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新冠肺炎国际学术交流会在广州举行
日期:[2020-11-14]  版次:[A03]   版名:[头条]   字体:【

钟南山:新冠肺炎患者再感染是可能的,但并非普遍现象

新快报讯 记者王娟 通讯员林伟成 倪慧玲 曾赣斌报道 11月13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21世纪的流行病”国际学术交流会在广东药科大学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中国工程院钟南山院士等13位中俄院士和专家,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作主旨报告并进行专题讨论,旨在寻找更加科学有效的疫情防控措施。

中俄双方分享抗疫经验

本次大会由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指导,中俄医科大学联盟支持,广东药科大学、俄罗斯巴什基尔国立医科大学主办。钟南山、杨宝峰、王锐、郭姣、马克西姆·扎贝林、瓦伦丁·巴普洛夫、弗拉基米尔·楚拉诺夫等院士专家担任学术委员会主席。

据了解,中俄医科大学联盟是中俄两国大学间成立的规模最大、参与院校最为广泛的合作联盟,中俄两国120所高水平医科大学组成。本次会议是延续和落实8月16日举办的“中俄合作新冠疫情防控学术交流会”中俄双方专家达成深化合作的多项共识基础上举办的又一次大型国际学术会议。

双方院士和专家在大会上围绕“传染病预防和治疗的热点问题”“在COVID-19大流行期间的治疗策略”“COVID-19的基本和实际问题”“儿童传染病的热点问题”“成人传染病的热点问题”等5个专题进行讨论,旨在寻找更加科学有效的疫情防控措施。

会上,中国工程院杨宝峰院士以《药物研究与思考》为题,对新冠肺炎治疗药物研究现状及进展、新冠防治药物研发进行了详细介绍。广东药科大学校长郭姣教授以《中西医结合防控新冠肺炎》为题,从新冠肺炎作为全球性公共卫生事件,中医药为全球防治传染病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西医结合防控新冠肺炎的实践等四个方面展开阐述;俄罗斯弗拉基米尔·楚拉诺夫教授等专家,也先后进行了分享。

钟南山:自然免疫不科学

会上,“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钟南山院士在线上分享了中国在新冠肺炎治疗方面的进展。他从新冠肺炎的无症状感染及再感染问题、新冠肺炎的诊断、新冠肺炎的合并症、新冠肺炎的预测和新冠肺炎的治疗五个方面进行了分享。

他介绍,无症状感染的病人在整个新冠肺炎占比为20-40%。值得关注的是,无症状感染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因此,发生不明来源的聚集性发病时,社区内全民的筛查是必要的。另外,再感染是可能的,但不是普遍现象。

在治疗方面,钟南山院士介绍了瑞德西韦、中药、恢复期血浆等多方面最新治疗的情况。其中,有研究证明,磷酸氯喹可能成为抗疫中一种高性价比的治疗方案,但仍需进一步评估。在中药方面,连花清瘟胶囊可视为新冠肺炎治疗方法之一,其疗效评价仍需进一步研究。

在疫苗研发方面,钟南山表示,自然免疫不现实、不科学、不人道,所以要采用大规模的疫苗接种实现对新冠肺炎的群体免疫,需要1至2年时间和全球协作。他介绍,目前,我国进入一期以上的临床试验阶段的新冠疫苗已有14个。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