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明朝太子如何在15天内从南京赶回北京?
日期:[2020-11-15]  版次:[A04]   版名:[世相]   字体:【
■历史小说《两京十五日》的作者马伯庸。 受访者供图

■马伯庸向读者推介他的新书。 受访者供图

马伯庸来穗推介其新作《两京十五日》,各种悬疑引人入胜

新快报讯 记者王彤报道 如今从南京到北京,乘高铁需要3小时16分,乘飞机需要1小时55分,开车需要11小时43分。如果在明朝初期,只有15天时间,而且一路还需要躲避追杀,如何完成这段旅程?这是知名作家马伯庸的新作《两京十五日》讲述的故事。11月14日,马伯庸来到广州,向读者推介他的新书。据悉,该书改编权已经卖出,继《长安十二时辰》之后,又一口碑剧或将诞生。

据出版方介绍,这部长篇历史小说巨作分为上下两部,全文近70万字。而这一故事的灵感,竟来源于《明史》中一段仅40字的真实记载:“夏四月,以南京地屡震,命往居守。五月庚辰,仁宗不豫,玺书召还。六月辛丑,还至良乡,受遗诏,入宫发丧。”

《两京十五日》讲述了明朝洪熙元年,太子朱瞻基的宝船在南京秦淮河被炸沉,同时一封盖有“皇帝亲亲之宝”的鱼筒急报送到,京城也出事了,皇帝大病昏迷,两京之间一时波云诡谲。太子如要扳回局面,只能在15天内赶回北京。朱瞻基负伤不宜长途骑马颠簸,坐马车太慢,唯有水运可以千里不停。最终由捕快吴定缘、小行人于谦、女医师苏荆溪和太子组成的四人小组选择了水运,即沿着大运河从南京出发前往北京。为躲避幕后势力的追杀,朱瞻基甚至重走了当年朱允炆逃出南京的路线。故事最后,关键人物的真实身份和目的意外反转。整个故事充满了各种悬疑、变数,让人忍不住一口气读完。

这是继《长安十二时辰》之后,又一备受影视圈追捧的故事。马伯庸介绍,目前《两京十五日》的改编权已经卖出,出品方正做前期筹备工作。

马伯庸说,为了写好这部历史小说,他曾到京杭大运河的部分节段采风。他透露,目前正在酝酿一部近代行业剧,非武侠、言情以及权谋类别,题材较冷门。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