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升级茶园 开发旅游 “两条腿”走稳振兴路
日期:[2021-04-30]  版次:[T14]   版名:[乡村振兴]   字体:【
■潮州市潮安区万峰林场地处凤凰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将以科教游为切入口,发展生态游。

■潮州市潮安区万峰林场翁博蔚主任(右)到村里茶园了解种植情况。

■潮州市潮安区万峰林场望京坪村,为了吸引更多茶叶客户,蓝通志开起了农家乐。

■潮州市潮安区万峰林场冬瓜坪村,村民在茶园里摘茶叶。

■潮州市潮安区万峰林场望京坪村的村民蓝通志在网上开店销售茶叶。

潮州市潮安区万峰林场:

“这些年已经把之前几万元的生意债务还得差不多了,经济情况比以前好多了。”蓝通志曾是万峰林场辖区的贫困户,这些年,他在林场脱贫攻坚政策的帮扶下,自力更生,一边发展好茶园,一边开网店和农家乐拓展销路,日子越过越好,说起未来,他说希望有更多游客进山,带动茶叶销售。

万峰林场地处潮州市潮安区西北部,辖区面积与潮安凤凰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完全重叠,一般是不开放旅游的,不过,蓝通志的愿望很快就要实现了。潮安凤凰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副主任叶培昭表示,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发展规划已经在实施,将以科教游为切入口,逐步发展生态旅游。

而这只是万峰林场乡村振兴规划中的“一条腿”,另“一条腿”是大力发展有机茶园,走品牌化道路,让自然保护区的茶产业提质增效。

专家来了,山里茶叶增产又提价

万峰林场地处凤凰山,有五个行政村,村民主要以种茶为生。原生态的山中环境,为茶叶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可是地处深山老林,交通不便,种植和制作方式较为落后,加上分散的家庭作坊式的制茶,茶叶卖不出好价格。

于是,在精准扶贫期间,万峰林场一边针对12户23名贫困人口,扎实落实教育、住房、医疗、低保等各项政策,让贫困人口全部如期顺利脱贫;一边通过投入资金、请来专家、开拓销路等全方位帮扶措施,大力发展茶叶特色优势产业,着力提高农户的种茶制茶水平,带动全体农户增收。万峰林场党委委员文伟杉介绍,从“双到”扶贫开始,林场每年都会请凤凰镇的专家过来指导农户种茶和制茶,包括嫁接优良品种。并于2017年、2018年共投入扶贫资金17.5万多元,为有劳动力贫困户购买化肥和制茶设备。文伟杉用一组数据说明林场这些年的帮扶成效:“2010年以前,这里一亩茶园产茶100来斤,现在平均达到200多斤,有些300多斤;2010年,农户一斤茶卖三四十元,现在普遍超过100元,最贵的卖到三四百元。”

2020年,为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效,万峰林场以绿色无公害茶叶为特色,推进“一村一品”项目,进一步推动茶叶产业发展。文伟杉介绍,望京坪、铁炉坪和曾厝村都有种茶能手开办的茶叶合作社及公司,“我们正在推动打造万峰首个生态茶业示范基地,将万峰林场的特色茶叶做出品牌。”

信心有了,种茶开农家乐改写命运

茶叶产业的发展不仅直接带动了村民增收,更给村民带来了向幸福生活奋斗的希望和力量。

蓝通志家曾因为收入微薄和姐姐瘫痪而陷入贫困,为了改写命运,他早年离家到潮州做小生意,2015年父亲去世后,为了照顾姐姐,他回到家乡。当时的他不仅没赚到钱,还身背几万元债务。“刚回来的两年特别辛苦,没有客户群,茶叶只能卖给批发商,一斤才三四十元,只能挣很少的钱。”多年的辛苦打拼让蓝通志意识到,“脑袋里没有想法,就只能干最辛苦的事,赚最少的钱。”

蓝通志一边积极参加林场举行或者通知的各种技术培训,并利用林场送来的制茶机器提高了种茶制茶技术,提升了茶叶品质和价格,一边想尽办法扩大客户群。2017年,为了开拓网上销路,他找到万峰林场农办负责人翁博蔚。林场非常支持他的想法,很快就为农户组织线上销售培训,蓝通志也很快开起了网店。2018年,为了扩大客户群,蓝通志在村里开起农家乐,“主要是为了引人进来买茶,熟客可以带家人朋友过来。”蓝通志说,2020年之前,农家乐的生意很不错,他的客户群也扩大到500多人,有两三百个比较固定的客户。“现在我家的春茶一斤最少卖一百三四十元,针对客户需求,我也会收购一些高山茶。”

蓝通志的农家乐规模不大,建在溪流旁的大树下,虽然中午的太阳有些热辣,但这里微风阵阵,流水潺潺,感觉清凉舒适。“现在客人没前两年多,但也在恢复了。”蓝通志说,“要是能允许游客进来,我们的茶叶就不愁卖了。”

规划妥了,保护区将发展生态游

万峰林场作为自然保护区所在地,能够对游客开放吗?答案是,能!但作为潮汕地区唯一的“森林和野生动物资源湿地型”综合性省级自然保护区,这里的旅游开放肯定和一般景区有所不同。

凤凰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副主任叶培昭介绍,万峰林场属于保护区,一般不开放旅游,但可以结合实际,发展以科普教育为主的旅游,逐步带动生态旅游。科普教育主题旅游项目已经在实施,省里已经下拨了资金,目前正在立项走程序,“保护区将以科普教育旅游为切入口,通过与学校合作,以预约的方式,开展有规划的集体科普游。”

按照规划,自然教育径将沿途设置植物微课堂、五彩山坑鱼、蛙世界、“森林卫士”穿山甲、昆虫大观园、潮茶文化体验馆等节点,结合各种科普牌和互动设施,建设一条探索凤凰山奥秘的路径。“我们院子里的这块地,今年就会改造成自然教育径。”叶培昭指着窗外说,“旁边正在建的就是科普馆。”

除了发展科普生态游,万峰林场茶叶产业的升级也在规划当中。“我们这里也是凤凰山,以500米的中山为主,有潜力可挖。作为保护区,茶园面积无法扩大,那就要在现有基础上升级提质,走绿色生态发展的道路。”叶培昭说,万峰林场内的5000多亩茶园,将全部改造成生态茶园,“计划首先改造林场自有的300亩茶园,作为示范区,再带动农户改造自家的茶园。在这个过程中,要利用合作社,提高茶叶种植、加工技术,走市场化、品牌化道路。”

/ 采写:新快报记者 方轶 / 图片:新快报记者 李小萌 / 责编:曾贵真 / 美编:张汉松/ 校对:楚晓庆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