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要感谢,就感谢“第一书记”这份工作
日期:[2021-03-31]  版次:[T20]   版名:[乡村振兴]   字体:【
■东莞市审计局驻揭西县大鹿村第一书记冯庆权(右)和村民交流紫薇种植方法。

■东莞市审计局在帮扶村揭西县大鹿村发展的紫薇种植产业基地。

■东莞市审计局在帮扶村揭西县大鹿村发展的紫薇种植产业基地花开景况。

东莞市审计局驻大鹿村第一书记冯庆权——

揭西县京溪园镇大鹿村,地处潮汕与客家片区交界,潮客文化融合,绿水青山,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却因地势偏僻、没有主导产业、劳动力外流、各项基础设施薄弱而积贫积弱,曾经是镇里唯一一个省定贫困村。2016年4月,东莞市审计局开始对大鹿村进行对口帮扶,派驻冯庆权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队长开展扶贫工作。五年过去了,村里主导产业、村集体收入、各项设施都实现了从无到有,顺利实现脱贫出列。“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后续我们还会继续做好防止返贫监测、完善人居环境设施,大力支持产业发展,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冯庆权说道。

声音

(我)能吃饱就行,毕竟这些生活上的都是小问题,如何帮助村民,才是大问题。

正因为有她(妻子)做我的后盾,才让我可以一往无前地投入扶贫第一线,全身心做好脱贫攻坚工作。

——冯庆权

从前夜不出户 如今活动丰富

刚来到大鹿村时,出身乡村的冯庆权坦言,他依然感到惊讶:“从镇政府到村里还有六七公里的路程,沿途是一片又一片黑压压的树林,村里全是泥土路,两旁长满了高高的杂草,下雨时路面坑坑洼洼,交通极其不便。”

顾不得一身疲惫,冯庆权紧锣密鼓地开展走访调研,更深刻地感受到大鹿村的基础薄弱:“这是一个没有任何主导产业的纯农村,以丘陵和耕地为主,但大部分劳动力外出导致丢荒土地很多,村里没什么增收途径,各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非常欠缺,没有卫生站,村医只能在家里给村民看病,召开党员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只能挤在村委会的小办公室甚至露天进行,更加没有可以让村民锻炼身心的文体活动场所,也没有路灯,夏天经常有蛇出没,入夜后村民都不太敢出来散步……”一大堆需要解决的问题摆在冯庆权面前。

所谓“路通财通”,冯庆权决定先从硬件方面着手,从民生民心工程入手,通过投入东莞市财政引导资金和省新农村示范村建设资金,将行政村通往3条自然村原来的泥土路村道全部实现硬底化,还在村里的主要道路和节点安装了路灯和监控系统。“村民出行更方便安全,农产品运输更容易,收购价格自然会更高。”又通过整合东莞市财政到村引导资金、卫生部门专项资金和当地党建专项资金,大鹿村建成了一栋占地面积约80平方米、2层楼高的综合楼,一楼作标准化卫生站,为村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二楼作党群活动室,为党员和村民参加会议和学习教育提供一个良好场所。集篮球场、文化室等设施于一身的大鹿村文体活动广场也建起来了:“夜不出户的情况不复存在,村民茶余饭后都会出来散步、运动锻炼,十分热闹。”

五年来,大鹿村总共统筹了1000多万元资金投入到各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和提升人居环境工程,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善,2019年大鹿村还被评为“国家森林乡村”。

盘活丢荒地,小村成了“网红地”

发展产业是实现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的主要途径和长久之策。驻村后,冯庆权和村两委干部开始积极谋划适合大鹿村的特色产业。结合大鹿村作为“国家森林乡村”的自然资源优势,冯庆权于2018年协助引进珠三角企业注册成立了村里有史以来第一家企业——揭西县尚绿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并协助成立了由党员干部牵头的第一个农民合作社,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村民和贫困户实施彩化苗木特色产业,由大鹿村党支部书记带头种植,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促扶贫作用。村民可以通过土地流转、就近就业、合作种植、农产品销售等方式实现增收。田志军就是在基地务工的20多个当地村民之一,曾经他是只能靠种田和打散工勉强养活一家五口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如今两年前达到脱贫标准,并且家中再添一个新生命。

“这里虽然偏僻,但生态环境非常好。”冯庆权介绍,基于特色产业项目和自然资源优势,在种植基地上打造集观光休闲、苗圃种植于一身的大鹿农业公园,按照规划,园区将四季有花有果,有几十个主题园区。公园自今年元旦开业以来,已经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的游客,入园游客人数排在揭阳市各大景点前列。边远贫困小山村已经成为了“网红地”,乡村旅游产业的兴旺已为大鹿村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打下了产业振兴的基础。

谋事在人,成事亦在人

和得到明显改善的村容村貌与村民日渐好转的生活条件形成对比的是,冯庆权五年来在村里的生活住宿条件:洗澡要上二楼,衣服自己手洗,吃饭也是自己简单做,买菜需要到六七公里远的镇上,冯庆权很多时候都是蒸一些家乡带来的腊肠,就着米饭应付一餐,“能吃饱就行,毕竟这些生活上的都是小问题,如何帮助村民,才是大问题。”

平日吃住和工作都在村委会,驻村的日子里冯庆权的大门24小时为村民敞开着,晚上也有村民到村委会找他咨询业务或闲话家常。从五年前的语言不通,到现在能够用一些客家话和村民进行交谈,他与村民们成为了朋友。发展要靠人来推动,冯庆权说,很感谢大鹿村村民的热情与好客,让他大多数时候都能顺畅地开展工作,“比如修路时,有些地方需要征用村民自家的土地,他们都能够理解并作出让步。”

正因为深知“人”的重要性,冯庆权将人才资源看作是第一资源。在脱贫攻坚战中,除了落实贫困学生的基本教育保障,还多次发动社会力量资助贫困学生继续学业。不但帮助贫困户解决读书的经济负担,在潜移默化中还让他们提高意识、转变观念,除了自己努力工作和学习,还会教育子女回报社会。疫情期间就有好几个贫困户学生主动向冯庆权提出要帮忙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比如其中一户脱贫户农小结,家里有三个孩子都得到社会力量资助读书,学习表现很好,家里贴满了奖状,疫情期间三个孩子主动提出要帮忙站岗查体温和派发传单,我们送口罩时,他们说已经有了,希望把口罩给其他有需要的人。”冯庆权表示,平日这位妈妈还会叫孩子去帮助五保户和孤寡老人打扫卫生,服务困难群众,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不但重视教育,冯庆权还培养了大鹿村的年轻干部,建强基层组织,提升村委战斗力。冯庆权平常在村里唯一的爱好是打篮球,也因为这个爱好认识到村里的一位高中毕业生田俊强,对他有所了解后觉得值得培养,于是聘请他为驻村第一书记助理,现在这位年轻人已经入了党并且当了村委干部,优化了村两委干部的配置,为大鹿村培养了人才。

村民们感激冯庆权对大鹿村作出的贡献,而冯庆权却说自己感激“第一书记”这份工作,令他有了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也对农村工作和基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冯庆权也感激妻子这五年来对家庭无微不至的照顾:“正因为有她做我的后盾,才让我可以一往无前地投入扶贫第一线,全身心做好脱贫攻坚工作。”

/ 采写:新快报记者 梁彧/ 责编:方轶 / 美编:赖方方 / 校对:姚毅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