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是“鲶鱼效应”还是“鲨鱼效应”?
日期:[2021-01-06]  版次:[A14]   版名:[汽车周刊]   字体:【
VCG供图

特斯拉Model Y国产降价

每年抢购新iphone的热潮,如今似乎也发展到了汽车领域。

近日,特斯拉国产Model Y开启预售,相比进口版本售价下调超过16万元,引发了国内汽车业的一片哗然;特别是其线上抢购导致官网瘫痪,线下门店排队爆满的盛况,可见特斯拉的市场号召力之强大,这样的能力恐怕是BBA都难以企及的。

然而我们也不难看到,在特斯拉热销背后,不管是传统豪华SUV,还是造车新势力,抑或因此接连收益的相关产业链龙头等,实则暗流涌动。

■新快报记者 张磊

国产Model Y 或为高端电动SUV提供价格锚点

国产Model Y大幅降价之后,特斯拉显然又迎来了一波销售狂潮,也无疑对国内电动车市场带来一定程度的冲击。

在特斯拉Model Y引发热销当天,蔚来大规模退单的传闻也不胫而走。对此,蔚来方面迅速回应,称大规模退单的消息不实。随后蔚来创始人李斌也对这一事件发声表示,有的车企是按成本来定价,因此价格会越来越低。蔚来从一开始就考虑了未来的很多因素,不会让先买蔚来的车主吃亏。与此同时,另一家头部新势力小鹏汽车CEO何小鹏也在其朋友圈发声:“数据证明,降价仅仅是营销的方式而已,还肯定是把双刃剑。”

正如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所提到,造车新势力的产品有更多鲜明的自身标签及特色。尤其是蔚来等高端品牌自身的良好服务品质也得到了消费者认可,而且其圈层群体的忠诚度极高,特斯拉降价对其影响并不会很大,主要还是对传统车市场的巨大影响。

记者了解到,特斯拉下调售价,或对传统豪华SUV市场带来的影响更为明显。与BBA同级别燃油车竞品相比,Model Y在价格上已经占据优势。分析来看,Model Y的入门价已低于奔驰GLC的35万—54万元、宝马X3的36万—48万元。而对比奥迪e-tron、奔驰EQC等电动车产品,Model Y除了价格优势明显,产品性能和品牌力也更加深入人心。

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进入中国市场和此前Model 3调价,也给部分传统车企的新能源汽车产销带来巨大压力。比如,比亚迪在2020年前11月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仅为16万辆,同比降幅超过了25%。也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特斯拉降价将进一步提升新能源汽车性价比,使电动车性价比超越燃油车的拐点提前。此外,Model Y为其他品牌提供了一个高端电动SUV价格锚点,所有电动SUV品牌将不得不在此价格锚点基础上展开竞争。

产业链迎来利好

多家概念股股价拉升

受降价等因素的提振,特斯拉的销量也呈现持续高涨的势头。根据1月2日晚间特斯拉官方发布的信息,其2020年累计交付499550辆车,同比增长36%。而在中国,特斯拉已经占据了国内电动汽车市场40%左右的份额。中信证券预计,2021年上海工厂将生产Model Y超18万辆。

记者梳理发现,从2019年8月份开始,特斯拉旗下车型调整车价次数超过5次,其中不乏有“断崖式”车价下调情况。针对特斯拉价格问题,特斯拉副总裁陶琳此前表示,电动车的价格与成本相关,目前特斯拉的国产化率目标已经基本实现,未来继续降价的可能性不大。同时,陶琳还指出,如果未来原料或者零部件价格出现上涨,特斯拉也有可能出现涨价的情况。

但很显然,国产Model Y此番降价,也对特斯拉产业链板块释放出利好消息,相关概念股引发涨停狂潮。以电池股板块龙头宁德时代为例,1月4日开盘,宁德时代高开1.99%后,股价一路拉升,暴涨15.09%,收报404.10元,其总市值达到9413亿元,进入A股前10名。此外,雅化集团、三花智控、旭升股份、拓普集团、亚玛顿相继涨停。亿纬锂能、长盈精密、模塑科技等特斯拉概念股也持续狂涨。

事实上,由特斯拉产品价格变动和放量带来的产业链规模效应,此前已有明显的案例支撑。

以雅化集团为例,其在2020年12月29日晚公告,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雅安锂业与特斯拉签订电池级氢氧化锂供货合同,约定五年内向特斯拉提供价值总计6.3亿美元—8.8亿美元的电池级氢氧化锂产品。公告一出,雅化集团在此后两天连续“一字板”涨停。而在去年11月Model 3降价后,相关数据调研机构也给出了产业链的收入预算数据。数据显示,Model 3销量达到100万辆时,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的收入将增长37%,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旭升股份收入将增长137%。

由此可见,此次Model Y降价和后续放量,也有望利好特斯拉产业链。中信证券指出,参考特斯拉2019年底实现国产后,供应链本地采购比例的大幅提高,Model Y供应链国产化趋势明确,中国制造的低成本优势将持续发挥作用。其中包括锂电池环节、锂电材料、上游资源、热管理、零部件等。

糟糕的质量、傲慢的服务

特斯拉蒙眼狂奔能持续多久?

特斯拉降价热销的同时,“失控”新闻也频繁见诸媒体。根据公开报道统计,从2020年5月开始,国内特斯拉车辆疑似失控的事件便超过8起。而在去年12月,中国、韩国等国家更是接连出现特斯拉自动驾驶系统失灵,自动加速冲撞的新闻。针对投诉,特斯拉的回应都是一致的:后台显示车辆数据和自动驾驶系统正常,事故责任方均为驾驶员。

尽管特斯拉自动驾驶问题尚无定论,但特斯拉车型的质量问题日益凸显。不少国产Model 3消费者表示,相比于软件上的先进,特斯拉的内饰做工和细节把控与它的品牌力并不匹配。用车过程中偶尔会出现车门渗水现象。

特斯拉在海外市场的质量口碑同样差强人意。去年11月,美国国家公路安全管理局发布公告表示,由于天窗安装不牢,有在行驶中脱落的风险,特斯拉在美国召回部分车型近万辆。此外,在2020年美国《消费者报告》可靠性排名中,特斯拉排名倒数第二;J.D Power发布的2020年美国市场IQS初始质量调查中,特斯拉质量得分排名垫底。

结合特斯拉降价等在中国的本土化策略来看,业内人士给出了特斯拉重销量目标轻产品质量的置评。汽车行业分析师李泽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一辆车品控的好坏,并不决定它的市场表现,但产品质量始终是一家车企的命脉所在,特斯拉在思考营销多样化的同时,也应该做好本土化优化,根据用户需求反馈把控产品。因此,面对如此糟糕的质量和傲慢的服务,我们也不禁要问,特斯拉蒙眼狂奔能持续多久?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