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广州市白云区红星村三年整治见成效
日期:[2020-12-31]  版次:[A06]   版名:[区事]   字体:【
■环境整治之后,红星村利用空地打造体育公园。 通讯员供图

■红星村在整治水环境的同时改善了村内人居环境。通讯员供图

拆违27万m2提升环境 案件类警情“三连降”

近日,白云区红星经济联社第一届足球联赛在红星村内的体育公园开幕,这里有7人足球场一个、篮球场2个、羽毛球场1个,如果不是村民说起,外来人很难想象两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烂厂房……

时间倒流回三年前,彼时的红星村发展脚步滞后,生态环境、社会治理、产业业态等方面问题频出,居民幸福感低。2018年4月,白云区把四条组织力弱、问题突出的村列入重点整顿对象,集中3年时间开展综合整治,石门街红星村就是其中之一。时针转入2020年末,红星村的综合整治工作已经步入收官阶段。回望过去的两年多,红星村瞄准党组织软弱涣散、环境“脏乱差”、社会治理能力水平低下、产业发展低端等病灶,大刀阔斧去疾除疴,披荆斩棘开创新局面,从“后进兵”向着“排头兵”砥砺前行。

■新快报记者 李应华 通讯员 石门宣

攻坚克难

组建一支“硬气”的党员干部队伍

石门街方面介绍,此前,红星村违法建设、民宅办厂较多,案件类警情居高不下,加之原联社干部违法乱纪、集体经济发展缓慢、来穗人员多等因素,可谓负重难行。

整治之初,在街道的帮助下,红星村着力从查控“两违”、清理“散乱污”、“三资”管理等方面入手,力争实现一年初见成效、二年再上台阶、三年全面达标的目标。为了凝聚一支“硬气”的党员干部队伍,街党工委选派优秀干部担任红星联社第一书记,全力配合区派驻第一书记统筹全面工作,不断提高原有“村两委”干部凝聚力和战斗力。红星村推行联社书记、社长、法人“一肩挑”,班子成员向群众公开履职承诺牌,亮身份、明分工、作承诺,结对联系党员群众。同时建立8支党员突击服务队,定期组织52名“双报到”党员每月开展慰问特殊群体、环境整治、“三清三查”等党员服务活动。

初见成果

铁腕拆违 高标准实施环境提升工程

烂泥路华丽变身、违建轰然倒塌、高端产业大楼崛地而起……过去的两年多,红星村高标准实施生态环境、产业发展、社会治安等提升工程,促进综合整治工作“多点开花”,体育公园就是石门街环境整治的缩影。

综合整治启动以来,红星村铁腕拆违,三年来累计拆除203宗27万多平方米,其中拆除占用公共资源违规建筑85宗91190.71平方米。同时,该村把压减警情作为基层治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组织开展扫黄禁赌等综合整治行动90多次,开展“雪亮”工程,不断更新和优化视频监控布局,红星案件类警情从2018年起实现“三连降”,平均下降幅度20%。

经过三年整治,红星村的党委班子凝聚力提升,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增强,社会综治情况稳定,民主议事、“三资”管理公开透明,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群众满意度大幅提高,彻底扭转了整顿初期的落后面貌。

石门街方面介绍,红星村将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精准发力,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目标。

走访

根治水污染 村民从此爱上河涌漫步

多年以来,红星村因受工业废水、居民生活污水污染影响,辖内主要河涌海口涌水质常年黑臭,严重影响沿岸居民身心健康。石门街了为彻底解决水环境问题,改善人居环境,通过截污纳管、铁腕清拆、启动总体引水工程等举措,开展水环境专项治理工作,使红星村从污水横流到长治久清。

截污纳管 从源头上“根治”水污染

红星村辖内面积3平方公里,民宅3000多栋、常住人口5万余人。因受工业废水、居民生活污水污染影响,主要河涌海口涌水质常年黑臭,对沿岸居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据了解,红星村原有的污水管网大多为村民自建合流管网,污水经合流管直排入河涌,导致水体污染发臭。去年以来,为彻底整治河涌问题,石门街联合区水务局等相关部门,投入2亿多元截污工程费用,推动石丰路污水收集工程、海口涌支管完善工程、城中村截污纳管工程相继竣工并交付使用,各项截污工程累计改造立管170多公里,铺设污水管网75公里,从根本上解决了河涌水质最大污染源,实现了居民生活污水收集全覆盖。

除了居民生活污水,企业污水是影响河涌水质的另一个主要污染源。石门街在红星村深入推进排水单元达标创建工程,截至今年10月,红星村内主要工业区、商业区、市场、学校、医院等均已实现雨污分流。

铁腕治理 打通河道防污最后一公里

红星村小微企业众多,且大多混杂在居民住宅区内,是城中村水环境污染的一大问题。去年以来,石门街将民宅办厂纳入“散乱污”常规治理工作当中,全面开展民宅办厂专项治理工作。

通过党建引领、部门联动、网格管理、专项行动、巡查防控以及常态治理等措施,石门街对红星村民宅办厂进行了全面铁腕整治。通过常态化开展治理工作,实现了“环境改善、经济发展、为民造福”的工作目标,建立健全了“散乱污”污染整治的长效机制。

为打通河道防污最后一公里,石门街强力推进河涌清拆工作。海口涌、海口支涌沿线的民宅、工业厂房,位于河涌管理范围内的共有68栋,受影响居民众多,清拆难度大。石门街多次主动与上级部门会商研究,深入群众沟通协调,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取得了沿线群众、企业的理解与支持,河涌沿线民宅按照骑楼标准进行清拆。

引水工程 使河涌长治久清

去年以来,石门街通过聘请专业公司开展河涌保洁、下拨专项经费用于海口支涌清淤及涌底铺设沙石,使得红星村辖内河涌、小微水体均已实现干净整洁,河涌水质大幅提升。

为进一步提升涌边环境,石门街会同区水务等部门在海口涌清拆范围沿途打造亲水绿道,共投入骑楼碧道建设经费700多万元,建设海口涌、海口支涌沿线碧道3公里,目前已完工1.5公里。“骑楼碧道让河涌两岸环境变好了很多,大家都喜欢到这里散步、拍照。”红星村民黄女士说。

多年以来,海口支涌为雨污合流水渠,水体长期静止不动,支涌底部淤泥堆积。今年以来,石门街推动西湖至红星工业路引水工程,引入白云湖活水至海口支涌。目前,白云湖引水工程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用电及泵房安装等工作正在加紧协调。朱福昌表示,启动引水工程,将彻底改变静态水质的黑臭污染现象,开启河涌长治久清新时代。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