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肇庆学院美术学院院长梁善:画出南粤山水的灵秀润泽,是使命也是追求
日期:[2021-06-13]  版次:[A13]   版名:[收藏周刊]   字体:【
■星湖春晓

■春意正浓

■岭南佳果

■源远流长


肇庆学院美术学院院长梁善是地地道道的广东人,说话带着微微的电白家乡口音。他在艺术的道路上耕耘了数十年,作为一名艺术教育工作者,梁善将创作和教学融会贯通。他的笔下,是岭南春夏秋冬的秀美润泽,是肇庆的云山雾湖;他的笔下,是岭南欣欣向荣、勃勃生机的气象。他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对“新岭南”的探索方向:“传统风骨,岭南情怀”。他的作品洋溢着对岭南的爱,散发着南粤泥土的芳香,表现南粤景物的亲切感、亲和力。

■收藏周刊记者 陈福香

小时候上课开小差画画却获老师鼓励

梁善的艺术之路,绕不开他的童年。1966年出生的他,童年是在电白县小良镇小良村度过的。他从小就喜欢画画,而且无师自通,自得其乐。画得入神,画得忘乎所以,以至于有一次在二年级的课堂上,数学老师抓住了开小差、正在课本上画画的他,把他的课本丢到了课室外。小小年纪的他迟迟不敢归家。可一进家门,妈妈非但没有骂他,反而欢喜地告诉他:“刚才数学老师来做家访,说你画画很有天份。她不小心把你的课本弄坏了,给你送来了一本新的课本。”梁善提起这件事,泪水依旧会夺眶而出。原来老师没有责怪他,还对他的艺术爱好表示肯定,老师的这番话把一颗善良且自信的种子埋在了他幼小的心田,对他从事教育和艺术创作工作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作为家中长子,他承担起和妈妈一起务农的责任,种菜耕地从不言累,而他的余暇时间,就是画画。当他四年级的时候,他家的新屋和旧屋挂满了画。因为画得太像了,村里的人就疑惑,问他妈妈:“你们家买了这么多画,那不是需要很多钱?”他妈妈笑着说,“那不是买的,都是我小孩画的。”梁善会画画的名声在小良镇不胫而走。有一次镇里举办春节书画大赛(不分年龄组),结果当宣布第一名上台领奖时,走上台前的是一个四年级的小孩,主办方都惊呆了,居然一个10岁孩子的画作可以超过那些以画画为生的老艺人。当时有一位老师对他说:“孩子,你长大后一定要考广州美术学院。”他不知何谓广州美术学院,只是记住了老师的这一句话。

鸿鹄有志向,美院圆了儿时梦

村里人对梁善印象是“一天不讲三句话,裤腿一边长来一边短。”这说的是他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因为他常常在田里种菜,忙得上学时都来不及把裤腿放平。可就是这样,他依旧以全村最优异的成绩考到了阳江师范,三年阳江师范毕业,他成为了一名小学老师。

当了两年小学老师,有一次他堂哥的一番话刺激了他。堂哥说:“你是全村读书最好的人,为什么毕业后才拿45元工资?读书有什么用,你还不如跟我去卖咸鱼。”听了这一番话,梁善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暗下决心:“我不当小学老师,我要当大学老师。”之后他立志考广州美术学院。可他所读中等师范的教材与高中教材根本不同,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把高中的语数英拿下?凭着他坚韧的毅力和超强的学习力,他完成了这不可能完成的任务,1987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被广州美术学院录取,开始了四年系统的美术教育专业(水彩方向)学习,勤学的他还不时去设计专业“蹭”课,基本完成了设计专业的课程。

1991年毕业那年,他年仅24岁。早有超越同龄人的老到成熟,以及看问题的前瞻性,他会看到在五年甚至十年以后的自己。他毕业分配到当时的西江大学(之前为肇庆师专,也就是现在的肇庆学院)。梁善说起当年的情景,记忆犹新。他说:“当时分配之前还偷偷来考察。学校一片荒凉,农民在校园里面放牛。因为待遇低,条件艰苦,不少老师都正在调离或“下海”。“我当时想,你们这些厉害的人都走了,我就是以后最厉害的了。”说起往事,梁善笑起来了。实际情况是,到第九年他成为美术学院的一名中层领导干部。

近年来,梁善开始从水彩改画国画,又一头闯进了南粤山水的怀抱,他依旧信心满满。他的自信来自于他如饥似渴地研读经典,反复练习传统技法,探索传统与当代的融合。其作品注重笔墨,重视构图,营造意境,对传统技法和意境精神的体现,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鲜明的个人风格。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王永这样评价他的作品:“写实为主,以形写神,表现出秀劲圆润,清新优雅,秀美而雄强的岭南风光,作品洋溢着对岭南的爱,散发着南粤泥土的芳香”。

人物介绍

梁善

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现为肇庆学院美术学院(黎雄才美术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设计学省级特色重点学科负责人。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副会长,广东省端砚协会副会长,肇庆市端砚协会副会长,广东高校美术与设计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广东美协美术教育委员会委员,广州美术学院校友会肇庆分会会长。粤港澳大湾区美术联盟理事,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肇庆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用南粤景物来抒发 心中的岭南情怀

收藏周刊:您用宋画的古典细腻绘心中的岭南气象,请问古代哪一位艺术家对您影响最深?

梁善:我不专学某一画家。学北方画派的大气与雄健,但缺乏南方的温润与秀丽;南方画家的秀丽,有时又缺乏大气与雄强,或者过于甜俗,欠高雅。若过于强调笔墨,就很难上色。若只关注上色,作品又欠笔墨……我需在创作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表现语言,独创一条道路。

收藏周刊:您提出近期的探索方向“传统风骨,岭南情怀”,能否诠释何谓传统风骨?何谓岭南情怀?

梁善:我认为从事中国画学习和创作,应继承中国画的优秀传统,传承传统之精髓。在传承上既有技法层面的,也有精神层面的。

我的作品题材多为南粤景物,一方面表达自己对岭南情有独钟,另一方面则表达自己作为生长在岭南的画家的责任和担当,用作品来表示对养育我的南粤大地之深深感恩和崇高敬意。

收藏周刊:在20世纪30年代脱颖而出的“岭南画派”曾傲然于世,许多艺术家不想自己的画作被限于一个地域性概念,纷纷与“岭南画派”划清界限,言下之意是岭南画派已成历史现象。您如何看?

梁善:岭南画派的画家、前辈们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才出现了一批批精品力作。但从整个绘画发展史来看,描绘南粤景物的作品还是凤毛麟角,无论是对岭南景色,还是风土人情的描绘等还是有所不足。如何较好地、系统地反映岭南,表现岭南,讴歌岭南,作为艺术工作者还有许许多多的工作要做。需要进行全面梳理,深入研究,才能不断地完善和拓展。

古云“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在岭南画的探索上我还是新兵,画出南粤山水的灵秀润鲜,抒发心中的岭南情怀,这是我一生的使命!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