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一句久违的乡音 让防护服下的她红了眼眶
日期:[2021-05-02]  版次:[A05]   版名:[城事]   字体:【
■工作中的屈碧瑶。


■已经四年没回家过年的屈碧瑶五一仍然选择坚守岗位。

坚守在国门一线的90后劳动者屈碧瑶——

“谢谢你,妮儿!” 凌晨两点,一句久违的乡音传进93年河南姑娘屈碧瑶的耳中,穿着厚厚防护服、戴着勒得紧紧的N95口罩和大大的护目镜的她,差点儿哭出声来。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是我国三大国际航空枢纽之一,近年来,年均监管出入境旅客量近1800万人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口岸疫情防控压力空前上升,广州海关所属广州白云机场海关旅检一处便是一支战斗在口岸疫情防控最前线的队伍。

在这个口岸防控一线,有的穿着防护服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浑身湿透;有的夫妻齐上阵,舍小家为大家;还有的为了疫情防控,一再推迟婚礼,至今仍未完婚……这个平均年龄仅26.5岁的团队,面对疫情,不约而同地选择坚守口岸一线,用青春和热血诠释了新一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作为广州海关所属广州白云机场海关旅检一处卫生检疫科一级行政执法员,屈碧瑶已经四年没回家过年了。原本承诺今年“五一”节一定回家的她,随着近期境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口岸疫情输入风险加剧。已经请好假的她又再次选择留下来和同事们一起坚守在国门一线。

■新快报记者 王娟 通讯员 关悦

坚守 “你已经四年没有回家过年了!”

5月1日早上8时,屈碧瑶已经到达广州白云机场T1航站楼,作为当天现场的带班组长,她将带领她的团队负责4个入境客运航班,近600名旅客的卫生检疫监管。

因为当天航班都集中在下午1时以后到达,屈碧瑶准备利用航班到达前的这段时间,开展一个内部的“小培训”,这是她们科常见的培训方式,这种见缝插针式的培训主要包括学习最新的文件规定,分享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技巧,提升采样手法等。

“你最近有没有咳嗽,发烧?有没有接种新冠肺炎疫苗?……”5月1日下午2时许,屈碧瑶和她的同事们正对一架自阿联酋飞抵广州白云机场的航班进行监管。健康申明卡审核、流行病学调查、样本采集……屈碧瑶耐心地询问着旅客,把流行病学调查的内容同步录入疫情防控信息化管理系统,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但这种常态化的工作中,总有那么一两次“偶遇”,会莫名戳中屈碧瑶内心最柔软的部分。都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乡音,是屈碧瑶最想听到的,却也是最不想听到的。不久前的值班夜,一架自吉隆坡起飞的航班于凌晨两点抵达广州白云机场,卫生检疫现场工作随即开展。突然,细心的屈碧瑶注意到,有一间采样室里的旅客迟迟没有出来,她赶紧前去查看。原来里面是一名70多岁的老奶奶,紧张的她咽部神经反射过于敏感,导致负责采样的小护士一直没能采样成功。

“像这种咽部神经敏感的,一定得让她放松下来,要不然越是紧张,就越敏感。”屈碧瑶接过小护士手里的咽拭子,一边跟老奶奶聊聊家常,一边提醒她放松然后张开嘴巴。

当屈碧瑶听到老奶奶的话语中带着点河南口音的时候,她尝试着用河南话跟她聊天。没想到,听到河南话的老奶奶,眼睛一下子就湿润了,整个人渐渐放松了下来,很是配合地听从屈碧瑶的指挥,顺利地完成了样本采集。

后来她才知道,老奶奶是一名旅居海外的华侨,少小离家老大回,这是她回国后,遇见的第一个“老乡”,听到的第一句乡音。完成了样本采集后,老奶奶噙着泪水看着屈碧瑶,朝着屈碧瑶说了句:“谢谢你,妮儿!”

看着转身颤巍巍离开的老奶奶,屈碧瑶差点儿哭了出来。她意识到,自己距离上次回家,已经有好长好长一段时间了。“你已经四年没有回家过年了!”耳边又回想起妈妈数着屈碧瑶“爽约的罪证”。

是的,这个五一,原本答应得要回家一趟的她,因看到近期境外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多国出现变异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口岸疫情输入风险加剧。已经请好假的屈碧瑶又再次选择爽约,留下来和同事们一起坚守在了国门一线。

热爱 “这样的工作既艰苦也快乐”

“我们会根据境外疫情发展态势,优化风险分析,提前锁定高风险地区始发或中转来华旅客,设置专用区域进行流调和采样,并优先送样检测。”每天和同事们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 久经考验和锻炼,已经成长为卫生检疫业务专家的屈碧瑶,对疫情防控工作了如指掌。

“这样的工作既艰苦也快乐。”屈碧瑶的自信和底气来源于对工作的执着与热爱。

年前,有着相关医学专业背景的她曾作为现场的业务专家参与到了位于广州白云机场T1航站楼东二指廊的海关卫生检疫专用廊桥的升级改造。

海关卫生检疫专用廊桥,是在前期通过信息化系统建设,实现入境旅客“一码通关”的基础上,通过统筹使用卫生检疫区和移动式一体化生物安全方舱,建立独立检疫区,实现对不同入境人群“分类检疫、分区处置”,能进一步优化卫生检疫流程,提升口岸监管效能。屈碧瑶介绍道。

今年3月份,她又积极参与到机组专用通道的设计启用。“进出境机组通道位于T1航站楼东二指廊的一楼,物理上就与位于二楼的旅客入境现场形成隔离……”说起机组专用通道的设计,屈碧瑶如数家珍。机组专用通道能满足口岸机组人员全天24小时通关要求,通过“固定基本盘+统筹机动盘”的人力资源调配模式,科学统筹人力资源,实现监管资源精准投放和高效管理,为常态化疫情防控奠定基础。

快乐 “我们整了个球,它还进了博物馆!”

“其实坚守很快乐,年轻时候的奋斗经历很珍贵!”爱笑的屈碧瑶,总会赋予忙碌疫情防控工作一抹青春的亮色。“我们要快乐地工作!”也成为她的口头禅。

“年轻就是我们最大的优势,不怕苦不怕累,青年关员在这个时候得先冲上去。”疫情发生以来,屈碧瑶他们这帮“90后”关员没有一人请假、没有一个人离开,一直守护在国门一线上,夜以继日地和疫情斗争。

作为卫生检疫带班组长,屈碧瑶和同事们带领班组成员曾在一天内处置疑似病例转运多达100余起,妥善处置了白云机场口岸首例境外确诊新冠肺炎出院后入境病例。每天从上岗开始,就不能吃东西,不能喝水,他们互相调侃着彼此脱下口罩,卸下护目镜后满脸的“丑陋”压痕,内心却在严峻的疫情考验下越发强大。这些“90后”关员迅速成长起来成为抗疫骨干。

“我们整了个球,它还进了博物馆!”说起他们科里的那个“卫检球”,屈碧瑶总是忍不住地笑,因为她觉得,那就是青春呀。“卫检球”的由来其实也是偶然,现场给旅客采完样后,会在旅客的护照上贴上一个“已采样”的小标签,标签用完后,贴纸上会残留一些边角料,也不知是谁带的头,把剩下的边角料粘在了一起,日久天长,也就慢慢形成了一个球。

得多有趣的灵魂才会把工作的繁琐、疫情防控的压力给整成了一个“球”。“这个球现在已经被粤海关博物馆收藏了,我会经常去看它的!”屈碧瑶对这个球充满了感情。

因为在他们的心中,这个球,这个名为“卫检球”的球,代表的是海关卫检人的魂,是精诚团结、戮力同心、攻克时艰的、海关卫检魂。

“疫情防控这场持续性的‘大考’仍未结束,我们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坚决筑牢口岸检疫防线。”这是屈碧瑶和同事们共同的心声。

今年3月,她所在的科室被广东省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状”称号。“我们还拿了广东省巾帼文明岗、公务员集体三等功、全国海关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广东省五四青年奖章’集体奖……”屈碧瑶掰着手指数着他们曾经拿的荣誉,为自己所在的集体而深深自豪。

口岸疫情防控工作远没有结束,劳动者的故事还在不断续写。海关卫生检疫廊桥已经完成数万名旅客的监管;机组专用通道每天服务数百名出入境机组人员;新的“卫检球”又在一点点“长大”……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