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黎铸英:梁占峰老师教导我“多去写生”
日期:[2021-10-17]  版次:[A10]   版名:[收藏周刊]   字体:【
■勇往直前

■傲岸胡杨

■大漠金秋

■不屈不挠


香港广州书画会主席、粤港澳大湾区美术家联盟副主席

黎铸英出生于广州,17岁师从岭南名师梁占峰,后移民香港,与梁师学艺的经历对他的艺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许是冥冥当中的注定,虽曾为生计从商多年,但艺术初心从未改。从广州到香港,再到加拿大,如今,又回到香港,他在艺术探索之路上没有停歇。

自2017年起,黎铸英担任香港广州书画会主席,正如他在致辞中表示:“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兼任粤港澳大湾区美术家联盟副主席后,他成了穗港、甚至是香港与内地城市交流的“艺术信使”。

■收藏周刊记者 陈福香

岭南艺术引香港与国外艺术收藏家关注

收藏周刊:请问成立香港广州书画会的初衷是什么?目前有多少会员?

黎铸英:香港广州书画会成立的初衷就是将香港籍与广州有关系的书画家及小部分广州籍的书画名家联系起来,进而向国内其他城市、甚至向国际发展,共同弘扬中华文化。2017年,香港广州书画会在香港广州社团总会领导下成立,目前会员140人。

今年国家“十四五”规划首次将香港的文化地位写进国家规划,并提到支持香港发展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这更加坚实了我们发展的基础。

收藏周刊:得益于广州和香港的开放优势,岭南画派的艺术家与香港有着密切关系,这对香港的国画艺术发展起到怎样的作用?

黎铸英:岭南画派艺术源于两高一陈,他们在传统的中国画艺术中加入了西方绘画的元素,自此中国画艺术走出了一条闪亮的书画道路,不但受到国内画坛推崇,更受到外国的广泛关注。岭南第二代传人关山月、黎雄才、赵少昂、杨善深更将岭南画派艺术推至高峰。赵少昂、杨善深在香港广收门生,弟子们各显其艺。加上岭南画派其他分支如高奇峰、陈树人等发展出来的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弟子,岭南画派在香港估计有几千人,占香港画界人数很大比例。近年岭南画派画家大胆创新,吸纳了更多的新水墨技法,岭南艺术创出更另类风格,极大地吸引香港以及外国艺术收藏者的兴趣,新一代岭南画派将更深入影响香港的书画艺术发展。

收藏周刊:香港广州书画会近几年主要做了哪些工作,您如何评价这些活动成果?

黎铸英:香港广州书画会自成立以来,展开了与广州市以及各区书画艺术团体的交流,拜访岭南画派前辈,吸取他们的经验;组织书画会书画家到内地参观学习,了解岭南文化的发展,促进粤港两地书画交流心得。先后与南沙政协书画院雅集联合举办“紫荆意 红树情”两地巡回展; 连续四年参加黄埔区“我和梅花有个约”书画雅集挥毫活动;获广州社会主义学院两年邀请参加“穗港同行”“同心筑梦”书画联展;获广东省侨联邀请参加了两届“世界华人艺术节”书画雅集挥毫,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画家交流;与粤港澳大湾区美术家联盟在香港联合举办“大美湾区”书画交流展,进一步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目前正在与黄埔区政协、文联筹备“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画联展,10月底开幕。

通过这些活动,让香港书画家加深入了解传统书画,也让内地画家了解香港书画文化与西方艺术的差异,进而更好地融合两地书画文化,为进一步推广中华文化打下了扎实基础。

收藏周刊:未来,香港广州书画会在加强穗港艺术交流方面,有哪些具体的计划?

黎铸英:随着香港广州书画会加入粤港澳大湾区美术家联盟,粤港两地的交流合作更加紧密,我们会借着这个东风,增强与大湾区的书画交流,同时将与内地省份共同举办书画交流展。目前已经与河北、山西、四川、吉林、新疆等取得联系,他们也很有兴趣在香港举办画展。通过这类活动,加快中西文化的融合,同时把中华文化弘扬到世界。

艺术家要有所成就必须执着与坚持

收藏周刊:您从小师从梁占峰老师,您认为从他身上学到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黎铸英:我17岁拜梁占峰老师为师学习国画,我发现梁老师不但书画艺术了得,国画历史也非常精通。他经常一边教我画画,一边给我讲岭南文化的发源、高剑父的故事等等,我每次去见他只恨时间过得太快,每次分别都依依不舍。

有一次,在临摹梁老师一张桂林山水画时,那山头象一个个馒头立在田中间,我表示很疑惑:“有这样的山头吗”?老师不回答,只说了一句:“铸英,你要多去写生”。这句话我记了48年。

梁老师的教导也令我对大自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我在加拿大居住期间,远行魁北克及阿冈昆画下了“枫的世界”系列;远行南美、非洲画下了“原始与文明”系列;在国内远行西藏画下了“雪山下的江南”系列;远行新疆及内蒙画下了“胡杨颂”系列。梁老师的这个叮嘱,对我的创作起了关键的作用,他同时也嘱咐我要画出自己的风格。

梁老师的一幅《冠岩》作品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为探索梁老师当年写生足迹,寻找写生情景,我驱车到广西漓江,雇艇入洞。我从船家处了解,几十年前根本没有路,也没有船到冠岩,可想而知,梁老师为写此景多么艰苦迂回。通过这次考察,我明白一个画家要在艺术上有所成就,对艺术的执着与坚持是多么重要,画家的成就来之不易!

收藏周刊:您对自己的艺术创作有哪些期许?近期有什么大的创作计划?

黎铸英:记得锵哥(陈永锵)给我讲述过岭南画派的精神:“不固步自封,不画地为牢,不泥古不化,包容与创新”,我把这句话当成座右铭。自跟梁占峰老师学画起时间已接近50年,但社会在进步,画坛在创新,岭南风格也在改变。身为岭南弟子,创新是我们的使命。我会继续到大自然写生,在传统技巧基础上运用新的艺术手法去创作。未来我将会创作一些关于大自然的大幅作品,计划创作一幅“百里胡杨”。

简介

黎铸英

祖籍广州,现为香港广州书画会主席,粤港澳大湾区美术家联盟副主席。

创作感悟

只画树叶不画花

近来很多朋友见到我的作品不是枫叶就是胡杨,只见叶子不见花,不解。他们问得太好了,我笑着说,花固然艳丽夺目,惹人喜爱,所以人人都把它作主角。叶子不引人瞩目,但它吸收二氧化碳、呼出氧气、光合作用、水分蒸腾,提供了树木所需要的成分,令其茂盛生长。它不计较被人忽略,作低调的陪衬角色,衬托着花朵的千姿百态,天气不好的时候还为其遮风挡雨;除了根以外,叶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叶子精神才是真的伟大。

一些植物不一定因为花朵才美丽,某个时间段叶子的美丽胜花朵百倍,10月的胡杨林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胡杨,是一种伟大的植物,多年以来我都有一种对它彻底了解一下的欲望。2019年10月初,我们驱车数千里到了内蒙古额济纳旗,从幼苗到高树到枯木,写下了胡杨的各种生态细节,连地面一点一点白色的盐碱也不放过。还不够,今年5月初再到敦煌戈壁大漠“多坝沟胡杨峡”写生,遇上了一位哈萨克族牧民,他详细地介绍了胡杨从长叶芽到叶子变黄全过程,能抵抗零下45摄氏度到零上45摄氏度的极端天气,是唯一在沙漠极干旱的地方生长的树木。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朽,顽强的生命力被称为英雄树。这一席话,让我对胡杨肃然起敬。

喜欢写生是来源于梁占峰老师的教导,我十几岁拜梁老师学画的时候,在“剑琴楼”画室临摹他的作品,一幅《冠岩》水墨画,那钟乳石下垂的形状古怪;另一幅山水画一个个馒头一样的小山在田中间;还有一幅画中老梅花树的树头长很多疙瘩。我年少无知没见过,问了很多问题,他不答我,只说了一句“铸英,你以后多去写生”。这一句话让我记在脑海48年。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