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类比红旗渠的白石渠 “老当益壮”再出山
日期:[2021-02-02]  版次:[A08]   版名:[乡村振兴]   字体:【
■西圳村这几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西圳村三清三拆后,重点打造小花园、小果园、小菜园、小公园,美化村容村貌。

■承接重修白石渠的水电四局某单位的工人们正在加紧施工。

60年前,30万林州人依靠一锤、一铲,一双手,苦战10个春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 一脉传承的愚公精神,在广东云浮云安区白石镇,也有印记——一处类比红旗渠的壮举,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由勇毅无畏的白石人书就。他们前赴后继,以“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壮志投入,肩扛担挑,筑起白石渠。60多公里水网纵横村镇,汩汩流水冲刷了白石干旱缺粮的苦难历史,也谱写出人类水利建造史上的又一奇迹。

岁月荏苒,白石渠如沧桑长者,已然老去。它凝视着白石从苦旱贫瘠,到兴旺宜居的蝶变,倾听着城乡同声对青山绿水的呼唤,也欲重整旗鼓,为新时代白石的奋进和振兴,输送不可或缺的水之力。

2019年立项,斥资2800万元,兵分十路,齐头并进。白石渠,在乡村振兴的激扬合奏中,整修回归!“为云安的老百姓负责、为云安的未来负责、为云安的长远发展负责。”云浮市委常委、云安区委书记李军晓心心念念的民生大事有了新进展。

渴 乡村振兴需要水

千古之湖,并非古而有之。

上世纪70年代,为解决周边农耕区灌溉问题,白石镇石底村开掘水塘,引白石河入域。千古湖是石底村的明珠,去年此时,湖水漾于山谷,粼粼微波下水草丰美,藻绿鱼肥,应和着周边生机勃勃的发财树,湖边农庄,亲水平台,悠然田园风光引来大批游客。

2020年入秋,千古湖水位逐日降低。“这是几十年没有出现过的情况,2020年太干旱,开春到现在,没有下过大雨。”石底村第一书记李锋告诉记者,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石底村因地制宜发展多样化的产业,以党建创新工程为契机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千古湖与花卉苗木产业基地交相辉应,成为农旅亮眼景观,“没想到会干涸。”

盈水如天眼,失水是深坑。站在滴水无存的湖边,裸露的湖底泥石混杂,正如观者五味杂陈的心情。

几十里外的西圳村,统筹推进、分步实施的厕所革命、污水革命、垃圾革命已经完成。“四小园”板块则是西圳村为三清三拆量身定做的“后半篇”内容,村内随处可见,村委会对面绿树红花,即使冬天,也有春色满园的景象, 美丽圩镇,已然在目。从乡道转入村广场,一河两岸长廊曲折,长者坐在木椅上休憩,孩童追逐嬉闹,老幼怡然自得。“这样的画面,我十年前做梦都想看到。”曾连任西圳村三届支部书记的梁光忠说,西圳村的变化翻天覆地,卸任之后,他最大的心愿是有足够的水力,浇灌三清三拆后村两委打造的“四小园”——小花园、小果园、小菜园、小公园。

渴。石底渴,西圳渴……以种养殖为核心产业的白石,皆渴。

忆 感天动地白石渠

云安区位于粤北低山丘陵地区,是粤西北历史上有名的“苦旱之地”。石底村扶贫干部李锋和西圳村党支部书记梁光忠,都是土生土长的白石人,对“苦旱”有切身的体会。

“小孩子都能念两句‘民福水,贵如油,穷人苦水没处流’……民福村是白石典型的苦旱区,你能想象白石有多缺水?”西圳村长大的梁光忠笑说。

不服天不服地的白石人,不会听天由命。为摆脱“苦旱之地,地贫民瘠”困境,实现“吃上饭,子孙后代有饭吃!”的梦想,白石人民立下愚公志,二十余年如一日攻坚克难,最终建成了一座人民水利工程的丰碑。他们巧借天物,利用反光原理凿通隧道。在“铜鼓岩”的大石山开凿隧道时,由于要连续进行爆破,无法点灯,建设者们以“反光镜原理”用大玻璃镜折射太阳光照进山洞;有的地方出现渗水现象,无法安装炸药,就采用避孕套安放炸药,攻克了爆破难关。

悬崖峭壁全靠人工开凿。在民福段水渠建设中有一处上下落差100多米石壁,山体笔直平滑,连猫也难站得住,当地人称之为“跌死猫”。为开凿水渠,白石人民沿着绳攀上石壁,捆住身子,像“空中飞人”一样,在高悬石壁中间凿石打炮眼、装炸药。经过一年多的奋战,硬是在石壁上开凿出了一条引水渠道。

步步艰难,寸寸惊险。 在“修水利、战苦旱”的艰难岁月里,白石人书就了感天动地的英雄篇章。

干 开山劈石无畏惧

十年前的白石渠,穿过数十处石壁,凿通了8条共1010米长的石山隧道,架起8条渡槽,建设2076米虹吸管。

白石镇副镇长黄志强在记者的采访本上画下总干渠和东圳、西圳、云磴、石底四个大圳的水渠示意图。他说,几十年前,英勇的白石人为主渠配套开凿了167条支渠、毛渠,像白石的毛细血管,滋养万亩农田。

资料显示,白石渠建成后,彻底解决了云安区白石镇、罗定市苹塘桐油村、郁南县河口镇绿化村15000多亩农田的灌溉用水。受益最深的白石人民通过开山造田、荒地变成了良田,粮食总产量比新中国成立前增加了6倍,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根本性改善。

66岁的梁廷才曾是白石镇水利站站长,得知记者前去采访白石渠,已退休的他坚持同行。“1972年到1985年,这个水渠发挥了很大作用,从白石河调来的水有了科学规划的管网,一万多亩农田呀,都解决了灌溉问题。”他执意陪同记者前往白石渠干渠,还坚持踏上多年未维护的跨山渠道。

历经几十年的风雨锤炼,白石渠综合水利工程目前功能依然完备,拥有干渠、渡槽、隧道、反虹吸、库坝、电站、水轮泵旧址等一系列盛大的水利设施、建筑或珍贵的遗址遗迹。这些遗址遗迹每一处都蕴含着丰富的红色文化内涵和水利工程技术含量,也有观赏性,具备建设成一个较高品位“红色革命遗址”的条件。

“跑了十七八个班组长,他们有畏难情绪。”承接重修白石渠的水电四局某单位,项目负责人孟庆春告诉记者,从业至今,所有接触过的工程都无法与白石镇白石渠修复项目相比,“我们做的是社会责任,是情怀。”他说,肩负白石镇“旱改田”项目重任,他只能用“操心、费心”概括工作,“但我很自豪能为白石镇民生工程做实事,现在9个班组,分十段同时开工,盼望着修好后的白石渠将哗啦啦的清水灌注到千亩改造的水田中。”

■采写:新快报记者 潘芝珍 通讯员 胡碟 ■图片:新快报记者 王飞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