提醒,小鲎生活在滩涂,但并非所有的滩涂都适合小鲎生存。一些热心人士将小鲎放流至深海,其实是害了小鲎。“放流到哪里,还是需要通过专业人士的研究指导才能进行,希望大家不要随意放流。”

链接

广州动物园科普活动预告

科普大讲堂的免费课程宣传月每周六14∶00-15∶00在广州动物园科普廊动物大学馆举行。每周日下午,在广州动物园内动物广场将举办动物故事会。

各类“线上”活动层出不穷:广州动物园还准备了丰富多样的网上互动活动——动物i课堂《鳄鱼》、线上答题、水生动物知识科普、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此外,参与线上答题活动还有机会赢取开幕式当天的门票。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