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潮州市潮安区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打好文化牌 带动旅游业
日期:[2021-03-31]  版次:[T08]   版名:[乡村振兴]   字体:【
■吴光让的儿子吴宏城是潮州市级传承人,图为吴宏城正在给泥塑上颜色。

■潮州市潮安区浮洋镇井里村是著名的“中医药之村”。图为太安堂旧址。

■位于潮州市潮安区浮洋镇徐陇村的华夏历史博物馆。

■潮州市潮安区浮洋镇井里村,风景美丽,花海旁村民坐小火车游玩。

村庄内大道畅通,商铺林立,路边有绿树,河边有垂柳,健身广场、公园、活动中心、村史馆等一应俱全,村民的房前屋后不仅收拾得整洁有序,很多都种上了花草……走进潮州市潮安区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就像走进了一个大公园,环境优美,宜居宜业。其中,大吴村和井里村抓住新农村建设的契机,结合自身传统文化特色优势,走起了“文化+旅游”发展之路,推动乡村振兴尽快尽早地实现。

●“泥塑之乡”大吴村

结合泥塑特色 发展传统文化体验游

即使第一次去浮洋镇大吴村,也能轻易找到位置。国道边醒目的村名牌上,不仅写着“泥塑之乡”四个大字,还设计了一个壁龛,里面摆放着泥塑作品。夜幕降临时,壁龛内会亮起灯,将里面的泥塑小人儿照得越发鲜艳夺目。

大吴村还是著名的“华侨之乡”“广东艺术名村”。在政府和各级领导的重视下,大吴村充分发挥侨乡优势,经济发展一直处潮州领先地位。2015年,大吴村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通过发动村民支持,落实“三清三拆”,完善基础设施,整治人文环境,村容村貌面目一新。大吴村同时大力打造建筑文化、泥塑非遗文化、华侨文化、慈善公益文化和民俗文化,进一步丰富了文化底蕴。有颜值有内涵,大吴村成为以传统文化体验为核心的潮汕建筑文化旅游点。

走进大吴村,宽阔整洁的主村道,一边商铺沿街而立,一边小河流淌。沿着环乡景观走廊,秀英公园、文化活动中心、健身广场、村史馆、大吴修德善堂、古庙宗祠、景观花海等主要景观将大吴的建筑、泥塑、华侨、慈善等文化融入其中,不仅能一饱眼福,还能了解丰富的历史文化。

其中,景观花海是去年利用荒地打造的景点。10亩格桑花,每年有5月和10月两次盛开期。花海盛放时,美不胜收,成为游人如织的网红打卡地。

村史馆内,展示着最具特色的大吴泥塑。大吴泥塑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如今,大吴村拥有一批泥塑大师,大吴村史馆、大吴群艺馆、大吴泥塑博物馆等制作和展览基地,还有17家泥塑作坊。

据介绍,随着近几年来大吴村与海内外华侨来往更加密切、信息推广力度加大,更多海内外游客慕名而来,欣赏和购买收藏大吴泥塑作品。大吴泥塑传人吴光让今年74岁,依然在做泥塑。他告诉新快报记者,这些年国家对历史文化更加重视,他多次应邀到国外去展示和推广大吴泥塑,“这样的活动,我都积极支持。这些老祖宗留下的文化,不能丢”。他的两个儿子,一个是省级传承人,一个是市级传承人,一家都成了传承大吴泥塑的主力军。

如今,大吴村依托泥塑大师、展览基地和泥塑作坊,开拓了大吴泥塑电商平台,是大吴泥塑和陶瓷等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也带动了大吴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助力大吴村的乡村振兴。

说起大吴村继续振兴之路,吴树钿笑着说:“我们村是群众富,集体穷。”他指着健身广场旁的几栋高楼说,那是大吴村的北片工业区,里面既有村民办厂,也有外来企业,租金收入全部分给村民,“以前土地都分给了村民,一些土地都面临抛荒,村委会正着手进行土地整合,计划集中后租给种植大户,既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又可以增加村集体的收入。”

●“中医药之村”井里村

结合古村落特色 打造中医药旅游村

相比大吴村设计精巧的村名牌,浮洋镇井里村的村名牌显得平平无奇,不过,过了村口,只需多走几步,井里村的特色就呈现眼前——近十米高大牌坊屹立在村道右侧,上书“岐黄第一村”,后面的大型广场上,立着一尊三米多高的人物雕像——太安堂创始人柯玉井。这个广场也以“太安”为名,占地15亩,由柯玉井第13代孙柯树泉捐资1800万元修建。

井里村历史悠久,村民自古就有行医传统,被誉为“中医药之村”。明嘉靖年间,出身医药世家的柯玉井得到御医万邦宁赠送的中医著作《万氏医贯》,并于明隆庆元年在家乡创办了“太安堂”。柯氏一族将这本医书传抄教授,至今已传承13代500多年。据介绍,井里村现有110多人从医,以中医为主。井里村还是“中国传统村落”,村里最古老的建筑群南厝八巷体状如凤凰,80%以上的建筑保存完好,呈现了明清时期潮州地区传统的农村风貌,体现了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独特的建筑人文特色。

井里村村支书柯楚贤介绍,自2011年起,柯树泉陆续捐资超3000万元支持家乡建设。在柯树泉的建议下,六个单独的小池塘被打通连成一条河,并通过安揭溪与韩江相连,韩江活水被引入村中,后来河上建起五座拱桥,河边种上绿树垂柳,井里村的面貌为之一新。2016年,井里村抓住广东省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的建设契机加快发展,在保护传统村落特色的前提下科学规划,通过“三清三拆”大力提升村容村貌,建成了如今白墙青瓦、小桥流水、碧波倩影、诗情画意的井里风光。

在提升和美化自然环境的同时,井里村也大力修复南厝八条巷、太安堂旧居、宗祠、家庙、大夫第等传统建筑,并整合人文历史景观和自然风光,开发了滨水休闲景观带、古村风貌景观轴线和旅游商业服务带,打造了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宜居宜业宜游乡村。

“太安广场建成后,潮州市区、周边镇村很多人都慕名而来,周末和节假日更是热闹。”柯楚贤说,对于接下来的乡村振兴,依然将结合中医药和历史文化优势,将井里村打造成中医药旅游村,“村里正准备恢复太安广场对面的5亩中草药园,供游客参观学习;还将推进广场南边的水榭建设,既可作为戏台,又能供游客喝茶赏景;还计划将广场边的新农村建设驿站改建成大型的旅游购物场所,作为旅游配套设施”。

●华夏历史博物馆

让群众在家门口享用“文化大餐”

万万没想到,拐进浮洋镇徐陇村的一条小巷子后,能看到这样一座宏伟的博物馆。藏品之多,令人惊叹。

据介绍,华夏历史博物馆是一座私人博物馆,由国内著名收藏家洪木荣创办,是目前我国唯一经民政部批准登记的大型民营博物馆,2005年对外开放。博物馆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分一馆、二馆和华夏国际文物展览中心,集收藏、陈列、研究于一体,现有收藏文物十多万件,规模和档次在国内数千家私立博物馆中均列第一。

馆长洪木荣告诉新快报记者,来参观的除了潮州当地群众,全国各地的游客都有,“特别是这些年,国家更加重视历史文化教育,有了这个博物馆,当地群众不用去到北京、广州等大城市就能看文物学知识,让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用文化大餐,也能吸引外地游客来潮安旅游”。他还介绍,博物馆会不定期举办各种展览,与多家学术机构包括学校合作,开展文化交流,“这样的活动还会继续举办,继续丰富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助力文化振兴。”

/ 采写:新快报记者 方轶 / 图片:新快报记者 李小萌 / 责编:梁美琪 / 美编:陈凤翔 / 校对:王萃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