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广州援疆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 建立22个“红色筑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日期:[2021-04-01]  版次:[A04]   版名:[时政]   字体:【

新快报讯 记者黄闻禹 通讯员禤乐钰报道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近日,记者从广东援疆前方指挥部驻疏附工作队(下称“驻疏附工作队”)获悉,“驻疏附工作队”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要求,在疏附县各中小学实施文化润疆“红色筑基”工程,建立22个“红色筑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为思政课“打卡地”,构建大思政育人新格局。

疏附教育“红花”开遍天山南北

“各位老师、同学们好,欢迎各位来到疏附三中红色筑基爱国主义教育馆,下面由我向大家介绍中国共产党党史和新疆四史(新疆地区演进史、民族宗教史、反分裂斗争史、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发展史),请大家跟我来。”在疏附三中穗疏共建“红色筑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里,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组成“红孩儿”宣讲员,认真地向学校老师和同学做着解说。

每场“红色课堂”都深得学生喜爱。由上千名“红孩儿”宣讲员组成的宣讲团,将中华民族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改革开放的故事、新时代的故事形成宣讲稿,开展校内宣讲,让“红色教育”浸润到全县每名学生。驻疏附工作队在疏附县建立的22个“红色筑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思政课“打卡地”,兼具硬实力和软实力的思政文化,让疏附教育“红花”开遍天山南北。

非遗文化为乡村孩子启智润心

“剪纸就是要线线相连,剪刀动,纸不动……”在疏附县明德小学的教室里,一堂关于小动物的剪纸课让孩子们特别兴奋,援疆教师谢秀珠正在给孩子们上剪纸课。

驻疏附工作队充分发挥援疆教师作用,打造“谢秀珠剪纸工作室”客家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培训当地教师,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根在疏附。

“以文化人,以史育人,以德树人,传承红色基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大思政育人全覆盖,让‘红色筑基’工程像阳光和空气一样充满疏附校园,为疏附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广州的‘血液’与智慧。”驻疏附工作队负责人如是说。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