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广州11区锚定坐标绘就“十四五”美好蓝图
日期:[2021-08-11]  版次:[A03]   版名:[城事]   字体:【
■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航拍图。 新快报记者 毕志毅/摄(资料图)

紧跟全市发展大步伐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期,也是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和“四个出新出彩”、巩固提升城市发展位势的关键阶段。继今年5月《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下称《纲要》)正式发布后,近期广州11个区也陆续发布了区域发展的“十四五”规划,各区负责人纷纷在市新闻发布会上就规划作了解读。

对照《纲要》提出的要求,各区如何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将市下达的“任务书”转化为“施工图”并付诸实际行动?新快报记者对各区“十四五”规划进行了分析与梳理,看看各区在全市发展这盘大棋中,如何锚定发展新坐标,绘就未来美好蓝图。

■采写:新快报记者 黄闻禹 李应华

关键词 GDP

多区设定GDP年均增速超6%

《纲要》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十四五”时期经济年均增长6%左右,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3.5万亿元。

综合考虑国内外发展趋势和该区发展条件,南沙“十四五”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全区GDP年均增速10%左右,总量力争达到3000亿元。如何实现上述目标?南沙的思路是聚焦补链稳链强链控链,着力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作为广州经济领头羊,天河区2020年GDP达5313亿元,总量连续14年全市第一,占全市比重达21.2%。面向“十四五”,天河区提出增强“经济引擎”动力,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和“质效兼优”,到2025年全区GDP将达7000亿元,年均增长6%左右。这既考虑为省、市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支撑,也更加聚焦高质量发展,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留有余地。

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提出预期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7%左右。同时,分解出三个万亿目标: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占比全市40%以上,稳居全国工业百强区前三名;商品销售总额突破1万亿元,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重要节点;固定资产投资超1万亿元,推动科技创新、实体经济、城市更新、社会民生等十大工程50个小项重大项目建设,计划总投资12409亿元。

对照广州市赋予越秀区 “老城市新活力创新发展示范区”这一总定位,越秀区围绕经济发展、创新水平、城区环境、民生福祉等四大领域设置17个指标,其中“十四五”期间GDP年均增长率预期目标为4%左右,对应地区生产总值将达4100亿元,经济密度保持全省第一,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70%左右。

其他区将未来五年GDP年均增速设定为6%左右,与市的目标保持接近一致。番禺区GDP年均增长6%左右,到2025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元;白云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5%左右;花都区GDP年均增速6%左右;荔湾区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年均增长约6%;增城区预计GDP年均增长7%,到2035年地区生产总值超1500亿元。

关键词 双引擎

发力数字经济 推动城市更新

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城市更新是广州高质量发展的双引擎。《纲要》提出,将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作为战略引擎工程;坚持产城融合,完善城市更新工作机制,开展城市有机更新行动,实现城市面貌大变化大提升。

海珠区在东部建设的“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面积约30平方公里),定位为广州“数字+会展+总部”融合创新的产业新高地。提出以数字经济为引领,建设海珠现代化经济体系,逐步建成有活力有魅力有竞争力的数字生态城。全力建设“一区一谷一圈”,即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中大国际创新生态谷、海珠新活力文商旅融合圈。

越秀区作为全市最小的区域,开发强度饱和,发展空间一直是制约全区发展的瓶颈。“十四五”越秀将举全区之力推进实施全域城市更新,高标准制定越秀城市更新“一张图”,重点推动环市东、五羊新城片区更新,全面实施城中村改造,完成23个专业批发市场转型疏解。

同样是老城区,荔湾区提出全面推进63个老旧小区微改造、20个旧村改造和18个旧厂改造。推动城中村全域改造,城市更新建设项目总投资超1404.9亿元,“十四五”期间投资超1208.8亿元。

关键词 “双区”“双城”

黄埔定位大湾区科创主阵地

南沙打造“双城”联动先行示范区

《纲要》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战略部署,强化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引擎功能,服务带动全省“一核一带一区”建设,支撑引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如何“融入湾区、联结广深”,是各区规划的一大看点之一。位于大湾区几何中心的南沙区,在大湾区战略中被赋予建设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的重要使命。面向“十四五”,南沙区提出打造广深“双城”联动先行示范区、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和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枢纽节点。

过去增城的发展是承接广州东进战略,未来增城将发挥好粤港澳大湾区中部、广深两大都市圈衔接节点的综合优势,打造“融入湾区、联结广深”区域协同发展体系。重点部署融入湾区建设的“广深产业创新合作”“穗莞协同合作”“对接港澳规划机制”三点任务,构筑“一轴一带四片区”强化产城空间支撑。

作为广州创新引擎,黄埔区明确提出了一个总定位“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以及两大核心功能,其中之一是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主阵地。如何实现总定位?黄埔给出的答案是构筑“一岸双轴三片”新型发展空间,推动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科学城、黄埔港、生物岛建设。

融入大湾区建设,花都也有着明晰的路线图:展望2035,全面建成粤港澳大湾区航空都会区;面向“十四五”,高水平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北部生态文化旅游合作区,优化整合广州北、清远南旅游资源,推动融创文旅城新业态加快建设。

关键词 交通枢纽

南大干线将成连接

佛莞重要快速通道

广州是综合性门户城市、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国际商贸中心。面向“十四五”,坚持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这个立市之本、强市之基,增强全球高端资源要素集聚辐射能力,基本建成全球重要交通枢纽和国际物流中心。

拥有白云机场、广州北站两大重量枢纽的花都,在“十四五”规划中释放出明确信号,要实现“交通枢纽”向“经济枢纽”的转变。为此,花都将大力推进广州北站T4航站楼、广州北站至白云国际机场空侧专用轨道线、地铁18号线北延(广州东站至天贵路)城际、地铁22号线北延(芳村至白云机场)城际、地铁24号线等建设,加快实现与广州中心城区“半小时通勤”、与大湾区主要城市“一小时直达”。

同时,通过三个“依托”大力推进经济枢纽建设提速。具体包括:依托白云机场打造空港型国际物流枢纽;依托广州北站建设大湾区北部国际消费枢纽;依托空铁联运构建大湾区北部国际旅游枢纽。

南沙向海而兴。面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机遇,广州以南沙为中心打造国际航运枢纽。“十四五”期间,南沙将建成南沙港四期、南沙港铁路、南沙国际物流中心,推进国际通用码头、南沙港五期等项目建设,南沙港区建成现代化综合性国际门户枢纽港。

南大干线自西向东贯穿整个番禺,预计明年底实现全线通车。全线通车后,将成为连接佛山、番禺、东莞、南沙的重要快速通道,对于进一步提升广州在大湾区协同发展中的核心引擎功能具有重大意义。“十四五”期间,番禺区将以建设南大干线经济带为着力点,全面融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着力打造广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极点。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