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教授、博导、中心实验室主任钟惟德:
【同题问答】
好医生要具备 什么样的素质?
好医生,要具备爱心、耐心和责任心。祖辈、父辈们对医学事业的尊重,执着的追求,不断学习的干劲,严谨科学的态度,都深深地影响我,在医学之路不断创新、进取。
钟惟德出生于医学世家,是“医三代”。祖父钟世藩是我国儿科创始人、著名儿科医学专家,国家一级教授;父亲是家喻户晓、荣誉无数的钟南山院士。
钟惟德以祖父、父亲为榜样,从医30多年来,坚守勤奋、努力、低调、爱与责任的宗旨,奋斗在临床一线,如今也是一名响当当的医学“大咖”。他擅长泌尿系恶性肿瘤、结石等疾病的诊治,在做好临床工作的同时,他还致力于前列腺癌等肿瘤的早诊早治工作。因为优秀的临床、科研成果,荣获中国泌尿外科最高荣誉“吴阶平泌尿外科奖”及广州十大杰出青年称号,首聘美国麻省总医院泌尿外科病理实验室的(兼职)副主任。
“现代医学,是多学科的共同进步,我们不单要做一个临床医生,还要掌握工科、生物、大数据平台的知识,成为医学科学家。”钟惟德如是说。
人物简介
钟惟德
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主任,泌尿外科副主任。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广州121人才第一梯队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青科协及省青联委员。历任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及广州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英国伯明翰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及瑞典科罗伦斯卡研究中心学术顾问及客座研究员。开展泌尿生殖系肿瘤的临床及基础研究,主持多项国内及国际科研项目,包括国家实验室应急项目1项、面上项目4项,973、863计划项目分课题多项,广东省科技厅课题3项,广州市科技局及卫生局课题4项。在国内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100多篇。获得多项国家实用及发明专利,参编专著4本。
1
在祖父、父亲的言传身教中开启医学初心
在医学环境中长大,钟惟德小时候的玩具是祖父做实验的小白鼠。“我祖父是一个受人尊敬的儿科医生,他住的楼道里养了几百只小白鼠,远远就能闻到它们的味道,有的家长可能会嫌脏不让孩子玩,但我很喜欢抓出来玩,有时候还抱着在床上玩,我的祖父、父亲也从不会责骂我们。祖父还笑说,小朋友愿意玩这个东西,说不定以后对研究工作有兴趣呢。”这些珍贵的回忆,是钟惟德对医学最初的接触。如今,钟惟德的实验室里,也养了满满一大屋子小白鼠。
钟惟德的记忆里,爷爷总是很忙,在家时大部分时间也是做工作;父亲也一样,他工作的工人医院(广医一院前身)就在家附近,“当时没有电话,时不时护士就在楼下喊:‘钟医生,有急诊!’常常饭吃到一半,或是深更半夜,听到喊声他就赶紧往医院跑……”
他坦言,走上医学之路,并非自己最初的理想。中学时代就写得一手好文章的钟惟德,其实更喜欢文科。但家里希望他读医,父亲钟南山经常跟他说:“我感觉当医生挺受人尊重的,真的帮人解决问题,很开心。”在家里两代名医的指引下,钟惟德最终从文科改读为理科,考入中山医科大学。本科、硕士、博士、出国进修学习……随着不断的学习,钟惟德慢慢爱上医生这一职业,浩如烟海的医学知识,吸引他积极探索,也让他越发清晰自己的人生定位,临床、科研两手抓,全身心地勇攀医学高峰。
他感慨说道:“学医是一个漫长的、艰苦的过程,付出比其他学科要多得多,而且需要不断地学习和融合各学科的知识,真正是学无止境。”
2
研发技术提高前列腺癌早诊率和精准治疗
钟惟德的第一项研究开展于1995年。当时还是一名主治医生的他到农村下乡挂职锻炼,“当我信心满满用平常的临床经验给乡亲们看病、开药时,发现因为药费高他们买不起。比如男性常见病前列腺增生,当时一个星期药费要100元,而农民卖一大筐豆角收入才五六毛钱。”
为此,钟惟德与父亲钟南山交流了这一情况。父亲指导他说:“你能不能就先做这个研究,帮助患者把这种常见病的药费减下来,但也要有疗效,这就很有意义了。”
遵循这样的指导理念,钟惟德与团队把一些老品种的药物,重新调配、观察、试验。研究一做就是六七年,功夫不负有心人,研发的新药不仅能使前列腺增生症得到有效的治疗,更令人欣慰的是,患者费用从一周100元,骤降到10元!前列腺增生减负的药物研究项目引领着钟惟德迈出了科研的第一步,他也因此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奖,同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作为中国代表进行了汇报。
通过这项研究,钟惟德深刻理解了研究不是实验室里想出来的,一定是为了解决临床或现实中的某个问题来开展。
很多前列腺癌患者,在确诊时往往是晚期,治疗上不仅耗资巨大,而且疗效有限。若能早期确诊,治疗后的10年的生存率大概有90%以上。那能不能提早诊断,早期解决问题?钟惟德找到了他要攻克的新“山峰”。
他和团队着力打造临床实验室,围绕这一课题进行了分子生物学、算法模型、基因组学等现代化的研究。经过不断的探索,现在他和团队总结出一套泌尿系统肿瘤疾病早期诊治方法。
“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找出更有针对性和特异性的前列腺癌肿瘤标记物,预测前列腺癌的发生率,从而提高前列腺癌早期的诊断率。”钟惟德告诉记者,一般国内、国际都建议50岁以上的男性,每年都做一次PSA(前列腺特异抗原的简称),如果提示高风险的,就需要纳入高危人群进行跟踪、随访,达到早诊早治目标。
3
传承爱心、耐心和责任心为患者解除疾患
从医30多年,钟惟德切身体验了爷爷、父亲从医的忙和累,也传承了他们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
“当天气寒冷时,医生的手和听筒头都应该先温暖后才检查,以免刺激小儿抗拒检查。”这样的提示,写进钟世藩编撰的《儿科疾病鉴别论断》里;钟南山曾为了医学实验,在自己身上抽血30多次,记录好实验数据……看病认真、与患者共情、给予病人关爱、对医学科学不懈的追求,这些精神,在钟惟德身上也得到了很好的传承。
已是知名泌尿科专家的钟惟德,求诊者众,按相关规定,挂号费能定价到800元-1000元/人次,但钟惟德每周两次的门诊挂号费仍是80元的普通号。
一名从1994年开始就跟着他看诊的孤儿,患先天神经性疾病,大小便失禁,根治难。钟惟德接诊后,耐心处理患儿疾病,每次患者从佛冈远道来广州复诊,因大小便失禁身上又脏又臭,钟惟德通常都会为他准备一条干净的裤子;为他更换尿管时,有的医学生戴上几层口罩仍面露难色,钟惟德便亲自耐心示范操作……得知患者家庭困境,他还发动科室、学组,年年为他捐款,减免医疗费用。因为疫情,患者转到了当地医院治疗,但钟惟德每月仍会寄生活费给他。这份医患情延续了近27年。
“做医生,应该换位思考,体谅他人的痛苦,才能培养对病人的责任心。”钟惟德常对学生们这样说。
■采写:新快报记者 黎秋玲 通讯员 魏星 ■图片:新快报记者 陈昆仑 见习记者 邓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