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广州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唐小平:流调挂帅 守住新冠疫情第一道防线
日期:[2021-07-13]  版次:[A04]   版名:[好医生好故事]   字体:【
■广州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唐小平。

开栏语

建党百年,风华正茂。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

白衣执甲,向善而生。2021年8月19日,也将迎来第四个中国医师节。

学习党史百年的壮阔书卷,回望从非典到新冠这些年广东医疗界的“硬核表现”,你会发现,砥砺于磨难,丰富于实践,成长于斗争——以共产党员为代表的抗疫一线无畏冲锋医护人员,秉持在战“疫”中锻造的信念,弘扬在斗争中淬炼的精神,疫情防控、医疗救助中堪堪可见党史学习带来的思想动力。

三年来,新快报著名品牌栏目“好医生好故事”分别以“为善而生”“敬佑生命”“因为责任”为主题,进行线上线下系列报道活动,以广东本土的好医生好故事为主题赋能每年的“中国医师节”。

以史为鉴,崇德力行。今年医师节,由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广东省医学会、广东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指导,广东新快报主办,人之初杂志社协办的“崇德力行——好医生好故事(第四季)”系列报道今天开始陆续推出,敬请垂注。

人物简介

唐小平

广州医科大学党委书记。1990年9月进入广医附属市八医院(简称“市八医院”)工作,历任副院长、广州市传染病研究所所长、院长,2008年3月起先后任广州市卫生局副局长、保健局局长、党委书记,广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二级教授。曾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全国抗击非典先进个人、广东省抗击非典一等功等。

■策划/统筹:肖萍

■采写:新快报记者 高镛舒

■图片:新快报记者 夏世焱

上世纪60年代,唐小平出生在湖南资兴的一个普通家庭里,从小在农村长大的他,努力求学,从农村娃变成了医学博士;从研究生考学时被动选择传染病学科,到现在成为中国著名的传染病学专家;从医生到医院、医疗行政单位的管理者,引领他永不止步的,是一颗淳朴的初心。

仿佛是被命运牵着一步一步走到了传染病专家这个职业上来。唐小平在广州扎根30余载,一路“打怪升级”,经历了“非典”、禽流感、登革热、埃博拉、新冠肺炎病毒等大大小小的传染病战役。一路走来,他说,觉得很自豪、很快乐,也很有成就感。

如今,回归校园,作为广州医科大学党委书记的唐小平,他的身影仍旧出现在本次国内首起新冠病毒变异株的战疫一线,为突发公共安全事业而奔走,身体力行地为传染病学打call。

跳出“农门” 医生岗位上越干越来劲

“当时走出去只有两条路,读书或当兵。”唐小平笑言那时学医不是因为什么远大的理想抱负,就是单纯地想跳出“农门”,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语毕,哈哈大笑。

“其实选择传染病学也是歪打正着。”唐小平备考研究生那一年,刚好遇上了医学教材改革,在就职医院的小小医务室里,只能找到考传染病学专业所需的《传染病学科》和《微生物与免疫学》两本新教材,“结合当下客观情况,索性就报考了传染病学,说不定学的人少竞争力也小,后来才知道自己报考的是全国传染病学专业最好的学校之一,当时20多个人报考,只录取了3名,我很幸运被录取了。”

“干一行爱一行,越干越来劲。”学医后的唐小平逐渐来了兴趣。1990年,作为名校传染病学研究生,他如愿留在了广州,进入市八医院工作;2003年,作为市八医院院长,他带领全院医务人员抗击非典;2020年,作为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他带领全市医务人员战疫新冠,“打怪升级”一干就是31年。

深入疫区 参与流调工作责无旁贷

今年1月,唐小平被任命为广州医科大学党委书记,转入校园教学育人。5月21日,广州本土疫情发生时,好多朋友给他发信息说他运气好“躲过一劫”。殊不知,唐小平早已深入疫情的风暴眼荔湾区,为突发公共安全事业而奔走。

“我当天就被抽调到新冠疫情防控指挥部,担任本轮疫情流行病学调查组组长。”唐小平说,疫情面前,自己责无旁贷。于是,从5月21日起,社区流调、各种协调会、现场研判、资料收集、信息分析等夜以继日的工作模式全力开启。他说:“每晚回到家基本在10点后,甚至有时到家已是凌晨3点。”

流调工作需要迅速且精准。“我们就像‘侦察兵’,只要一有人感染,就要马上溯源,第一时间找到其密切接触者和次密接者。”唐小平介绍道,“这次的流调与去年非常不同。去年发现一例跟踪一例,基本就可以管住了。而这次变异株传播速度非常快,潜伏期很短,去年的方法不够用了,需要我们流调跑到病毒前面。”

“流调是防控的眼睛,所以,这第一道防线必须要守好。”唐小平说,“还好广州防控到位,这波广东省感染者166例,其中大部分感染者都是在被监控起来的隔离酒店里发现的。”

临危受命

夜赴市八医院21天没回家

荔湾一线的流调才刚上轨道,广州集中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医院却又调他前去医院指挥战斗。唐小平坦言,他心里很忐忑,不知道这个仗有多大,得打多久。那感觉,与2003年初的“非典”类似,当时38岁的唐小平刚上任院长不到3个月。

6月12日,面对外国变异株毒力太强、进展太快、重症转化率高的特点,省卫生健康委决定集中优势医疗资源打救治工作的歼灭战,从省属部属市属医院调集医务人员进驻市八医院,他们如同多国部队联合作战,而且是在一个新的地方开战,进了病房就像进了别人家的厨房,病历系统、医嘱系统等各种流程都不熟悉。

唐小平最紧急的工作就是统筹,如何有利有序有效地开展医疗救治工作。首先搭建远程系统,让市八医院的医护在隔离酒店也能与前方的同事进行对接,随时保持联系。其次是找国家督导组商量,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让市八医院部分没有近距离接触过患者的医务人员归院工作。

尽管如今的唐小平已经身经百战,但回忆起6月11日进驻市八医院时,他是这样描述的:“人生中永远不会忘记,那是最辛苦、最困难的时期,我们连续3个晚上通宵达旦。”

7月2日,第一批市八医院的同志解除隔离,重新回到岗位。已经离家22天的唐小平也终于可以回家了,“那阵子我也两点一线往返医院和酒店,没得回家住。随着广州本轮本地疫情的在院感染者清零,现在我已经相对比较放松了。”在4楼临时党支部会议室里,唐小平紧张的脸开始舒展了。

身体力行

呼吁学子报读传染病学科

“医学界流行金眼科,银外科,勉勉强强干内科,千万别去传染科。”虽然唐小平偶尔喜欢这样调侃,自己偏偏选了传染病这门专业。但是,唐小平坦言,从事传染病专业给他带来了很多的快乐。

在广医附属市八医院工作期间,为了争取出国交流和深造的机会,唐小平见缝插针学英文背单词。终于,命运再次眷顾认真努力的人,他拿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奖学金。“1997年我到美国佛罗里达大学从事病毒肝炎研究,其间多次到美国马里兰大学和北卡罗来纳大学进行短期艾滋病研究。”唐小平自豪地讲述着,1999年回国后,就开始搞艾滋病研究,成为当时全国最早研究艾滋病专家之一。

与传染病打交道大半辈子的唐小平,很看好传染病学的未来。传染病与公共卫生息息相关,关乎一国或一地区人民大众健康,这带来的成就感与其他医学科不同,特别是这次本土新冠肺炎得以控制得好,传染病医生是主力军之一。

如今以教书育人为主的唐小平,呼吁能有更多学子关注并报读传染病学科,“从事传染病科需要很强的奉献精神,所以选择的人少,但是你如果肯付出,未来可期。”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