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广州黄埔:垃圾分类装上“智慧大脑” 回收利用率达43%
日期:[2021-09-17]  版次:[A06]   版名:[城事]   字体:【

新快报讯 记者李应华 李小萌 通讯员徐洁芹 于艳芳报道 去年,黄埔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在全市首创垃圾分类智慧管理项目,重塑前端,提高垃圾分类精细化、准确化,同时积极推进垃圾分类与再生资源回收的“两网融合”,推进资源循环利用,引领垃圾分类进入“数字时代”,让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新日常。据悉,今年1-8月,全区资源化回收利用率达43%。

垃圾分类智能化

瑞东花园常住人口超6000人,人口众多,如果采用传统的垃圾分类方式不仅耗费大量人力,效果还不尽如人意。为此,社区引入科技手段,全面升级设施设备,改变垃圾投放脏乱差臭形象,投放了13个智能分类投放点。颜值提升了,也更人性化了。

“居民可以使用手机、刷IC卡或人脸识别等方式登录,设备自动称重功能。”文冲街垃圾分类指导中心主任李兴良介绍,智能垃圾桶内部还安装有杀菌除臭装置,经过投放点附近几乎闻不到味道。

与此同时,文冲街道在全国首创智能垃圾分类设备和云平台管理系统,实现社区垃圾分类“督导引领—激励奖励—执法处罚”流程闭环管理。通过称重系统可以实时记录垃圾量,自动转换积分,实现收益实时变现;运用视频监控、智能图像识别系统,对居民错误投放和不文明行为抓拍、识别,即时在系统后台上提示有错误投放行为。

垃圾桶有专属“身份证”

黄埔区凸显改革创新“基因”,率先启动垃圾分类智慧管理项目,运用智能传感、物联网、区块链、北斗定位、视频监控和分析等前沿技术,引领垃圾分类新时尚。该项目在定时定点基础上,创新提出实现定桶区块链溯源,开发转运桶智能识别及车载分类称重系统。据统计,目前黄埔区已对全区2.4万余个转运桶制作电子身份牌,涵盖17个镇街内的156个村居、346个分类责任网格、1265个投放点。

“垃圾分类已经进入了数字时代,数据云端的可视化,更方便为垃圾定制‘瘦身’计划,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实现垃圾精准减量科学分析,构建环卫数据管理体系。”黄埔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智慧城管特别助理项彦生说。目前,黄埔区已对区内40余条厨余垃圾、20余条其他垃圾清运线路、11个垃圾压缩站实施智能化改造,单日转运量近300吨。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