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向薄弱处发力,从党建、教育和土地资源里挖出贫困村的长远发展路(1)
日期:[2020-11-30]  版次:[T14]   版名:[广东扶贫特刊]   字体:【
■汕头潮南陈店镇上北村利用扶贫开发资金入股了汕头市上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通过出租、出售公寓来增加村集体和贫困户的收入。

■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汕头潮南陈店镇上北村的贫困户林伟忠在村里的公益性岗位干起了保洁员的工作。

■潮南两英镇崎沟村的活动广场里,两位小朋友在健身器材区玩耍。

■经过帮扶后,如今的汕头潮南陇田镇南埔村的环境改善了,乡道宽敞了,村子变美了。

■汕头潮南陇田镇南埔村里建了一个公园广场。从此,村民多了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汕头市潮南区找准扶贫发力点精准施策“补短板”

一个木桶,如果有一块板子短了,这个桶就永远无法装满水,该怎么办?这道题,我们在很小的时候就会解答,那就是——补短板。把木桶的所有木板补成一样长,或者插上一块更长的木板,成为桶高度的新标准。汕头市潮南区脱贫攻坚的“桶”里,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有的村基层党组织涣散,无法开展工作;有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几乎没有,做什么都束手束脚;而有的村,贫困户缺知识、缺技能,就业路子窄……找到了“短板”,潮南区脱贫攻坚这道题的解法就是:从最薄弱处入手,在党建、教育和土地资源等方面挖潜力,补不足,看长远,为贫困村铺就一条脱贫奔康的发展路。

扶贫概况

贫困村的集体经济得以发展壮大

南埔村有贫困户47户,由汕头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和市烟草专卖局(公司)挂钩帮扶,村集体收入从2016年的不到5万元,发展到去年的31.6万元,贫困户人均年收入从扶贫前不足4000元,提到去年的1.3万多元。

崎沟村有贫困户49户,由汕头市财政局和气象局挂钩帮扶,2019年贫困户人均年收入达1.49万元,贫困户全部达到“八有”脱贫标准,贫困村“十项”标准均已落实。

上北村有贫困户19户,由汕头市自然资源局帮扶,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6年扶贫开始时的零,发展到去年收入40.2万元。

陇田镇南埔村:

4年扶贫,感觉像“换了一个村”

“此前有十多年的时间,村里干部一直不齐,其中有七八年没有书记,也没村长。”2016年,帮扶干部刘永逊来到汕头潮南区陇田镇南埔村时,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被列为软弱涣散的基层党组织,“那时候要开党支部大会,通知一个月都来不齐开会要求的人数。”扶贫工作队进驻后,从最弱处突破,把“扶志”作为脱贫攻坚的“先手棋”。

“路灯亮起,新农村的感觉有了”

扶贫工作队进驻后,首要的工作就是把党建抓起来。“帮助村两委明确分工,强化两委班子,定岗定位;发展培养新党员,吸纳新鲜的血液,为党支部尽量吸收一些相对年轻有一定文化的人进来。”见证了南埔村整个党建发展过程的刘永逊说,村里多次召开党员、村民代表大会,组织全村党员干部群众围绕产业扶贫项目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社会管理等方面,广泛开展交流讨论,激发“两委”成员创新意识,明晰发展思路。在新一轮的村两委换届选举中,现任村支书张圆林等一些群众基础好、工作能力强的优秀党员进入支部班子,为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新的村两委班子又不断吸收新鲜血液,2016年以来,村里每年都有新人入党,共新增党员15人(3人正在考核),党员干部队伍逐步壮大。

与之同步的,是南埔村村容村貌的改头换面。以前杂草丛生的鸡棚,现在是环境优美的公园;以前的臭泥潭,现在水清树绿;村里15公里的泥土巷道,现在全部实现了硬底化;河道修整、亮化工程、墙壁宣传画……刘永逊直言,扶贫前后对比明显,感觉4年换了一个村。“晚上路灯亮起,真真正正有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感觉了。”

2019年,南埔村被评为区的先进党组织。从软弱涣散到评为先进,南埔村用5年实现了涅槃。

“现在已经有幸福感了”

南埔村的民居,大多是传统样式,一家连一家,一栋接一栋,一整片横平竖直规规矩矩的。从贫困户张贤才家门口往里看,和周边人家并没有什么不同,雕花刻字的传统石门框,跨过门槛,是长长的厅堂,干净的地板,雪白的墙壁,颜色明亮的新房梁,这间曾经的危改房,如今再也找不出“危”的痕迹。

张贤才翻出手机里的老房子照片给记者看,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房子以前的那股阴暗和霉味,屋顶只有一小块玻璃透光,墙壁上还留着渗水的痕迹。“他家里原来门都没有,”村干部说。后来,在危房改造政策补助和张贤才自己的筹借下,2017年,张贤才家完成了翻修,搬进了“新家”。

由于患有强直性脊髓炎,张贤才很多活都不能干,妻子有心悸的毛病,也干不了重活。收入少又没有保障,家里几个孩子都还是读书的年龄,“压力肯定是有的。”张贤才说。

村支书张圆林告诉记者,为了有效地增加村里贫困户的收入,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引导贫困户以财政扶贫资金为股本,参与到了佛像珍珠养殖项目、德兴惠来德康养殖基地建设项目以及南澳赢岛农业观光项目中,2018年村里的贫困户每人实现分红500元,2019年分红800多元,预计今年能达到1000元以上。此外,村里设立了4个公益性岗位,张贤才家争取到了一个,他妻子被推荐到了附近工业园区做保洁工作,月收入有4000多元,极大地改善了家庭收入状况。有政策兜底,享受低保金、教育补助、产业分红,还有汕头爱心家庭一对一的结对帮扶。截至今年6月,张贤才家人均收入已有8000多元。“扶贫帮助太多了,太感谢政府的支持。现在已经有幸福感了!”张贤才说。

张圆林说,下一步,村里要整合150亩土地种植红萝卜和地瓜等经济产物,开发村集体,通过产业的长期帮扶来彻底解决贫困的问题。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杨升华

■摄影:新快报记者 孙 毅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