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十四五”期间广东规划建设43项农业农村重大项目
日期:[2021-09-08]  版次:[A08]   版名:[民生]   字体:【

9月7日,广东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广东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下称《规划》)。《规划》明确,到2025年珠三角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率先基本建立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引领全省其他区域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上“快车道”。

■新快报记者 麦婉诗

规划建设农业农村重大项目43项

发布会上,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顾幸伟介绍了《规划》的四大特点。其中一大特点是明确了区域发展的定位。《规划》按照全省“一核一带一区”战略部署,提出农业农村区域发展布局为珠三角引领带动区、沿海经济带东西翼重点提升区、粤北生态优化区。

《规划》还突出岭南特色优势产业,制作了17张产业发展分布图,涵盖水稻、蔬菜、荔枝、茶叶、菠萝、柑橘、香蕉、南药、甘蔗、花卉、花生、生猪、家禽、水产、橡胶等类别,指明了各个产业发展的重点县,全省产业发展布局一目了然,对各地产业发展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顾幸伟表示,为了更好地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期间广东规划建设农业农村重大项目43项,计划总投资5376亿元,包括科技支撑、农田建设、产业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房管控与风貌提升、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提升等方面。并明确了大力发展富民兴村产业、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潜力等四大重点任务。

引导金融资源流向乡村振兴领域

顾幸伟介绍,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十四五”时期将强化科技助农、商贸物流助农、金融助农三大保障措施。

在金融助农方面,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二级巡视员刘凯文表示,截至2021年6月末,广东涉农贷款余额1.77万亿元,同比增长17.3%,增速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接下来,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加强政策指引,引导金融资源流向乡村振兴领域。积极研究出台我省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攻坚行动实施方案、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等政策措施,共同推动金融支农各项政策要求落地落实。搭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专业板块,拓宽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直接融资渠道。加快推进“广东农业高质量发展板块”建设,着力解决农业企业融资难题,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上市融资。支持开办地方特色农业保险品种,加大力度推广岭南特色水果、水产养殖、制种保险,大力建设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阶段相适应、与农户风险保障需求相契合的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

科技助农方面,广东将培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突破核心育种关键技术,培育突破性新品种,提升种业科技创新水平,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更加硬核的支撑。搭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专业板块,拓宽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直接融资渠道。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科技力量不可或缺,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安建光表示,省科技厅将继续组织农村科技特派员等科研力量,围绕各地科技发展重点方向和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加快补齐科技创新短板,着力增强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服务乡村振兴。安建光还提到,下一步,省科技厅还将根据乡镇科技发展需求,进一步探索把医疗、教育、文化、旅游等多元化人才纳入到农村科技特派员队伍,建立起符合农业科技服务需求和特点的省市县三级农村科技特派员体系。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