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广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实施后,文明行为怎样了?(2)
日期:[2020-11-16]  版次:[A05]   版名:[广州区势]   字体:【
■越秀区一公益借书设备,写着“暂停使用,系统调试”,有市民经过想借书。

■地铁车陂南站A出口的公交站旁,行人横穿马路。

■科韵路地铁站附近的共享单车被随意停放在通往天桥的阶梯上。

■地铁车陂南站A出口的围墙上张贴“垃圾分类投放”的宣传。

记者巡城发现:不文明现象仍可见

共享单车“任性”停放

《广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中提到“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等非机动车应当有序停放在划定的停放区内,未设定停放区域的,停放不得妨碍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然而,近日新快报记者走访发现,不少共享单车依旧被“任性”停放,占用车道、人行道、盲道,妨碍了通行,带来了安全隐患。

11月6日下午,新快报记者来到地铁大沙地站C出口,成堆的共享单车往人行道上横七竖八地放着。 “大家都贪图方便,不愿去远一点的地方停车。”市民李先生如是说。

在地铁科韵路站C出口通往信息港的人行道上,也充斥着大量被随意停放的共享单车,扎堆的共享单车甚至拦截盲道,有的还停放在通往天桥的阶梯上。对于《广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在附近工作的环卫工人刘姐则摇摇头表示没有听过,并坦言共享单车乱停乱放问题依旧存在。

占用道路使通行不便

11月7日,新快报记者来到越秀区北京路附近,在一个商场外的道路两侧,有多个售卖商品的摊位。该道路较为狭窄,人流量较大,摊位较靠近道路中间,行人通过有些困难。

随后,新快报记者来到了一个公园里。看到附近有一座公益借书设备,但写着“暂停使用、系统调试”,在记者停留的十分钟内,有多位市民经过并想借书。公园内,有不少市民使用音响设备播放音乐。声音较大,记者使用分贝测试仪软件测试,最高分贝为79分贝。公园内也有人坐在路旁饮食,其身边有啤酒瓶、食物屑、包装盒等一片垃圾。

当日下午,新快报记者来到广州火车站。火车站广场较为空阔干净,无商贩售卖商品等,但也有一些旅客背靠行李坐在较中间的位置,也有部分市民在车行道旁进行打牌等娱乐活动,占用车行道的空间。

行人横穿马路现象丛生

在《广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中,对于行人过马路也有明确的规定,“行人应当在人行道内行走,通过路口或者横过道路,应当走人行横道或者过街设施,通过有交通信号灯的人行横道,应当按照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不得乱穿马路,不得跨越、倚坐道路隔离设施。”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红灯停、绿灯行”“过马路要走斑马线”,许多人却做不到。

在地铁车陂南站A出口的公交站旁,总有些市民站在此处左顾右盼,他们并非在此等候公交车,而是在等待车流减少时伺机横穿马路。在附近上班的陈小姐告诉记者,附近虽然有人行道,但是还要等红绿灯,有时赶时间便从这个路口直接通过。

文明饲养宠物有待提高

《广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中提到文明饲养宠物,不得干扰他人正常生活,不得危及他人人身安全,不得虐待、遗弃宠物,不得在城市居民小区饲养家禽、家畜。

11月6日晚上,在车陂南附近街上遛狗的王女士告诉新快报记者,对于饲养宠物,现在国家相关的法规已经相当明确,自己只需要严格按照规定去做就好。“比如,出门一定要给狗系上绳子,带上塑料袋以便处理狗的粪便。另外,还要按规定注射相关疫苗,不仅是狗要注射,人也需要定时注射。”说起养狗,王女士滔滔不绝。

王女士说,有些人文明养宠水平并不高,不久前,邻近小区一位老人家就被一只“生猛”的大狗吓得跌伤了腰,打起了官司。

建筑物仍有“牛皮癣”

对于很多保洁工人来说,人们司空见惯的“小广告”不仅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市容市貌,还给他们的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麻烦。《广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中也提到不得在建筑物或者构筑物的外墙、楼道、楼梯,电线杆、户外管线及其他户外设施上非法张贴、涂写、刻画及挂置宣传物品。

在东圃前进街石溪村,新快报记者在多面外墙上看到了一些“小广告”,以及更多过去留下的“牛皮癣”痕迹。在这里住了好几年的李大爷感叹地说,这些广告被清理掉已经有一段日子了,清理过的外墙虽然看起来还有点斑驳,但会慢慢变回该有的样子。几位坐在一起聊天的大爷大妈点头附和。他们表示,原先的墙满是花花绿绿的小广告,看着闹心,能把这些清理掉真的是一件大好事。

广场舞仍需调低音量

《广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要求:“在户外公共场所进行文娱活动时,合理控制音量,不得影响他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

新快报记者在位于沿江路的海印桥底的文化广场看到,每到晚上七八点,这里就有四五组广场舞会,音响开得一个比一个响亮。“如果开的声音低,就只能听到邻近的音乐了。”一位教国标舞的队头说。如此“斗大声”,情形可想而知。

而在东圃,记者也看见了一个“广场舞艺术团”。在树下,小音响里面放着纯音乐,声音不大但节奏感十足。跳完一段的黄大妈喝着水,笑呵呵地说,广场舞是特别适合她们中老年人的活动,但就是怕影响到街坊邻居。“以前声音大的时候还有人来说过,后来就把声音调小了,这样就影响不了要工作要上学的孩子们。

【促文明行为大家谈】

争做文明人,共创文明城

《广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于2020年10月1日起施行,成为了文明行为的标尺。为宣传好广大市民良好精神风貌,我们的公众号新快Plus将开设“促文明行为大家谈”专栏,欢迎读者参与,共话文明行为,报料不文明行为。请通过后台以留言方式投稿,留下你的姓名和联系方式即可。

【建言】

●广州法治建设研究中心主任陈佑武: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通过科学立法,能把实践中广泛认同、较为成熟、操作性强的道德要求及时上升为法律规范,引导全社会崇德向善。例如,《广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将敬老爱幼、见义勇为、助人为乐、无偿献血、慈善公益、志愿服务等行为进行立法,有利于人们养成文明的生活方式与习惯。通过严格执法,则能弘扬真善美、打击假丑恶,使得法律所规定的文明行为得到促进、群众反映强烈的失德行为得到整治,而不是流于形式。

●广州大学南方治理研究院副院长谢治菊:

《广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出台是以立法的形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法治的方式树立鲜明的价值导向与文明标尺,把人们在实践中广泛认同的较为成熟的公共道德转化为法律规范和制度基础,这能为“美丽广州”“文明广州”建设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对于提升市民的道德水平、促进广州的提速发展也有重要帮助。广州应以此为契机,更好地推动精神文明建设走近百姓、走向自觉、走在实处、走出新路。

●广东省家庭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哈英敏:

“排队时自觉遵守秩序、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遇到老弱病残主动让座……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和老师。有的家长这边刚告诉孩子要讲礼貌,转过身自己却脏字连篇;教育孩子爱清洁、讲卫生,自己却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父母的一言一行,会给孩子带来十分深远的影响。”作为家庭教育专家,谈起如何培养孩子的文明意识,哈英敏深有感触,他认为,《广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实施可成为家长教育培养孩子树立文明意识和习惯的“教科书”。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