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住粤全国政协委员亮出推动医卫事业高质量发展“好声音”:应重视医院感染预防水平提升
日期:[2021-03-03]  版次:[A03]   版名:[全国两会]   字体:【
全国政协委员、东莞市卫生健康局副局长张巧利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卢传坚

全国政协委员、佳都科技集团董事长刘伟

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疾病预防控制更加科学,公共卫生体系更加强大……这是人民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期盼所在。“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织牢国家公共卫生防护网,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之下,医疗卫生问题更受关注,住粤全国政协委员纷纷就推动医卫事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全国政协委员、东莞市卫生健康局副局长张巧利:

院感防控具有公卫性质 应予以支持加强发展

今年是张巧利履职的第4年。2020年在防疫大背景下,广大代表、委员关注到疫情防控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东莞市卫生健康局副局长张巧利提出尽快修改《传染病防治法》建议,目前已提上日程。今年,她继续关注医疗卫生领域,带来《关于促进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学科发展》的提案。

医院感染管理科(简称:院感科或感控科)是对医院感染进行预防与控制的科室。张巧利调研时发现,目前医院存在感控学科的医教研体制建设不完善、院感科在医疗机构中定位不明确、对专业技术职称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不少医院没有独立设置院感科,”张巧利说道,“或是存在人才欠缺、装备不足、技术薄弱等问题。”

“院感科需要熟悉医院可能引起感染的各个环节,通过检测把院感消灭在萌芽状态。”张巧利建议加强感染学科的建设,将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纳入本科临床教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建议各级医疗机构加大对院感在科研教学、设备配置、人才培养方面的支持力度;建议可根据医院等级来设置科室,明确院感科在医院中的定位。

张巧利还建议,在卫生系列高级职称的评审当中,增加院感防控专业,以便吸引、留住人才。她认为院感工作具有公共卫生的性质,建议通过探索建立各级财政补贴,对公立医院院感防控给予适当经费,以激励长效运转。“手术室、产房、无菌消毒室等需要定期检查、定期检测采样来做病原学检查,各个环节需要经费的投入。这方面做得越好,往往意味着投入越大。”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卢传坚:

支持治疗慢性皮肤病现代创新中药的研发

全国政协委员、民盟广东省委副主委、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卢传坚从事中医药领域教研工作30年,今年两会,她计划提交4份提案,包括《关于关注慢性皮肤病患者诉求,提升慢性皮肤病医疗保障水平的提案》。

卢传坚表示,绝大多数慢性病确诊患者病因复杂,从临床上无法获得根治,需要长期甚至终生治疗,存在心理压力大、医疗费用高等困扰。“在WHO公布的人类十大死亡原因中,有一半以上是银屑病(慢性皮肤病)可能产生的并发症。”

卢传坚指出,慢性皮肤病虽然不直接威胁生命健康,但影响人群广,若未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会损害患者健康,影响社会稳定。

为此,她建议出台相关医保政策,将慢性皮肤病纳入门诊慢性病保障范畴。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和正规治疗费用纳入医保序列,引导患者接受正规化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通过中西医优势互补减少疾病危害。

结合国家医保目录动态调整机制,将慢性皮肤病创新药物及生物制剂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提高已进入医保目录的药物和生物制剂的可及性。支持治疗慢性皮肤病现代创新中药的研发,把临床积累的有效药方开发成新药,让更多患者获益。

她还建议简化引进审批程序,加快引进国际新特专药。另外,加强产业引导、金融扶持、政策鼓励和税收减免的扶持力度,鼓励国内生物制药产业以原研、合作研发、授权合作生产等形式生产生物制剂,满足广大患者的用药需求。

全国政协委员、佳都科技集团董事长刘伟:

智慧医院建设重点应转向“以患者为中心”

3月1日,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与华为在广州共同举办“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全场景智能战略发布会暨华为医院智能体峰会”,宣布全国首家全场景智能医院在广东省二医落地建设,标志着万物互联的“未来医院”已经到来。

“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建设的、以患者为中心的智慧医院,将有望进一步提升提高医院的管理运营效率和诊疗水平,以化解医疗资源供给短缺的矛盾。”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委员、佳都科技集团董事长刘伟带来一份有关《提升智慧医院运营管理水平,改善患者就医体验》的提案。

刘伟在提案中指出,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推进智慧医院建设的基本框架已经初现,以智慧服务、智慧医疗、智慧管理为核心的智慧医院概念已逐渐清晰。但由于智慧医院建设还处于前期的探索阶段,普遍存在着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例如,医疗数据整合程度低,信息孤岛现象严重。医院信息系统普遍存在“烟囱式”部署,数据分散于诸多业务系统中,无法有效互联互通。由于医院传统上“重临床、轻管理”的倾向,导致医院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与信息化水平仍有待提高。医院智慧服务的能力仍待提升。很多医院专注于院内信息化的建设,即注重医院自身的便利性,但是缺乏从患者的医疗服务主观获得感方面的提升和优化。

针对这些问题,刘伟建议要利用大数据技术、中台技术、人工智能算法等前沿高新技术, 为医院全方位打造高效、便捷和智能的生态系统,将分散、无效、不标准的数据集中处理使之结构化、标准化,实现数据信息共享和临床信息一体化和互联互通。同时,加快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应用,提升医院运营和资源利用效率。比如,基于大数据决策支持的住院管理、优化排班可精益化医院人员及流程管理。在医疗资源利用方面,利用电子标签、无线通信技术等物联网感知技术优化医院内部资产管理流程,实现信息识别、智能管理、流程追溯和功能协同。

“智慧医院的重点要从系统建设转向‘以患者为中心’的全流程全方位服务体系。”刘伟认为,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精准、主动、智能的便民服务是医院智慧服务的核心。对此,他建议充分运用患者端的手机应用与医院内的一体机、自助机、手机结算、预约挂号、预约诊疗、互联网信息提醒等智慧化方式,为患者与医护人员建立沟通,使就诊过程更方便、快捷。

■采写:新快报记者 黄闻禹 陈慕媛 ■图片:新快报记者 夏世焱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