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缅怀2020年逝去的艺术家
日期:[2021-01-10]  版次:[A13]   版名:[收藏周刊]   字体:【
胡钜湛 (1930-2020)

刘骁纯 (1941-2020)

罗宗海 (1935-2020)

黄小鹏 (1960-2020)

欧阳中石 (1928—2020)

潘鹤 (1925-2020)

傅聪 (1934-2020)

■胡钜湛 鱼水情

■欧阳中石作品

■潘鹤 艰苦岁月

■收藏周刊记者 梁志钦

2020年不但受疫情影响,使得这一年变得不平凡,还有一点更让文艺界乃至社会感到惋惜的是,不少具有影响力的艺术家永远离开了我们。在此,我们一同缅怀这一年度离去的艺术家。

胡钜湛

(1930-2020)

2020年6月15日凌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学院(原师范系)创办人之一、著名水彩画家、教育家胡钜湛先生因病逝世,享年91岁。

1953年毕业于华南文艺学院美术部,1956年毕业于中南美专绘画系。任教于广州美术学院、曾任教育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广东教育学院美术系主任、教授,为二系的创建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中小学美术科教材审查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文史馆馆员、广东水彩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广东水彩画研究会副会长等职。

刘骁纯

(1941-2020)

2020年6月30日,著名艺术理论家、批评家刘骁纯先生因病在深圳去世,享年79岁。

刘骁纯,出生于河南洛阳,196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1973年至1979年,在陕西省群众艺术馆任美术组的美术干部。1979年至1985年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先后攻读美术学硕士、博士学位。历任《中国美术报》主编,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学委会副主任、研究员,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委员。

刘骁纯先生数十年来致力于美术研究和当代批评,他的学术思想在当代艺术界颇具影响,他从形态学角度关注美术现状,写了大量学术论文,并参与了诸多当代重大美术批评实践活动。

多年来,刘骁纯先生发表论著、论文、评论三百余篇(部)计四百余万字。主要代表作有《致广大与尽精微——秦俑艺术略论》《从动物快感到人的美感》和《解体与重建——论中国当代美术》等。

水天中在他怀念刘骁纯的文章《永别了,骁纯》中则特别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出场的美术史家和美术评论家,在学术研究的纯净和不顾一切的使命感,必将成为中国艺术史论中不可忽略的一页,“刘骁纯的学术生涯就是很好的例证”。

罗宗海

(1935-2020)

2020年8月29日凌晨,著名画家罗宗海先生走了,享年85岁。广东潮州人。1958年毕业于中南美专油画系。曾任广东省出版局局长,第四、笫五届广东省美协副主席,广东省水彩画研究会会长,中国美协水彩画艺委会委员等职。他曾言。“我热爱水彩画的最根本的原因,应该是它和中国水墨画有类似的地方。水彩画讲究水的运用,注重水与颜料的融合,水墨画同样注重用水,只不过五颜六色的颜料改成了墨。我钟情于中国水墨画,认为它内蕴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由此,我也认为,水彩画也会有这样的功能,也能承载中国的文化精神,能传达中国人的思想感情,能呈现中国传统的审美风韵。”

黄小鹏

(1960-2020)

2020年10月6日,艺术家黄小鹏在德国柏林突发心脏病去世,享年60岁。

1960年,黄小鹏出生于山西,1983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后留学英国,于伦敦大学斯莱德美术学院获得硕士学位,2003年起任教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作为中国当代艺术教育的先行者和实验者,黄小鹏于2005至2012年间担任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五工作室主任、研究生导师、副教授。第五工作室是国内最早以“当代艺术”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学单位之一。此后,他在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任特聘教授,在香港浸会大学任院士,他也是广州黄边站(当代艺术研究中心)创办人之一。

虽然跟黄小鹏老师交集不多,但不得不承认,在记者求学的懵懂期,他有启蒙的意义。在2006年的广州美院,黄老师算是为数不多的从欧洲留学回来的教师。那一年,刘小东的“写生”展在广东美术馆举办,讲座上,我争取到了向刘小东提问的机会。事后回到课堂,黄老师对我当时的提问并没有过多的评价,但他强调,应该要善于发问,如何提问反映了如何思考,提问的问题越深,也说明思考得越深。他的大致意思,让我印象深刻。大概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我注意到了提问的重要性。

欧阳中石

(1928—2020)

2020年11月5日3时18分,欧阳中石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欧阳中石,山东省肥城市人,中国著名学者、教育家、书法家,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第八、九、十、十一、十二届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原顾问、当代书法学科建设重要开拓者。

暨南大学教授陈志平回忆在欧阳中石先生身边求学的日子称,“2001年,我考上了先生的博士研究生。在此之前,欧阳先生已招收四届博士生。入学之初,我找先生商量博士论文选题。按先生的思路,书法不仅是艺术,更是文化。他在给我们上课时用四句话概括了中国书法的基本特点,前两句是:‘作字行文,文以载道。’由此勾画出书法的研究对象可以是字,可以是文也可以是道,或者以一贯三。他主张宏观或归类的研究,强调研究格局的拓展和延伸。这在建设书法学科基础方面确实非常重要。”

潘鹤

(1925-2020)

2020年11月22日,艺术界可爱又可敬的雕塑大家潘鹤与世长辞,享年95岁。但如他的观点一般“人生苦短,艺术可长”。从艺70年,他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经典的雕塑作品,其中更成为了时代的记忆,包括《艰苦岁月》《开荒牛》《珠海渔女》等。

潘鹤是广东当代艺术史上最具影响力的雕塑家、教育家,是影响20世纪中国雕塑创作发展进程和教学体系形成的巨匠。曾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级‘五一’劳动奖章”“首届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广东省文艺领军人物”等荣誉称号。更被载入苏联国家科学院、美术院编撰出版的《世界美术史》及中国出版的《中国美术史》,其传略被收录于《中国当代名人录》及《国际名人录》。

在记者懵懂求知的年代,最初接触的艺术家便是潘老,也是他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为后学树立了一位大艺术家的榜样标准。在曲折的历史洪流中,他用自己的雕塑艺术标记了时代之魂,他是可敬的;虽然他一生伴随不少坎坷,但他始终乐观和积极,他做事的智慧,为人的幽默,笑看人生百态的人生态度又能给后人留下一段段佳话,他是可爱的;他虽然功成名就,但他从来为人亲和,主张人人生而平等,他是可亲的。

傅聪

(1934-2020)

2020年12月28日,钢琴家傅聪因感染新冠病毒在英国去世,享年86岁。钢琴家傅聪被誉为“中国的肖邦”,也被誉为“中国的钢琴诗人”。1934年,傅聪出生于上海。他从小对音乐的感受力特别强,父亲傅雷感觉他在这方面有潜质,也许能有所发展,就让他学了钢琴。

在《傅雷家书》中,傅雷对傅聪说的话,内容涉及文学、礼仪、音乐、艺术、诗词等,可谓包罗万象,但万变不离其宗,都是在以真挚、真诚、真切的方式激发孩子的家国情怀、高尚品格与钢铁意志。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