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省公共卫生医学中心拟选址东莞麻涌
日期:[2021-09-28]  版次:[A04]   版名:[城事]   字体:【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就省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专题询问,应询会透露——

9月27日,广东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在广州召开,听取和审议《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情况的报告》(简称“报告”),并于下午开展专题询问。广东省政府、省发改委、省人社厅、省卫健委等多部门负责人到场应询。广东省卫健委主任朱宏应询时透露,省公共卫生医学中心(省级传染病医院)拟选址东莞市麻涌镇海心沙岛,项目建设正加快推进中。

■采写:新快报记者 黄闻禹

基础设施

全省现有省市县三级疾控中心137家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必须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报告指出,2003年非典疫情发生以来,广东省持续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全面构筑起由疾病预防控制、卫生应急、卫生监督执法、基层公共卫生、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组成的公共卫生体系。特别是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东省公共卫生体系经受住了这场历史性大考。

报告称,公共卫生体系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方面,全省现有省市县三级疾控中心137家,均作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由各级财政全额保障。现有1支国家级、10支省级、98支县区级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队。省级和16个地市、90个县(市、区)成立卫生监督所(局)。全省2.37万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承担29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新建3家省级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建成后3家基地可转换传染病床从现有的92张(负压14张)增加到761张(负压126张),可转换的ICU床位数从现有的291张增加到609张。加强县级医院传染病区建设。启动57个县77家公立医院规范化可转换传染病区建设,着力提升县域传染病救治能力。

此外,记者从《关于我省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获悉,从2020年到2022年,全省各级财政将投入25.99亿元,采取改造省级重大疫情救治基地,推进市、县定点救治医院建设等措施,全面提升我省重大疫情救治能力。目前,我省已有3家省级、32家市级定点救治医院、118家县级后备医院;省市定点救治医院可腾空床位数近2万张,ICU床位超过3200张,已达到国家建设要求。

资金保障

去年全省各级财政投入疫情防控资金302.78亿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需要强化资金保障,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报告指出,公卫队伍人才规模逐步扩大,全省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现有在岗职工8.7万名。其中省市县疾控中心编制9845名,在岗人员1.06万人。“十三五”期间,预防医学本科专业年招生规模年均增加7.6%,公共卫生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年均增加41%。

资金保障方面,从2016年起我省每年在卫生健康领域财政投入均超千亿元,其中2020年卫生健康支出1771.42亿元,占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10.13%;公共卫生投入356.94亿元,占卫生健康总支出的20.15%,较2016年(147.46亿元)增长142%。

“十三五”期间,省财政统筹投入500亿元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各级疾控中心运转和工作经费全部纳入财政全额保障。2020年,全省各级财政疫情防控投入302.78亿元。在满足国内医疗防控物资需要的基础上,积极支援部分国家抗击疫情。动员慈善力量依法有序参与疫情防控,不完全统计社会各界捐赠款物资金达60.5亿元。

报告还指出,在疫情防控中,中医药支撑作用充分发挥。研发“肺炎一号”等中药制剂,有力提高治愈率、降低转重率。目前,中医药参与我省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治疗的比例达96.16%。通过接种疫苗加快构建全人群免疫屏障。报告透露,截至9月23日24时,全省累计到货疫苗2.19亿剂次,累计接种2.06亿剂次、1.07亿人,提前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我省接种任务。

建设方向

把预防摆在突出位置 着力实施“三年行动计划”

报告表示,接下来全省将把预防为主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以改革完善疾控体系为契机,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

全省将着力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加强公共卫生防控救治基础设施建设。具体措施包括全面提升县级医院传染病救治能力,加快推进57个县的77家公立医院规范化可转换传染病区建设,筑牢防疫第一道关口;加快建设引领全省、医防融合、平战结合、急慢兼顾、医教研一体的省级公共卫生医学中心,发挥全省传染病专科医院救治体系龙头作用等。

另外,改造升级省级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加快建设3家省级重大疫情救治基地,突出重症监护病区、可转换病区、呼吸感染科室、公共卫生检验检测、科研、紧急医学救援和应急救治物资储备等关键能力建设。

应询焦点问答

1

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刘涛:省卫健委如何加快推进省级公共卫生医学中心和医院可转换传染病区的建设进度?

年底前完成77家县级医院传染病区建设

省卫健委主任朱宏回应,建设省公共卫生医学中心(省级传染病医院),对于“塑造健康湾区”、服务“双合作区”国家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全国情况看,包括我省在内有17个省(市、区)已谋划建设。去年以来,围绕建立“防治结合的省级传染病救治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实训演练基地”“高水平公共卫生检测和科研转化平台”这三个定位,省委省政府下决心谋划项目建设,省发改委将其纳入省“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下达项目前期工作经费1180万元并积极指导;省卫健委迅速组建工作专班,开展考察调研、实证研究和科学规划等各项工作。

他透露道,目前项目拟选址位于东莞市麻涌镇海心沙岛。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等工作基本完成,评估评测、用地手续等招标工作正在推进。下一步,在可研报告的基础上,会同财政等部门积极明确投入规模、加快建设进度。

关于县级医院传染病区建设,朱宏表示,广东已遴选32家省市级定点救治医院,指定6家收治医院分片区集中收治患者。按照“三年行动计划”的部署,年底前我省将完成57个县的77家公立医院规范化可转换传染病区建设,疫情时可开放不少于5623张可转换传染病床,实现“平疫结合”。

2

省人大常委会委员侯雪梅:如何充分发挥各级各类科研单位作用,强化平台的建设,强化公共卫生体系的科技支撑?

一款综合抗体药物进入临床三期

省科技厅厅长龚国平表示,广东将加强公共卫生重大科研平台建设,“十四五”期间新增的P3实验室总量会超过现有的总量,同时推进P4实验室的建设,“这次经过与发改委的共同争取,华南地区唯一一家P4实验室在广东落地,我们也在加快推进相关工作,应该说‘十四五’期间能够建成使用。”

龚国平还透露,围绕病人救治,广东正进一步加强中药的筛选,研发小分子药物和综合抗体药物,“我们现在有一款综合抗体药物进入了临床三期。在这次救治过程中,钟院士专门开会,也适用了我们的综合抗体,(说明)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