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回乡创业带富乡亲 乡贤出力建设家乡
日期:[2021-09-30]  版次:[T09]   版名:[乡村振兴]   字体:【
■陈裕鑫捐建的紫金广场,像小花园一样漂亮。

■在陈裕鑫(左)的捐资出力下,如今的四宁村环境优美整洁。

■8月30日,湘桥区乡村振兴暨土地流转现场推进会来到涵恩中草药种植企业合作社基地。

■陈树杰的涵恩中草药种植企业合作社流转了205亩黄皮树,带动村民一起发展黄皮产业。图为陈树杰为黄皮包袋。

潮州市湘桥区一批能人志士积极参与乡村振兴

因为年轻人大多外出就业,潮州市湘桥区铁铺镇山后村原来有大片荒地,2019年底,村里的很多荒地种上了水稻、南药、青枣……带来改变的是山后村村民陈树杰,他原本在泰国做生意,2019年回乡后,亲眼看到精准扶贫给家乡带来的巨大变化,于是留了下来,想为家乡做点事。如今,他的合作社正在逐步发展,这既得益于乡村振兴好政策,又能助力家乡发展,形成良性发展循环。

乡村振兴为百姓,百姓助力建家乡,仅在潮州市湘桥区,这样的人,这样的事,就有不少。

铁铺镇

游子回乡创业:“国家政策这么好,我想为家乡做点事”

不忍家乡土地撂荒,归国青年回乡创业,这样感人的事情真实地发生在湘桥区铁铺镇,主人公就是山后村村民陈树杰。

陈树杰一直在泰国做种植生意,事业顺利,生活美满,随着两个孩子逐渐长大,夫妻俩都想让孩子回国上学,于是2019年8月,他只身回到家乡考察。他没想到,多年未见的家乡已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激动不已,很快就坚定了在家乡创业的想法。归国不到两个月,在当地政府和当时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他就建起了涵恩中草药种植企业合作社,决心把山后村的荒地盘活起来, “国家政策这么好,我想为家乡做点事。”陈树杰说。

想要盘活撂荒地,首先要土地流转,从2019年底开始,到现在总共流转了600亩土地,今年上半年就增加了200多亩。“村镇干部很支持,但刚开始也不容易,村干部和我一起,一家一户做工作,打消了他们的顾虑。到了今年,情况完全变了,一些村民主动找我,要把土地租给我种,因为他们看到我确实在好好种地。”陈树杰笑着说。

涵恩合作社租种的土地并不集中,田里,主要种植南药、水稻、青枣等农作物,山上,生长着山后村的传统水果黄皮树。陈树杰告诉新快报记者,黄皮种植是村里人的主要收入来源,目前合作社一共流转了205亩黄皮树,于是联合农户共同打造黄皮产业,申报实施了广东省2020年“一村一品”黄皮项目,逐步完善园区生产环境、技术培训、收购销售等环节。在合作社的统一管理下,山后村的黄皮不仅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进行种植,而且改进了销售包装,部分还做成加工食品,产品附加值逐渐提升。“初步预计,黄皮年产量有80吨,年产值能达到64万元。”陈树杰说。今年在农业专家的建议和指导下,陈树杰又在基地里建起了蔬菜种植大棚,目前已经建成两个总占地面积4亩的大棚,准备种植广藿香和草莓。

涵恩合作社的建立和发展得到了村镇以及工作队的大力支持,陈树杰也没有忘记乡亲。自合作社起步起,他就优先聘请了当时村里的4户贫困户来基地务工,直到现在,他们仍在合作社稳定就业,还有七八个村民固定就业,月工资3500元至4000元;农忙时还会聘请散工,每天也不少于130元。陈树杰算过账,去年一年,合作社共发工资64万元。

实际上,作为刚建立两年多的合作社,涵恩合作社一直面临着困难,其中最大的就是灌溉问题,特别是上半年天气干旱,合作社打了十多个水井。“镇政府都有帮忙解决,帮我争取打井的资金补贴、赈灾资金等。”陈树杰一边说,一边指着不远处说:“明年那边有个水渠就会修过来,这个问题很快就能彻底解决了。”

意溪镇

乡贤捐资超千万 亲力亲为建设家乡

平整的水泥路、宽敞的党建文化广场、美丽的紫金广场花园,广场上有篮球架、健身器械,花园里有小凉亭和可爱的熊猫、小鹿塑像,路上、路边都干干净净,一片片绿色环绕周围……如今的意溪镇四宁村,正如它的名字一样,安宁美丽。但几年前,它还是另一副模样:泥土路,沟渠淤塞、污水横流……直接带来这些变化的是四宁村青年乡贤陈裕鑫。

2018年起,自小在外打拼的陈裕鑫响应镇村号召,回乡投身家乡建设。从那时至今,他为家乡捐资超千万元,更难得的是,他亲力亲为地参与建设。“我那时常常是穿着短裤拖鞋在干活,后来有一次换了衣服,村书记见到我吃了一惊,说没认出来。”陈裕鑫笑着说。

从修路、做污水处理、推进电改工程、安装自来水,完善村基础设施,到绿化200多亩的山地、建广场、修花园、清池塘……提升村容村貌,再到建设老年人活动中心,为意溪镇两所小学捐校服、电脑和智能黑板……陈裕鑫在家乡投入上千万元,目的就是为了让家乡人生活得更好。他的无私付出也得到了乡亲们的交口称赞,“像外边那条路如果没有他的帮助,也修不了。”“裕鑫先生来帮助这个村,改变了面貌,帮助村建了老人组,大家都很满意。”“他来投资,我们无法投资,要出点力……”

说起投资家乡建设的初衷,陈裕鑫说,他自小家贫,出生时母亲就过世了,被养母带去市区抚养,养父母是普通工人,但从小就教育他,长大后有能力就要服务社会,“所以我从小就立志要服务社会。”十几岁时,他就跟人到深圳打拼,虽然学历不高,但他善于从生活这本大书中学习,还自学互联网、手机游戏等新兴行业,积累下回报社会的资本。

除了捐资家乡建设,陈裕鑫也十分热衷做公益慈善,这些年在公益慈善上的投入累计也有上千万元。在他看来,做公益要么是救人于危难,要么是有益于社会,前者就是为有困难的人捐款,后者包括捐助各种慈善基金。

今年1月,陈裕鑫将村里废弃多年的小学重新改造,并成立了潮州市四宁村乡村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规划以后在村里发展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采写:新快报记者 方轶 / 图片:新快报记者 孙毅 / 责编:曾贵真 / 美编:黄海艳 / 校对:马少俊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