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广州首次招募历史建筑直管房活化利用,最长可租20年(1)
日期:[2021-09-08]  版次:[A06]   版名:[深读]   字体:【
盐运西一巷14号



■盐运西一巷14号红砖门套、楼梯扶手铁艺、屋顶挑檐线脚、山头、木窗扇都是核心价值要素。

■昌华新街12号保存完好的壁炉。

民国范、复古风的民宿、咖啡馆、画廊、工作室、体验馆近年来成为打卡族热捧的网红,活化利用历史建筑也受到不少民间投资人、设计师的青睐,但是寻寻觅觅却难于找到心仪的老房子,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广州第一次向社会公开招募,引入社会力量开展直管房历史建筑活化利用啦!

广州是全国首批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城市,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下称:市住建局)为落实保护利用试点工作方案,树立历史建筑修缮活化典型,开展历史建筑修缮试点工程,形成可展示、可借鉴的实践案例,将两栋直管房历史建筑移交给广州珠江住房租赁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下称:珠江租赁公司)管理、运营。

今年8月,珠江租赁公司在广州产权交易所发布了这两栋历史建筑的招募信息,引入社会资金,打造历史建筑修缮精品工程。

这两栋历史建筑各具特色,区位绝佳:

盐运西一巷14号民居是一栋早期现代式风格的红砖楼,与广州千年文脉所在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北京路步行街仅相隔约5分钟路程;昌华新街12号民居是独栋带花园的西式小洋房,紧邻最美骑楼街恩宁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永庆坊。

你一定很关心,它们的现状如何?租金、租期是多少?可以作什么用途?有什么出租要求?快跟着新快报记者一起一探究竟。

1

探楼

两栋历史建筑核心价值要素基本保存完好

盐运西一巷14号:有精美红砖立面、楼梯扶手和防盗网铁艺

盐运西一巷14号民居是广州市第一批历史建筑,在传统中轴线(近代)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范围。

盐运西街因是清代盐运司所在地而得名,民国时期,此处多是二级官员(即市级各局长)私宅,也曾是归侨、侨眷居住集中地,多是中西结合的砖木结构建筑,从广州传统民居竹筒屋的基础上演变而来。这里虽毗邻北京路步行街,却闹中取静。

这是一栋早期现代式的红砖建筑,砖混结构,建于民国时期,高四层,建筑面积约525平方米,是广州近代集合住宅的典型代表。

“外立面很漂亮!”专门活化历史建筑的民宿主Frank一看到这栋房子就赞叹道。

这个主立面也是这栋历史建筑的核心价值要素,红砖门套、绿色的双扇平开木门、屋顶挑檐线脚、山头、木窗扇都得以保留至今;

S形的楼梯扶手铁艺,每层楼梯间窗户上正方形、半圆形、半椭圆形的防盗网铁艺也都是民国原物,也是核心价值要素, Frank的太太Chloe边看边连连赞叹:“铁艺好漂亮啊!楼梯也没怎么损坏,这些民国的水磨石现在做不出这种款式了。”

不过由于年久失修,老房子出现了局部残损,像门洞上楣装饰被砂浆填抹,木窗扇油漆老化、脱落。由于曾作为公租房,房子每层的格局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房间内普遍加建了阁楼,从改动较小的3楼可看出,房子每层原有5个房间。

部分墙体出现开裂,由于漏水,墙和天花有大块泛黄的水渍,部分批荡已剥落,甚至露出红砖。

但岁月的风霜难掩其绰约风姿,有待珍爱她的有心人令她再现芳华。

昌华新街12号:有拱券、立柱门廊、小阳台和壁炉

另一栋昌华新街12号民居也同是广州市第一批历史建筑,在昌华大街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范围。

据传这片街区是南汉“昌华苑”故地一部分,从民国起,这里是拥有风格各异的建筑的别墅小区,每栋小楼都带有不同风格的小庭院。民国时期这里是广州达官贵人的居住首选地之一,被称作西关中的“小东山”。

昌华大街历史街区保留着原来的街巷肌理,但与西关其他狭窄的历史街道不同,这是一个具有现代社区规划雏形的街区,小汽车可以顺畅出入,街边院前还有停车位。

昌华新街12号民居是一栋两层高的西方传统式小洋楼,建于民国时期,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面积约339平方米,分主副楼,它是广州近代小洋房住宅的典型代表。据街坊老人回忆,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中将张翼一家曾居住于此,新中国成立后由政府接管,曾为省属单位职工宿舍。

走入小院,拱券入口门廊,两根仿塔司干式立柱、两根倚柱映入眼帘;而门廊之上,就是一个外挑的小阳台。立面和院门是这个房子的核心价值要素,原来都是水刷石饰面,但可惜的是,现在被蓝、白色抹灰覆盖。

窗户虽被涂料覆盖,但仍可从其材料和历史痕迹辨出它们是民国原物,这也是建筑的核心价值要素。

屋内,两层客厅里有保存完好的壁炉,还有通道中少见的天花饰线,木楼梯和木扶手都是民国原物,令Chloe惊喜连连。

不过和盐运西街14号民居相似,这栋建筑也存在着像阳台栏杆局部风化、木窗腐朽等核心价值要素局部损坏,建筑内部被加建、改建,因漏水导致部分楼板保护层剥落、钢筋外露等问题。

但相信懂得其价值的人能妙手回春。

■策划:何姗 ■采写:新快报记者 方汝敏 何姗 杨喜茵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