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稻虾共作”好示范 土地撂荒迎刃解
日期:[2021-10-06]  版次:[A03]   版名:[祖国颂·动态]   字体:【
■位于梅林镇尖山村的稻虾共作基地。


广州市番禺区对口帮扶梅州市五华县——

水稻和罗氏沼虾共存于同一块稻田,两者互利共生,农户种一季水稻的同时还收获了淡水虾,每批虾有两三千元的收益……在广州市番禺区对口帮扶的梅州市五华县,梅林镇率先尝试了稻虾共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探索出荒地复耕复种与增加农户受益的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广州市番禺区驻梅州市五华县梅林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下称“驻梅林镇工作队”)介绍,目前,梅林镇养殖的第一批罗氏沼虾已经出售,稻虾共作规模也从最初的10亩扩大到200亩,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采写:新快报记者 农艳芳

乡贤返乡带动养殖 引入技术铺好销路

梅林镇对稻虾共作的探索尝试,还得从今年5月,在梅林镇福新村成立的广东省悯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称“悯农公司”)说起。新快报记者从驻梅林镇工作队了解到,悯农公司由福新村乡贤李素偌投资成立,而后便引进广州翔世瑞水产科技有限公司的水产养殖和优质水稻种植技术,实施稻虾共作。

值得一提的是,李素偌常年在外经商,鲜少回乡。一次农产品展销活动上,李素偌看到番禺区对口帮扶五华县的帮扶干部不遗余力地推介五华的农产品,他深受感动,觉得一个外地的干部尚对自己家乡的事情如此上心,自己作为五华人更应该以实际行动回报家乡。自此,李素偌便与番禺区对口支援办结缘。今年初,经番禺区对口支援办牵线搭桥,李素偌开始返乡发展养殖,与农户合作养虾养鱼,由悯农公司提供虾苗、技术指导、饲料等。

福新村党支部书记李巽安率先提供自家承包的耕地用作悯农公司稻虾共作养殖示范基地,并动员村民流转土地加入,形成了福新村最初的10亩稻虾共作基地。借助悯农公司提供的农技服务,罗氏沼虾和水稻“长势喜人”,目前该村已经售出第一批罗氏沼虾,据保底计算,稻虾共作基地去掉水稻收成,每批虾的纯收入能达到两三千元。

驻梅林镇工作队队员覃相貌介绍,依据梅林镇的自然气候条件,每年从5月到10月可以实施至少3批稻虾共作,仅是养出的虾,就能帮助农户每年增收6000元至9000元。与此同时,悯农公司在成立之初便与广州鹰金钱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达成了合作意向,该公司承诺全部收购悯农公司提供的水产品,悯农公司也与农户签订了购销合同,消除农户的疑虑,让农户放心大胆地养殖。

助力土地流转复耕 有成效农户自发加入

实际上,稻虾共作不仅只是让农户多了一条增收的路子,更是当地推动撂荒土地复耕复种的重要尝试。新快报记者从驻梅林镇工作队了解到,五华县荒地面积不少,仅梅林镇全镇撂荒地就达到1275亩。

覃相貌说到,五华县“八山一水一分田”,山地多、田地少,平地更少。驻梅林镇工作队实地察看后,发现相当一部分荒地还位于山谷之间,是典型的“坑田”,不具备连片大面积耕种的条件。同时,不少农户认为种地费时费力,收益还不高,宁愿到外地务工也不愿留在家乡事农。

稻虾共作模式的出现为解决这些矛盾提供了可能。

驻梅林镇工作队调研发现,稻虾共作的稻田面积以5亩一块为宜,而五华县被撂荒的耕地绝大部分可通过挖掘机运作连片修整成5亩的稻田,具备打造稻虾共作的土地条件;同时,五华县的气候条件也适宜养殖适温范围较窄的罗氏沼虾,该虾属名贵水产品,国内外市场广阔,加上有企业技术支持、兜底包销,农户的养殖风险能够极大降低。

在实施稻虾共作之初,梅林镇不少村民,包括村干部多持观望态度。驻梅林镇工作队在7月初进驻后,便着手推动稻虾共作,积极向农户宣传动员养殖的同时,还跟镇村干部一同推进土地流转,鼓励农户将土地出租给养殖带头人等。随着第一批稻虾共作的罗氏沼虾的售出,梅林镇稻虾共作的规模也扩大了。“现在不少村已经动起来了,流转土地准备加入稻虾共作。”覃相貌说。

覃相貌介绍,一般而言,农户第一年投入稻虾共作进行平整稻田等基础费用,当年就能回本,到第二年,就可以实现纯收入,坚持做下去,其效益是非常可观的。目前,农户更多通过简单的出租土地参与到其中,驻梅林镇工作队介绍,接下去,他们还将探索土地入股、资金入股等方式让农户深度参与到稻虾共作中,以从中获得更多收益。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