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超大体量的公共艺术 对环境美学是一种抢夺性的存在
日期:[2021-04-18]  版次:[A11]   版名:[收藏周刊]   字体:【

■沙漠雕塑作品(新华网)

■沙漠雕塑中“沉睡的巨婴”

■荆州市巨型关公雕像(2020年9月16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摄

■广州,珠江新城,广州大剧院

著名学者宋伟光:

■收藏周刊记者 梁志钦

发轫与成熟于都市的公共艺术,随着实验性的不断扩延,近年不但逐渐介入乡村,更走向大自然,在甘肃省,更诞生了“沙漠雕塑公园”,把一座座极具现代感的雕塑矗立在茫茫的沙漠当中,构建出一个现代与原始,艺术与自然等强烈视觉反差的新景观,著名学者宋伟光日前接受新快报收藏周刊记者专访,围绕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乡村自然等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同时对目前的公共艺术乱象也嗤之以鼻,“超大体量的公共艺术对环境美学是一种抢夺性的存在”。

美化环境的公共艺术不限城市

收藏周刊:我们想探讨一下公共艺术在城市文化里的作用或者二者之间如何更好地融合。

宋伟光:从历史来讲,中国的公共艺术是伴随着改革开放之后逐渐成长起来,一般公共艺术分两个形态,第一种形态是地标性的;另一种形态是非地标性的,但跟环境关联很大,比如公园、绿地、居民聚集地等社区。

收藏周刊:地标性公共艺术有怎样的特点?

宋伟光:地标性的公共艺术必须要跟城市文脉发生关系,例如一些纪念性的场所,比如英雄纪念碑,或者文化标志性的地方,像广州的五羊雕像,这些跟美化环境的公共艺术不一样,地标性只属特定地方的,但是美化环境的公共艺术就不限城市,几乎所有现代化城市的公园或居民社区也可以出现。

收藏周刊:公共艺术会对城市文化起怎样的作用?

宋伟光:在我们尚缺乏公共艺术意识的年代,城市公共空间显得比较单调,但是有了户外雕塑,甚至公共艺术之后,整个市民活动空间与之形成联系。传统绘画不同,它只是二维的,几乎依赖于室内的墙面,作品内容跟周边没有任何关系,但户外雕塑、公共艺术乃至园林设计的诞生,必然是要跟周边的生存状态产生契合和联系。从而使得它具有一种相互联动的作用,或者说包含参与性、公共性、文化指向等因素。

出台政策法规

制约缺乏公共性的作品

在城市空间的呈现

收藏周刊:公共空间突然出现庞然大物或者一些丑陋古怪的所谓“艺术”的情况屡见不鲜,关注过这类现象吗?

宋伟光:近年在公共艺术方面,国家出台了一些政策法规,主要是要制约缺乏公共性的作品在城市空间的呈现。例如,去年在荆州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关羽像”,现在又面临拆除的可能,因为超大体量的公共艺术,对环境美学是一种抢夺性的存在。这种巨型的公共艺术往往是甲方在没有经过筛选评比的状态下,以单方面的意志来主导,从而使得这种巨大得匪夷所思的物体出现在公共空间的情况屡见不鲜。所以,近年国家对这块提出了很多关于调整和改革的方案,我也是参与研讨改革方案的参与者之一,因为我一直担任北京规划和城市雕塑建设管理办公室主导的公共艺术规划方面的顾问。

收藏周刊:您有注意过,公共空间发展的积极一面吗?

宋伟光:当然,近年来我国也出现了很多不错的户外雕塑和公共艺术,对城市环境的美化提升都有很大的作用,特别是地标性的作品,受众到了一个城市或者到了一个新的地方,总会发现那些具有标志性的公共艺术,如此一来,公共艺术便具有了引导作用,并成为了人们热衷讨论的对象,也不同程度地对美化环境的提升起到了推动作用。

另外,还有一个现象,公共艺术不光在国际大都市的城市空间里,它也发展到了二三线城市和偏远的乡村地区,比方2018年、2019年、2020年,包括今年2021年连续四届,我们组织的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跟甘肃省、武威市,在民勤县的腾格里沙漠,安装落地了102件雕塑,最高的雕塑有十多米,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沙漠雕塑公园,这在世界上仅此一例。美国曾经有过,但只是短暂的现象,没多久就把作品都搬走了,而我们在民勤县,则正儿八经地搞起了沙漠雕塑。今年还将要增加30件左右。沙漠雕塑公园的出现,说明中国的公共艺术不只是专属于城市空间,现在已经在乡村地区,沙漠地带这样的偏远地方都开始生根开花,这就说明公共艺术的功能在不断地强大,自身也在不断完善。

公共艺术越来越接地气

跟自然环境越来越协调

收藏周刊:近年也有不少公共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形态直接参与乡村建设的案例?

宋伟光:前年在四川美术学院举办的“艺术乡建与文化遗产”专题活动,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学者围绕“艺术如何介入乡村”这个话题,分享了经验和感触,并直接到一个乡村,把公共艺术的方式引进去,利用当地自然的东西,例如村里的鸡窝、鸡圈、水车等等,进行艺术的互动。把农村里的一些小物件涂上颜色,根据形状特点,做成入村的导引牌,这种艺术介入乡村的方式就很自然很轻松。

还有把一些老物件、老家具以及老工艺品直接可以转化为当代艺术。所以,从宏观来讲,公共艺术是一个成体系的,全面的,带有强大公共意识、参与意识、互动意识的这么一个文化形态。

同时,公共艺术又存在一种特殊的文化性,行业里叫生长性或说在地性,意思是从这块土地里面生长出来的,过去的公共艺术是比较远离民众的,现在的公共艺术越来越接地气,跟自然环境越来越协调。

收藏周刊:我们知道沙漠与人居,一直是矛盾体,公共艺术放置于一个荒野上,公共性还能否成立?

宋伟光:非常成立,把雕塑安置在沙漠之后,那里便引发了巨大的旅游项目。为当地盘活经济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因为,在沙漠里体验艺术,感官上非常新鲜,成了很多旅游者必去打卡的点,尤其那些自驾游的,这几年到那里拍照留念的游客络绎不绝。因为那里,不仅仅只有雕塑,旁边还有一个观测天文最好的地方,于是,艺术旅游、婚纱摄影、天文观测,还有沙漠篝火、音乐会等等各种形式的组合都常常聚在一起了,给当地经济带来了非常大的提升。可以说,公共艺术价值的实现是前所未有的。

公共艺术在中国的大城市

有一种趋同化

收藏周刊:公共艺术先是兴起于城市或大都市的环境里,现在逐步往乡村大自然的地方延伸,这两个阶段在美育上有什么不同?

宋伟光:这两个阶段有很明显的不同。在城市里,公共艺术一开始是比较偏重于地标性的雕塑,那么地标性的雕塑确实能够起到引领城市文化的作用,公共艺术在某种程度上也涵盖了建筑的成分,现代建筑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具有功能性的雕塑,例如广州大剧院,它那个建筑造型已经不是单纯的一个房子,它是一个有造型的,有艺术倾向的庞大艺术,再比如国家大剧院,它就像一个蛋壳一样在那孵化,由此看来,建筑的造型具有了让人延伸想象的魅力,因此,可以理解为一种具有艺术形态的公共雕塑。所以,公共艺术范围很广,不仅是一个雕塑,也包括城市空间设计。把公共艺术引向乡村,引向偏远地区,也无非是把公共艺术的理念进行扩大,正所谓,内涵越深,外延越大。艺术介入乡村,使得乡村不仅仅是一个耕种或者是劳作的地方,它同时充满一种乐趣、艺术的乐趣,包括许鸿飞的百村展,与乡村的联动也是一种乡村的文化建设,是公共艺术介入乡村很好的案例。这也说明,公共艺术不再属于城市这样的特定空间,它同时也可以属于广阔的田地,进一步说明公共艺术就是具有公共性、参与性的艺术形态。

收藏周刊:如果从国内大都市的公共艺术现状来看,比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样几个大城市来说,您有注意到他们的公共艺术的区别吗?

宋伟光:公共艺术在中国的大城市有一种趋同化,只是形式、材料、体量是多样的。比如广州地铁里有些站点,也有跟广州文脉有关的壁画,北京在锣鼓巷,也有相应的壁画,类似这些都是跟当地的文化产生关系,这也是公共艺术在不同地域的差异性。

简介

宋伟光

《中国雕塑》执行主编,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委员会会长,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