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旅游经济活了 村民劲头足了
日期:[2021-05-31]  版次:[T03]   版名:[乡村振兴]   字体:【
■公共卫生间旁边,村民们在榕树下聊天。

■海丰县新山村干净整洁的街道。

■海丰县新山村智能监控系统。

■深圳与海丰县共建的多功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海丰县新山村第一期民宿项目望稻居,舒适的院落,设计感十足的房间。

■海丰县新山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中的图书阅览空间。

深圳帮扶汕尾海丰县新山村

借助厚重的红色基因,在深圳市龙岗区卫健局、文产办等挂驻帮扶单位的协力下,曾经的省定贫困村汕尾海丰县新山村在2019年初便已实现了“质”的飞跃——全新的村容村貌,以红色文化为主基调串联起来的旅游线路,带活了整个村的活力。自2016年开始驻新山村担任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的龙岗区妇幼保健院健教科科长缪国文在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深圳对新山村的帮扶,那就是“村容村貌极大改观,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村民的笑脸成了最美的风景,用‘满面春风’形容毫不夸张”。

脱贫攻坚不是终点,是美好生活的新起点,经过几年的努力,新山村村集体的年收入从2016年时的3万多元跃升至2020年的102万元,“从现在到2025年,我们要力争让村集体收入站上500万元的大关,让村民们在经济上走到平均数的上面。”新山村党支部书记吕湖泳面对新快报记者掷地有声地说。

抓住红色文化底蕴,深挖狠抓旅游开发

自从前几年规划开发了红色乡村游的资源,新山村便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的“蜕变”,缪国文告诉新快报记者,截至2021年5月,每天到新山村参观游览的人数均在千人以上,“周末能到两三千人,村里那些小商铺,每天营业额都能有三四千元”。

位于海丰县城东南的新山村,辖区约3.6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067人,龙岗区卫生健康局从2016年开始作为牵头单位对口帮扶,连续投入2140万元(其中深圳对口帮扶汕尾指挥部900万元、深圳对口帮扶汕尾海丰指挥部600万元、龙岗财政资金400万元、帮扶单位自筹资金240万元)帮扶资金,2019年12月新山村的9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便已达到省定脱贫标准。

抓住新山村浓厚的红色文化底蕴,深挖狠抓旅游开发,是新山村走出创富路的第一步,如今,已渐趋成熟的红色文化教育线路涵盖了海丰县党员教育基地及市县两级关心下一代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省内外各单位也均组织党员干部到新山村接受红色文化熏陶。

红色教育是主体,是基础,但新山村在深圳几年的对口帮扶下思想早已发生了全然转变,“我要创新”“我要创富”的思路让新山村借助红色基因,将文旅与古村落、休闲农业和娱乐拓展都纳入进了接下来的发展框架,依托红色旅游的良好基因,补齐“美丽乡村”现存的短板,“我们要让脱贫攻坚的‘美丽乡村’成果向可持续经营的‘美丽经济乡村’转化,利用我们一村一品的连片千亩稻田产业基地,完善‘新山油粘米’品牌一条龙的产业链,在稻田的基础上拓展热气球、马术等项目,以娱乐性、体验性为主要吸引力。”缪国文说。

民宿、文旅、古村落,“盆景”串起新“风景”

绿意盎然的院落,古色古香的建筑,“望稻居”几个字无声地表明着这里的身份——由专业公司进行运营管理的新山村第一期民宿,现有房间9间,每年能给村集体带来6万元的收益。“但接待能力还远远不够,接下来民宿这部分我们还要继续发力,争取在2021年底可以达到同时接待200人住宿的规模。”缪国文介绍说。

“厕所革命”“垃圾革命”“污水革命”,让新山村的人居环境焕然一新。覆盖全村的雨污分离管网,百吨生活污水处理能力的集中处理站,13个垃圾收集分类站和1个厨余垃圾集中处理站,让新山村“美丽乡村”的形象更为鲜明和立体。

“我们先后在村里改建了7个旱厕,14个垃圾池,按4A级的标准修建了村里的公共厕所。”缪国文笑着对新快报记者说:“现在我们村里这公厕,不仅外观美观,村民们哪怕坐在公厕边儿上聊天都不会闻到异味儿。”确实,仿照村居建筑风格建设的村级公厕旁边就是一棵几百年树龄的大榕树,村里的婆婆叔公们就坐在榕树下消闲,一只花狸猫懒洋洋地趴在公厕门口晒太阳,见到人来,慵懒地拱起背,伸个懒腰,扭着猫步走开了……

“我们当时在规划新山村未来的发展时,就是按国家3A级风景区的标准做的,现在也正在申报当中。”缪国文说道。

在深圳的对口帮扶下,新山村党群服务中心旁边新建的集会议、阅览、娱乐、健身、康养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成为新山村又一令人瞩目的建筑,“总共是两层半2600多平方米,投入了1800多万元,属于深圳与海丰共建。”

对深圳的帮扶,新山村党支部书记吕湖泳用了六个字:“心怀感恩感谢!无论是对人的关怀还是资金上的支持,新山村的变化都看得到,大大小小的帮扶项目超过20个,“新山村的基础配套设施建好了,村民的思想观念也转变了,从以前的‘等靠要’的‘懒汉思想’转变成‘我要创业’‘我要创新’。”

乡村振兴方向有了,但条件还有限,作为村党支部书记,吕湖泳认为贫困村虽然脱贫出列,毕竟基础差,底子薄,尤其是缺乏高质量的专业人才,涉及到土地使用权的问题时也偶有掣肘,“发展需要过程,我们现在也在有意识地培养爱党、爱家乡、具备家乡情怀的年轻人,与自己的家乡同步成长,同时也要更好地发挥新山村的红色资源优势,把周围的几个村串联起来共同发展,让一个村的‘盆景’变成几个村合力的‘风景’。”

/ 采写:新快报记者 陈斌 / 图片:新快报记者 林里 / 责编:杨升华 / 美编:赖方方 / 校对:蔡佳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