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挖掘绿水青山资源 打造镇域生态游产业
日期:[2021-10-04]  版次:[A04]   版名:[乡村振兴]   字体:【
■螺溪谷闲置荒弃的村舍被打造成酒吧、茶馆,很受游客欢迎。

■清绿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升级转型后,发展青梅精深加工,不仅企业发展壮大了,也带动村民增收。

■华侨城·螺溪谷不仅改变了硁子里村的面貌,还为村民带来岗位和收入。

汕尾螺溪镇因地制宜构筑“生态旅游+特色产业”发展模式

荒废的村小学摇身一变,成了新型乡村公共文化中心;闲置荒弃的村舍被改造成田园特色的酒吧、茶馆、手工作坊;山间村落换了新颜,绿水青山滋养游人心神的同时,也让曾人烟寥落的乡村焕发生机……位于汕尾市陆河县螺溪镇欧西村硁子里自然村的华侨城·螺溪谷,是螺溪镇依托本地资源发展生态旅游的具体体现。螺溪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叶国球说:“螺溪镇山多水绿,我们就因地制宜促发展,把螺溪的自然景观、特色产业与生态文旅结合起来,依托‘绿水青山’打造‘金山银山’。”

■采写:新快报记者 农艳芳

■图片:新快报记者 王飞

当地企业升级 青梅产业助农增收

螺溪镇位于陆河县北部山区,多山地丘陵的地理特点赋予了该镇果树种植的天然条件。在有着“中国青梅之乡”之称的陆河,螺溪镇的青梅种植面积占到全县的十分之一。“全县种植有20万亩左右的青梅,我们镇大概有2万亩。”叶国球说,青梅可谓是螺溪镇主导的农业产业。螺溪镇有青梅加工企业,“企业对当地农户种植的青梅进行保价收购,解决百姓销路的后顾之忧,大家种植青梅也有了积极性。”

驶过林间、绕过坡地,新快报记者来到了置身于欧西村山野间的陆河县清绿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称“清绿公司”)。绿树将工厂围绕,工人们正在晒梅场上来回忙碌,场边整齐摞着白色果箱,几辆卡车正停在青梅存放车间门口,顺着山势一瞧,全是青梅树。

作为陆河县青梅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主体企业之一的清绿公司,每年可消纳800多万斤青梅,年产值2000多万元。“从今年1月起,我们开始自主生产梅干、蜜饯、梅酒等青梅制品。”在产品展示柜前,清绿公司负责人即厂长钟思泉说,扎根家乡的清绿公司成立于1998年,但在2016年前他们主要以青梅种植和收购为主。

“2016年青梅大丰收,本地难销,外地也不收,几毛钱一斤的价格着实伤了果农们的心。”正是在这一年,清绿公司下决心解决当地青梅“丰产不丰收”的困境,公司引进技术,购置加工设备,转型加工,逐步从半成品加工发展到精深加工。在此期间,清绿公司也积极流转螺溪镇的撂荒山地,鼓励村民种植青梅和佛手香橼,并为村民提供技术指导和保价收购,探索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做大做强青梅产业。靠着一颗颗青梅,清绿公司助力欧西全村67户原贫困户210人全部脱贫,并稳定提供20多个就业岗位。

如今,他们还打造了“清绿梅园”本土品牌,依托螺溪镇“农产品展示交易中心”和“电商物流服务中心”,形成了一条集种植、推广、加工、展示、销售、研发于一体的产业链,每年可为本地村民销售出200多万元的农产品。

挖掘文旅资源 红色古村迎新机遇

距离欧西村不远,“李花之乡”书村村的村民更青睐李树。书村村支书叶剑凭说,书村7个自然村里有3个村种植的全都是李树,目前有1000多亩。“李花开花时,总能吸引很多游人来观赏。”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每年到书村游玩赏花的游客能达上万人次,书村还拥有天然的旱硿地下河,“只闻水声不见水”的自然景观也吸引着游人前来一探究竟。然而,李花等带来的人气尚未转化成经济效益,书村村民收入还是主要靠李子。

书村村两委也意识到他们可以在乡村文旅上下功夫。

叶剑凭说,村里已经做出了相应的发展规划,正在引导村民扩大李树种植面积,打造李花连片观赏区域。扩大种植面积后,李子销路怎么拓展?叶剑凭说,他们正谋划引进果品加工企业,解决村民对销售的后顾之忧,“场地已经筹备,在寻企洽谈中。”

而要发展乡村文旅,光有李花、地下河未免单薄。实际上,自2019年起,书村村猴子田自然村的古大存同志掩蔽处等地就被打造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叶剑凭说,这两年来到猴子田村开展党建教育的人还不少。

古树绿草中的石板路一阶阶延伸至兰远楼,古朴整洁的传统民居里,家具陈设还保留着古大存革命活动时期的模样,墙上的文图资料传递着老一辈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和精神……房子周边,传统古屋在这一片聚集,掩映在葱茏绿意里,这里也是螺溪镇为数不多的传统建筑聚集地。叶剑凭介绍,他们打算将红色文化、传统古村落与乡村振兴发展融合起来,把书村打造成集红色文化旅游、观光休闲、农业体验于一体的乡村农旅胜地。

站在崭新洁净的村道边,叶剑凭指着一块平地说:“这儿原来都是竹子,我们刚修整好,将结合乡村风貌示范带建设,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还要把产业发展好,打好基础再推进文旅建设。”

螺溪谷作“引爆点”

串联镇域生态旅游发展

“来我们这里工作的本地员工月工资在三千元左右。”华侨城(陆河)发展有限公司运营总经理沈付伟介绍道。螺溪谷的进驻,不仅将硁子里自然村改造成了一个宜居闲适的乡村田园,更助力当地村民增收致富。

2018年试营业至今,螺溪谷吸纳了当地脱贫户家中21个年轻劳力就业,每人每年工资收入接近3万元,同时给硁子里自然村带来每年10多万元的土地、房屋等租金收入。2020年,通过华侨城营销平台,螺溪谷协助营销农特产品,为周边百姓创收100多万元;而该项目每年游客接待量能达10万人次,直接或间接带动200多人就地就业,助力约300人脱贫。此外,其作为集“吃住行游娱购”于一体的乡村田园文化旅游综合体,也孵化带动本地民宿及农家乐发展,拉动20万公斤以上农产品消费,产生了巨大的产业效益。

“我们就是以华侨城·螺溪谷作为一个‘引爆点’,与今年刚落地的华南生态城呼应,串联起整个镇域的自然景观、乡村产业,以‘生态旅游+特色产业’为主导,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螺溪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黄永恒说。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