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全力服务乡村振兴彰显金融扶贫力量 工行广东分行交出脱贫攻坚高质量答卷
日期:[2020-12-31]  版次:[A10]   版名:[脱贫攻坚]   字体:【
■当地工行驻茂名高州市蓝田村第一书记周岳海与农户一起喂养黄牛。

■阳江市那龙镇九三村在工行帮扶下发展沙糖桔种植产业。图为村民在果园采摘沙糖桔。

近年来,中国工商银行广东省分行(下称“工行广东分行”)贯彻落实国家精准扶贫要求,自觉把助力脱贫攻坚的政治责任扛在肩上,锲而不舍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成立金融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整合全行资源,创新“电商+扶贫”“直播+扶贫”,多措并举推进金融扶贫更深度、更精准、更科学。

近五年来,工行广东分行对口帮扶贫困户6895人,投入扶贫帮困资金超9000万元,通过电商平台带动扶贫产品销售超亿元……为脱贫攻坚工作交上了一份高质量答卷。

■新快报记者 刘威魁

全力以“富”

为精准脱贫引入资金“活水”

“往左一点,过头了,再往右点……”在茂名高州市南塘镇蓝田村村委会宣传栏前,记者看到了正在张罗贴公告的小梁。他是贫困户梁阿伯的小儿子,从华南农业大学毕业后就回到了家乡,成为了村党总支部委员会委员。小梁希望自己能够发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特长,为家乡振兴发展尽一份力。

“得亏了村委的支持,减轻了家庭负担。”小梁告诉记者,父亲患风湿性心脏病多年,干不了粗重农活,一直靠种荔枝养家,供三姐弟读大学。2015-2016年荔枝收成不好,人均收入只有4000元,学费不知道从哪里来,生活极度艰难。

工行茂名分行驻高州市南塘镇蓝田村第一书记周岳海了解到梁阿伯家的情况后,帮他们家申请了工行广东分行员工自发捐款组建的扶贫专款资金,并落实了低保、医保、教育帮扶等帮扶项目。如帮助在读本科的小梁争取到了政府学费和生活费补贴;为他们一家购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减轻医疗费用支出负担。2019年底,梁阿伯一家人均年收入已达18000元,彻底摘掉了低保户和贫困户的“帽子”。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梁阿伯一家所享受到的帮扶项目,都源自于工行广东分行的金融精准扶贫政策。近年来,该行持续建立健全定点扶贫工作机制,强化责任担当,统筹协调行内各项资源,2016年以来全辖各级行对口帮扶定点扶贫村94个,先后派出94名驻村扶贫干部,帮扶贫困户达2818户、6895人,近五年用于扶贫帮困相关经费投入超9000万元。

此外,工行广东分行用足用活金融服务手段,截至2020年11月末,该行各项精准扶贫贷款余额41.5亿元,比年初净增4.1亿元,增幅9.9%。

牵线搭桥

为精准脱贫铺好产业“道路”

产业脱贫是铲除穷根的根本之策,工行广东分行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立足长远,把培育产业作为激活脱贫攻坚内生动力的根本出路。

12月,阳江市阳东区那龙镇九三村迎来了沙糖桔丰收的季节,九三村农户黄雄记铆足了干劲,不知疲倦地采摘着挂满树枝的沙糖桔。

是工行激励了他的脱贫志气。“在种植技术培训课程的指导下,每亩沙糖桔的产量起码多了一半。”黄雄记告诉记者,工行广东分行派来的驻村扶贫干部陈少权不仅帮他们组织种养殖培训课程,还经常过来与他们拉家常。在陈少权的支持帮助下,黄雄记的年收入增加了2万-3万元。

2016年4月,工行广东分行与九三村确立对口帮扶关系。近五年时间,驻村工作队发挥阳江市阳东区九三种养专业合作社的作用,依托“公司+合作社+农户”“合作社+种植大户+农户”等模式发展产业,支持当地贫困家庭养殖黄牛、猪、鹅和种植沙糖桔等,并提供种养殖技术及销售渠道支持,帮助贫困户每年户均增收6000元,充分激发九三村民脱贫致富的动力和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类似九三村这样的“造血式”扶贫举措还有许多。2020年6月3日,工行广东分行携手省内三家企业举办“资助金阳县扶贫项目捐赠仪式”,向国家级深度贫困县四川省凉山州金阳县丝窝乡脱贫攻坚生猪养殖基地建设项目捐赠资金1100万元,项目建设后预计年出栏生猪4万头,惠及贫困户2888户、贫困人口14841人。

除产业拉动内生动力外,工行广东分行还多方面、多渠道、多形式为贫困群众寻找合适的就业岗位。居住在惠州市惠东县梁化镇四眉山村的阿珍是个单亲妈妈,之前在鞋厂上班,每天工作时长高达13小时,下班回家后还要照顾两个小孩的饮食起居,家庭开支全依靠她每月2000多元的工资。在工行惠州分行的就业帮扶政策下,阿珍到了村委会上班,每天工作8小时左右,工资3000多元,不仅经济负担缓解了,还有了更多时间去照顾家庭。

“生活压力没那么大了,脸上的皱纹也少了。”阿珍笑道。

平台创新

为精准脱贫插上电商“翅膀”

“索玛花开在那高高的彝山,在云端,在风中,娇艳地盛开……”2020年5月20日,在四川省金阳县连绵高山上的十万亩索玛花海中,进行了一场特殊的户外网络直播。通过“网红+达人”代言、现场制作原生态美食、讲故事等方式,这场直播浪漫地呈现了金阳县当地农特产品及工艺品,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网友参加,成交量达180万。

据了解,四川金阳地处“三区三州”,受历史因素影响贫困程度较高,2019年底还有贫困人口2.8万人,贫困发生率高达14.6%,是国家级深度贫困县,脱贫难度极大。在工行总行的统一安排下,工行广东分行于2020年3月开始点对点帮扶金阳县,在加大资金投入、多措并举全面帮扶的同时,还开了“直播带货”的新路子,迅速扩宽当地优质农产品及工艺品的销售渠道,助力金阳县脱贫摘帽。

实际上,工行广东分行一直在探索“电商+扶贫”的路上。该行通过工行融e购电商平台,有效帮助贫困地区商户扩大客户群体和销售规模,如连续六年举办“茂名荔枝网上行”活动,利用工行“融e购”电商平台助力农户拓展荔枝销售,累计助力销售荔枝鲜果逾10万斤,销售额超360万元。2020年,该行通过融e购电商平台带动扶贫产品销售额超亿元。

此外,工行广东分行2016年起通过融e购平台深度参与广东“希望乡村教师计划”,动员号召融e购商户和消费者定期为公益项目捐款,支持项目志愿者招募及相关资金需求。据了解,近5年来参与捐款人次逾280万。

消费助力

为精准脱贫注入攻坚“新动能”

“疫情来得实在是太突然了,多亏了周书记,四处联络,帮我们找销路,解决我们的难题,要不,这么多的红薯砸在手里,我们连本钱都赔进去了,劳动一年算是白白辛苦了。”茂名蓝田村村民感激地说。

村民口中的周书记就是工行茂名分行驻村扶贫第一书记周岳海。2020年初疫情期间,这位50多岁的扶贫干部在朋友圈带货,1个月时间帮助村民解决了2.1万斤红薯的销售问题。

为帮助贫困地区克服疫情影响,多渠道解决农产品销路窄和滞销的问题,促进贫困户稳定增收,工行广东分行坚持“买就是帮,多买就是多帮”,积极开展消费扶贫,推动贫困地区产品进单位食堂,号召和鼓励员工消费购买,并广泛调动全社会参与消费扶贫的积极性,带动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比如,2020年5月,九三村冬瓜种植产业扶贫项目获得大丰收,但受疫情影响,销售渠道严重受阻,大量的冬瓜滞销在田里。工行广东分行发扬“大爱工行”的精神,短短5天时间便购买了5500个大冬瓜共82500斤,并将全部大冬瓜运送入辖内各级机构的员工饭堂。除了冬瓜,九三村的沙糖桔、蔬菜等等农产品也纷纷走上了员工餐桌。

据悉,近五年来工行广东分行全辖各级机构购买国家级贫困县农产品超7000万元,既为贫困群众脱贫尽一份力,也让好的农产品走出“深巷”,飞到千家万户。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