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扶贫慈善初心,碧桂园相隔十年再次举办扶贫人员集体婚礼
“刘建梅,我来接你了!”“黄妤,我来接你了!”“陈春玲,我来接你了!”……
11月9日早上7时30分许,清远市英德鱼咀村一栋喜气的民宿,笼罩在幸福的气氛中,手捧鲜花、走过红地毯,六位来自碧桂园集团的专职扶贫人,迎来了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之一:他们携手久经考验的另一半,共同走进人生的新殿堂。
在帮助一个个贫困人口、贫困村完成脱贫的事业中,他们也完成了自己的“脱单”大任。
此刻,除了难以言表的幸福,他们还充满感激:碧桂园没有忘记他们的辛勤付出,在象征着“一生一世、长长久久”的“双十一”到来前,特地为他们举办了一场特殊的集体婚礼。
■采写:新快报记者 曾贵真
■摄影:新快报记者 孙 毅
帮扶点变网红村 新郎幸福收获另一半
接亲仪式所在的鱼咀村至今已有800年历史,是新郎宋旭驻村帮扶的“驻地”。
鱼咀村曾是典型的“空心村”,处在贫困线之下的村民有114户之多。宋旭从2018年3月开始驻村并负责鱼咀民宿建设项目。仅仅用了不到9个月,鱼咀村文旅建设项目第一期就投入运营。
民宿文旅项目已经成为了鱼咀村的经济支柱,吸引了大量城市消费人群。碧乡文旅及配套建设的商业街、农家乐等为鱼咀村民提供固定就业岗位二十余个。
当天早上,经过隆重的接亲仪式,六对新人在鱼咀古港码头旁的许愿树挂上了“祈福带”,随后乘坐集体婚车前往英德市连江口镇连樟村的汀步观景平台旁举行婚礼仪式。
10年两场集体婚礼
见证扶贫事业传承
连樟村是新郎许俊煌奋斗的地方。早在2017年,许俊煌就被派驻到连樟村驻点开展整村扶贫工作。两年多来,从基础设施建设,雨污分流系统开展、道路一体化,到乡村振兴学院选址规划,连樟村一期、二期项目,都有他的身影。
在集体婚礼仪式上,证婚人清远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赖志军说,他十年前见证过碧桂园扶贫人刘刚、孙科与爱人在树山村的集体婚礼,如今有幸再次见证碧桂园扶贫人的婚礼。“这两场婚礼,不仅仅是爱情的纯粹信仰,也体现了碧桂园扶贫事业的传承。”他说。
新人中,王志为与谭小芳夫妇、宋旭与刘建梅夫妇以及易德育、许俊煌都曾受助于国强公益基金会,就读全免费、纯慈善的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四位新郎毕业后即投入了扶贫事业,从“受助者”变成“助人者”,延续慈善之心。
碧桂园集团助理总裁、国强公益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罗劲荣发表祝词说:“六位扶贫人是碧桂园企业参与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战线上最可爱的人,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成果也离不开家属们的理解和默默支持,这场特殊的婚礼也是广东英德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见证。”
据了解,碧桂园整县帮扶英德市精准脱贫乡村振兴,启动党建扶贫、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等项目57个,启动恒昌村、鱼咀村、河头村等乡村振兴项目9个,派出19人驻村扶贫。参加集体婚礼的6对新人表示,办完婚礼将继续驻村,巩固脱贫成效,为实现乡村振兴再出一份力。
●碧桂园扶贫人的甜蜜故事
宋旭、刘建梅:
“这一年一直在结婚的路上”
来自湖北省恩施市的宋旭,是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的学生,2017年,在校园活动中和新娘刘建梅相识。
“是他帮我完成了我的梦想。”刘建梅告诉记者,碧桂园、国强公益基金会资助她三年上学,让她非常感激,她始终记住碧桂园集团创始人杨国强的话,毕业后要做一些帮助别人的事情。2018年初她就投简历想来英德扶贫,可惜因为专业不对口等原因,未能成行。因此,丈夫宋旭能投身扶贫一线,她非常支持。
从表白确定关系开始,两人就一直处于异地恋中。宋旭刚开始在江苏实习,随后到鱼咀村参与扶贫,后来又去了湛江。刘建梅刚开始在广州工作,后来又调回韶关的碧桂园工作。两人去年10月就开始筹备婚礼,原定今年大年初六回湖北举办婚礼,疫情打乱了计划。今年国庆长假,两人在老家补办婚礼,而今再到连樟村参加集体婚礼。“我这一年一直在结婚的路上。”宋旭幽默地说。
易德育、陈春玲:
当伴郎伴娘,因“人不错”被撮合
易德育是清远市佛冈县人,从事扶贫工作已两年多。新娘陈春玲是惠州人,在当地从事护士工作已有8年。
参加扶贫工作以来,易德育已辗转多个帮扶项目。2019年10月,易德育转战到梅州市漳北村项目时,他的领导给他下了一个特别指令:找一个女朋友!
几个月前,易德育受邀当上了漳北村返乡创业青年官维远的伴郎,陈春玲则是伴娘。陈春玲告诉记者,好像一切都是巧合。婚礼后,新娘子的好朋友对她“推销”起伴郎;新郎则向易德育重点“推销”起了她。而官维远夫妇并没有通过气,介绍的原因都一样:“觉得这个人不错”。
就这样,两人加了微信,聊了起来。易德育形容两人相处后是“相见恨晚”。两人工作都非常忙,谁有空就主动去找对方相聚。“对于异地恋来说,我觉得理解和包容非常重要,我们都做到了。”陈春玲说。 两人幸福地告诉记者,他们已在英德买了房,希望以后日子会越过越好。
王志为、谭小芳:
吃一顿热腾腾的饭是最甜蜜的时刻
在六名扶贫人中,王志为的皮肤显得稍黑。他告诉新快报记者,他扶贫的足迹遍及英德树山村、韶关黄塘村、清新西尾村、南雄丰源村、德庆四村村等地,很多项目都得到一线去处理。他的领导跟他开玩笑:“晒得黑,才说明工作的意义”。
在大学时,王志为和谭小芳就相识、相恋。谭小芳说,王志为曾带她去看了好多他帮扶过的扶贫点,令她非常感动。“第一次他开着摩托车带我去扶贫点树山村,看到他们翻山越岭为村民做实事,很真切地感觉到杨叔叔的大爱和扶贫人的精神。”
谭小芳说,两人面临的最大困难是距离,但这也让他们更加珍惜见面的机会。“我周末或者暑假会去他的扶贫点,买好菜做好饭等他回来,一起吃一顿热腾腾的饭,是我们最甜蜜的时刻。我觉得他们太不容易了,有时候连正常饭都吃不到。”谭小芳情不自禁地哭起来。
她说,两人有共同目标和信念,所以就一路走过来了,也会这样走下去。
邓志鹏、江碧婵:
一张挥汗如雨的照片让她看了无数遍
邓志鹏2018年3月起就一直在英德参与扶贫工作,江碧婵在广州番禺当老师。两人2018年在一次聚会上认识,慢慢发展成情侣。
“我是从他的(扶贫)工作中看到他的为人。”江碧婵说,她在粤西的农村长大,看到邓志鹏帮扶的粤北农村变化很大,觉得扶贫工作对农村特别有意义。“我最大的感受是,山村经过改造后变化很大,这里的人是幸运的,他能够让别人成为幸运的人,我(遇到他)也是幸运的”。
江碧婵说,现在她还会时不时翻看邓志鹏朋友圈里的一张照片,就是这张照片,让她对邓志鹏产生了好感。
邓志鹏说,那天是2018年7月27日,他们在为第二天的招聘会布展,因为天气炎热,他全身都被汗水湿透了。江碧婵说,这张照片她看了无数遍,心里想,能投入这么辛苦工作的年轻人,为人一定不错。“他是一个特别正直的人,虽然聚少离多,但他给我的感觉是,可以无条件地信任他”。
两人婚后仍然“异地”,邓志鹏说,他们已做好了规划,暂时将家安在番禺,他会努力赚钱,让一家过上幸福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