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岁老党员肖鑫和的“抠门”与慷慨
肖鑫和
1937年4月出生,广东汕头人,1965年7月参加工作,1979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9年2月退休,大学学历,医学学士学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专业技术职务,广州中医药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曾被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表彰为“全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2020年11月被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授予“广东好人”荣誉。2021年,被授予“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肖鑫和成为了一名广中医的学子。大学毕业后,他服从安排留在新兴县公社,为当地群众全心全意服务了19个春秋。回母校任教多年,他始终不忘关爱贫困中医学子,12年累计捐款911390元。对自己,他却“抠门”到一辆二手自行车骑了25年。
已耄耋之年的肖鑫和,每天的日程依然安排得满满的,一刻也没有闲下来。“在我看来,工作就是延年益寿。”“终生学习,终生奋斗,终生健康,终生奉献,终生快乐,直到天年。”这位从事中医药事业的84岁老共产党员,时而“抠门”,时而“慷慨”,但是始终在坚持践行他的信念,矢志不渝跟党走,康乐奉献到天年。
“把你的青春献给祖国吧”
中学时期,肖鑫和的中学校长——爱国民主人士、著名教育家王鼎新为肖鑫和题写了内容为“把你的青春献给祖国吧”的毕业励言,大大激发了他的报国之志。
1959年,贫困学生肖鑫和进入广州中医学院(后更名广州中医药大学)医疗系中医专业学习,家里只供每月1元生活费。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学生们的学费、食宿、医疗等费用全免,每月补助15元伙食费,得以顺利完成学业的他感念至今:“没有党和政府,就没有我的今天!”
1965年肖鑫和毕业,被派去新兴县开展工作。一年后,他因为救治病危患儿的经历受到当地群众信任,当地公社希望他留下来工作。
肖鑫和说:“我向雷锋同志学习,哪里有需要,就到哪里去!”他这一留,就是19年!19年里,他从公社卫生院医师到卫生院副院长再到县中医院副院长,兢兢业业为当地群众服务,直至后来服从组织安排调回母校任教。
12年捐款助学总额达911390元
十多年前的一天,在饭堂打饭的肖鑫和听到一位学生请求打饭阿姨给一点菜汁拌饭吃,打饭阿姨说:“一份青菜才两三角钱。”可那位学生回道:“阿姨我没钱呀,我有饭吃已经很高兴啦。”
见状,肖鑫和想到自己也曾经贫困,正是有了党的关怀和师友帮助才顺利完成学业、有幸福生活,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尽力帮助贫困学生!”从那时起,他便开始捐几十块,到后来的几百块、几千块……
2021年4月15日,他向广州中医药大学关心下一代助学基金捐款20万元,这已经是他第23次捐款。多年来,他定期捐款帮助贫困学子完成学业,已经资助了150余名学生,总额累计已达911390元。他还发动企业和个人捐款,据统计,由他感染和动员的捐赠已达76万余元。
可很多人不知道,这位用实际行动关爱贫困中医学子的老人,私下里却省吃俭用、近乎“抠门”:一件衬衣一穿就是十几年;每餐在教工食堂吃饭不过六七块钱,偶尔去餐厅,吃剩的饭菜打包回家放进冰箱继续吃;他的“老伙计”——45元“淘”回来的自行车,已经陪伴他25个春秋,坏了就修修补补继续用,这么多年修理费花了100多块钱……
84岁高龄仍坚持每天出诊
肖鑫和读书时感染了肺结核,在大学老师用中医方法救治下痊愈,奠定了他一生矢志中医的信念。在他从事中医医疗、教学、科研55年里,始终牢记并以实际行动践行“厚德博学 精诚济世”的校训。
在新兴县从事基层卫生工作时,他一边运用中医疗法为当地群众诊治,一边培养赤脚医生、中药师,总结当地老药工经验,编著出版《中药的炮制》;返校任教后,他结合丰富的临床经验致力于“传帮带”,无私地把有利于群众健康的知识教给学生,培养中医药事业的接班人;退休后,他发挥余热继续出诊,现已84岁高龄仍坚持每天出诊,以实际行动践行一生为人民服务的崇高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