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看到病患康复 每天都有新的成就感
日期:[2021-07-23]  版次:[A06]   版名:[好医生好故事]   字体:【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傅剑华:

读医并非傅剑华少年时的最初志愿,他说,成为医生是偶然的,因为家族里希望“出一位医生”,原想当生物学家的傅剑华顺从了家人的意见,在高考结束后选择了这个在日后让他每天都能获得治病救人的成就感、并愿意倾注一生心血的职业。

人物简介

傅剑华

广东省食管癌研究所所长,肿瘤学博士、高级工商管理学硕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食管癌外科首席专家。

■策划/统筹:肖萍

■采写:新快报记者 黄嘉丰

■图片:新快报记者 龚吉林

●初入大学校门 深受老院长影响

傅剑华清晰地记得,1981年8月30日,他带着行李从福建上杭来到当时的中山医学院(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的前身)报到。

当时,中山医学院的院长是80岁的医界巨擘柯麟。柯麟是党员,为党从事地下工作,他的传奇经历深深吸引、影响了傅剑华。傅剑华刚进大学校门就感受到“这个学校挺有革命传统,是有文化底蕴的地方”,激发了刻苦学医、认真磨练、成为优秀外科医生的决心。直至今天,谈及老院长柯麟的红色事迹时,傅剑华仍如数家珍。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涌起了出国留学潮。傅剑华回忆,1987年,四百余名同学和他一起本科毕业,其中七八十人选择出国。傅剑华成绩优异,本来也有众多机会赶上留洋热潮,但他最终选择留在与中山医学院一街之隔的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全身心投入胸部肿瘤外科的实践与临床研究中。

“作为临床医生,每天都可以看到不同的患者康复出院,并可收到来自他们的谢意,心里感到特别开心,所以我觉得当医生挺好的。”对于没有选择出国的原因,傅剑华称,马上投入临床、当上医生后天天都有新的成就感,比起出国留学更有意义。

●“临床医师就是生命的拯救者”

回顾在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从医经历,傅剑华认为,将他带入肿瘤医院的启蒙老师黄植蕃教授是对他影响最深的人之一。在他参加工作的第二年,一名澳大利亚华侨进行肺部手术后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呼吸衰竭,需要呼吸机辅助供氧才能维持生命。当年因医院设备落后,没有电动的呼吸机,只有简易呼吸机,需要用手不停地按捏气囊为患者供氧,医生不但拼技术还要拼体力。

黄植蕃教授手把手地教傅剑华按捏气囊,并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我们不捏,这个病人马上就会死在我们眼前。”傅剑华至今仍清晰记得黄植蕃说的这句话。

经过医疗团队全力抢救,这名患者得救了,而傅剑华连续48小时没有合眼。

1年后,这名华侨从澳大利亚回访广州,再次来到医院,对当时参与救治的医护人员表达了谢意,并说:“是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祖国的医生真了不起。”

经历过这次抢救后,傅剑华认识到,“一名临床医师就是生命的拯救者”,只有不怕苦不怕累,付出艰辛的劳动,才能拯救更多的生命。

●“小医生做的小事情”带来成就感

此后,傅剑华攻读临床肿瘤学研究生,他选择了食管癌诊断及治疗这一专业研究方向,并在该领域有所建树,这得益于导师戎铁华教授的引领。

我国是食管癌的高发国家,患者死亡率高。此类手术规模大、复杂、并发症多,医学界流传着一个说法:从事食管外科是一个有情怀的人才愿意去做的事情。

戎铁华教授曾对傅剑华说,食管癌是个“穷人病”,病人多数经济条件和生活条件比较差,正因为如此,从事食管癌诊断及治疗的医生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既要技术精湛,还要设身处地地多为这些对治疗价格敏感的人群考虑。若能在这个领域坚持探索下去,取得的成就将影响到全国,甚至是全球,能挽救很多的生命。

“我听到这番话时触动很大,开始着力于食管癌治疗的创新性研究。”傅剑华回忆,1989年,一名原籍汕头的新加坡食管癌患者回国治疗,发生了晚期食管癌常常出现的一种叫作食管气管瘘的合并症(食管和气管相通),病人一旦进食,食物或水就会进入肺部,进而出现激烈咳嗽,造成肺部感染,无法进食,非常痛苦。当时常见的疗法是,在病人腹壁打洞,放一条管子到胃里(医学上称胃造瘘),注入食物供给营养,维持生命。但这种方法会令患者无法经口进食,护理麻烦,生活质量差,且无法解决肺部感染的问题,因为口水还是会进入肺部。

傅剑华创新性地尝试在食管里置入一根自制的塑料管,既能堵住瘘口,病人又能经口进食,即“经口食管腔内置管术治疗晚期食管癌”,让患者恢复了正常的进食,提高了生活质量。他称,虽然这个方法不能完全治愈患者,但是起码可以延长性命,提高生活质量,让患者找回生命的尊严。

正是这项尝试,使傅剑华成为当时国内医学界在治疗晚期食管癌时采用食管置管术的第一人,获得了业界的认可。提及当年的开创性突破时,傅剑华谦逊地说:“像这些小事累积起来会使人觉得很有成就感,这是当时作为小医生能做的一些小事情。”

●研究食管癌治疗一直步履不停

转眼多年过去,傅剑华及其团队研究食管癌治疗的步履一直没有停歇。

“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内地关于食管癌研究虽然多,但都比较粗浅,要做大型的、高质量的临床研究很困难。”傅剑华说,步入21世纪后,随着中国内地经济腾飞、国内外学术广泛交流,我国的医学水平也与先进国家接轨,允许中国的医生做更多高等级的科学研究。

在傅剑华看来,国内过去对于食管癌的治疗策略均来自于国外,“实际上疾病是有人种差异的,单纯拿外国的资料来指导中国医生治病是行不通的”。令人高兴的是,十多年前,由傅剑华牵头成立的多学科团队开展了“术前放化疗并手术对比单纯手术的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并于2018年结出了硕果——该治疗模式可让食管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提升超过百分之十,这项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顶级的肿瘤学杂志《临床肿瘤学杂志》(《JCO》)上。傅剑华称,该研究成果改变了国内及国际对于食管癌的治疗指引,是一项标志性的成果,它让中国的医生与发达国家的医生站在了同一个学术平台上。

从医学院的学生到医学界的带头人,回望三十余年的从医生涯,傅剑华感触良多。他认为,医生首先要有不怕苦不怕累的工匠精神,对于坚持做的事情不能急功近利;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临床医生,不但要有过硬的医疗技术和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积极认真地进行临床研究,才能让实践和理论得到升华,进而促进学术进一步发展,更好更多地造福患者。他还说,医生需要终身学习,无论临床经验的积累、手术技巧的磨练还是临床研究,都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