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江右风雅,铭于身心
日期:[2021-09-12]  版次:[A15]   版名:[收藏周刊]   字体:【
■谢继东书法

——关于谢继东的书法理想

■郑荣明(广东省书法评论家协会执行主席)

谢继东和我一样,从赣南的山乡“跋山涉水”,十分不容易地走进了书坛中,所以,对他为何会把自己一生的许多时光和辛勤献之于书法,而且有一种执着的“风雅”理想,我十分地理解,并对他几十年心无旁骛的“寻绎”感同身受。

江西自宋而来重学尚文之风特盛

自宋而始,江西文化开始兴起,至明代更至兴盛,几与江左相颉颃,自成“江右风雅”,成历史一大佳话。“江右风雅”的被推重,并不仅仅是江西自宋而来文坛巨擘、名流辈出,更为人乐道的是,自上而下,重学尚文之风特盛,所以江西书院众多冠于全国。所以,江西人以家有“文墨”、能写出一手好字、能出“读书人”为特别荣耀之事。江西高考成绩能一直位居全国前列,与这样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传承即有莫大的关联!而从江西出来闯荡世界的读书人,也十分珍视、珍惜自己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人”身份,比较重视自己的手头功夫,重视学识、修养的不断提升,“江右风雅”似乎成了一种骨子里的遗传——人们常常评价江西的读书人比较有文气、才气、灵气,自当是这种“江右风雅”长期浸润的成果。

谢继东自师范求学伊始,即很自觉也很向往地在“文气、才气、灵气”的修炼道路上开始行走,所以,他在写作、音乐、书法上的“选择倾斜”,也几乎形成了他一生“修养”基调。我注意到,无论是从江西乡村开启职业道路,还是到广东辗转寻求发展机遇,还是最后落脚在宁波;无论是在教书育人岗位,还是在文化服务岗位,还是在行政领导岗位;也无论奔波的艰辛日子,还是稳定的悠游时光,又或是顺利的仕途岁月,他始终与写作、音乐、书法不离不弃,而且各有造就,各显风雅,既积累了一笔精神财富,又真真实实地使自己超脱了“行政官员”的身份而成为了不折不扣的风雅的文化人!

从最初的风雅追求,到最后形成的风雅本性,在谢继东的几十年书法生涯中,也自成为一条显著的轨迹。他一而贯之地在“二王”体系、在文人书法系统中探索,并先后重点研修米芾、董其昌,正是他自身的一种精神需求、文化认同——在“二王”中获得“雅”的骨相和底蕴,从米芾中觅出“雅”的健态和活脱,再将董其昌中的轻松、空朗这种“淡雅”熔铸进书写状态的最深处,与自己的“生活状态”相对接、相融通——当我知道他在工龄一满三十年就决然、坦然在行政岗位上“退休”而专治文艺之事,就更加理解了他的书法理想和文化情怀了,也很明白系于谢继东身上的一个“命数”:因为,“江右风雅”已早早铭于其身心,所以,谢继东最后的身份,必然就是个“风雅的文人”,必然就是个具有雅骨、雅风的书法家。

他的书法贯穿着从容、舒徐、悠然的笔调

如果你有心地去观察谢继东多年来的书写状态,或许能发现,无论是他的小楷、隶书,也无论是他的行书、草书,几乎都贯穿着一股从容、舒徐、悠然的笔调,进而在精神状态上一直洋溢着正气、健气、当然还有雅气,这种书写,正是文士书法“不激不厉”的典型表现,是“惠风和畅”“茂林修竹”般意境的笔墨描述,也是“谦谦君子”这种风度的艺术式外化。他的这种书写,被他很聪明又自如地运用在“硬笔书法”的表现中(因为“三笔字”的日常强化,上世纪八十年代中的师生,对“硬笔书法”都情有独钟),很快使他在此获得巨大成功,既多次获得过全国特等奖、一等奖,又进而成为硬笔国赛、国展的评委,成为全国硬笔书界的领军人物之——其实,这对于谢继东来说,是十分正常的,因为,以硬笔这种工具来表现从容、舒徐、悠然的格局,是相当合适的,一方面容易进入古代文士那种日常书写状态,一方面自然与谢继东自身对于这种书写状态以及其中书写意境的高度契合,而后者,在当年的硬笔书界,能有此者十分寥寥,故而谢继东能脱颖而出!

自然,硬笔书法只不过是谢继东的重要“玩票”而已,在毛笔锋颖、砚池墨海的寄情沉润中踏踏实实地托付自己的雅骨、雅风,才是他的终极艺术生态。所以,他经年的艺术主调,都在二王、米芾、王宠、董其昌、王铎、邓石如等主流书家、雅健格局中寻觅、留驻、悠游、融通,继而渐趋通达。观其近年创作,显然,在更为精熟、从容、凝练之中,更见一种洒脱峻拔之韵,诚所谓“风清气正”也!

江右乡贤黄庭坚曾有言,“学书要须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若其灵府无程,政使笔墨不减元常、逸少,只是俗人耳”,谢继东对于乡贤的训诫耳熟能详、寄悟于心,并一刻不忘“实践”之!

作为谢继东曾经的老师,现在的书友、文友,我对他的书法之路、写作之路、风雅之路,一直都是比较满意的,而且经常是欣赏的,甚至时不时会生成感动的情愫,这或许是我对他的了解至深、理解之切,也或许是我们共有的对于“江右风雅”的仰慕、追寻甚至不自量力的“效仿”,更或许,是因为我们都有一种自认为比较宏大的“书法理想”!

当然,从书法艺术的神韵和境界上看,谢继东笔下的欠缺也是明显的,比如,因为求“正”,必然少有“奇逸”之气,因为执着于“文雅”,必然在“飞动”“激越”的精神表现上无意识地被弱化,这在书法的“艺术”格局中,往往会因为“情”和“韵”的评鉴标准,而成为一大短板,作为一个把书法艺术当成终身事业的“艺术家”来说,这个短板是必须补好的。以谢继东深厚的底蕴和活跃的灵思,这并不是难事,只需稍稍转换一下思维方式,调整甚至反向改变一下笔墨成法,无须太多时日,就应该能够生成新的境界。

其实,“江右风雅”者,文雅、谦正也只是其一端而已,文采风流、至情至性、洒脱纵逸、飞扬峻拔,这也是“江右风雅”的精神表现,诸如黄庭坚,诸如晏殊父子、文天祥、汤显祖、解缙、八大等等,对此,我们或当更加用心去体悟,而后更精彩地赋之于笔墨、文章乃至更宽广的艺术生活!不知继东君以为何如?

(谢继东:宁波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宁波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