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广州画院专业画家涂国喜:青春的芳华逐渐向稳重优雅过渡
日期:[2021-10-24]  版次:[A10]   版名:[收藏周刊]   字体:【
■涂国喜 吉祥

■陈振国 咖啡店

■陈金章 云山初晓

■涂国喜 花天地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改革开放政策再一次让广州这座南方城市在北方家喻户晓。地处广州市内的广州美术学院也成了艺术学子梦想进入的殿堂。在那个年代,尽管已有多个不同的院系,多个不同专业,但广美在国内也只面向中南五省(区)招生。而且招生数量特别少,名额平均下来几乎每个省(区)只录取一名考生。因此,当时省外考生要想考上广美,难度就不言而喻。在1987年9月,我有幸成了那一“匹”代表湖北的幸运之“马”被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录取。

在全国艺术院校中,可以说,广州美术学院一直是名声在外,名人云集。中国画系的岭南画派特色教学,应该是艺术院校中学习中国画的一个魅力独具的地方。在我考上广州美院之前,就读的是湖北美术学院附中,从当时的老师口中,早已听闻很多关于广美的名人趣事,也见过很多广美的名师名作。因为向往,我就毅然决定放弃了保送湖北美术学院国画系的机会。怀揣着一颗忐忑之心南下追梦。也是这样,让我有了亲近名师大匠们的机缘。

在大学四年期间,众多名师授课,让我的艺术之心豁然开朗,学院扎实的基本功教学训练方式让我受益匪浅。同学们天天喜闻乐见,互相切磋、关爱有加也是我们在学业上精进不休的法宝。

在广美,我们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与境界。我们的治学长进,心智渐成,并且一直以母校为荣为傲地在一起生活了四年。1991年7月我们都以一幅幅有故事的画面向社会汇报,都以优异的成绩毕业,重新开启了人生的小舟。

2021年金秋10月,恰逢同学们毕业三十周年,古语说“三十而立”。我们十几个同学现都在各自的岗位上为社会奉献,昔日的天之骄子三十年的春华秋实,各自不经意地成为了现时的自己。尽管我们的脸上多了几道“彩虹”,身手不再如当年在校园操场上那样敏捷。青春的芳华逐渐在向稳重优雅过渡……不变的是我们仍然热爱母校,喜欢那里的一草一木和不一样的艺术环境。三十年后重聚的欢笑,我们仍清楚地记得众多恩师们的教诲。彼此间还记得同学们一起在校园唱过的歌、发脾气后摔过的象棋和无聊时的恶作剧。所有的有趣故事带着青春的气息一直陪伴着生活在静静地流淌,时不时给人甜蜜的回味。

如今聚在一起,有同学写下了“知天命”的感言,我们已经开始领悟到人生的真谛,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年过半百,仍然在各自的道路上寻寻觅觅,也衷心祝愿同学们在“人生的下半场”美意延年,不忘初心,收获更美好的未来。

导师语录

宋代的作品好的地方实在太多,三言两语很难讲得清楚。绘画从生活中来,深入生活应该是从宋代开始。可以说,有了宋画,才有了后面的写生。用山水画表达中国美好河山,是从宋代开始。通过范宽的作品,就可以领悟出中华民族的了不起,中国古人那种聪明、那种记忆能力很厉害。虽然现在还没有发现古代直接写生的画,但从他们的创作,就知道他们当时的观察能力非常厉害。范宽简直把西北的山川表达得淋漓尽致。有了宋画,才有了表达自然的写生意图。所有学山水的年轻人,都应该临摹宋画,不临摹宋画,就根本不知道中国绘画的真正面目。

——陈金章

书法跟绘画从来没有分离过。从某种意义来讲,线是中国画最大的特点,我也不太认同,我觉得笔才是中国画最大的特点,特别是水墨画。有时候我觉得,中国毛笔那种软性的特点,在宣纸上的效果比较敏感,笔性能充分体现,跟作者心情、性格、文化、素养都是连在一块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笔就是风格。毛笔在宣纸上反映的细腻程度,是硬笔没有的,很多西洋画也没有,所以,关于笔的讲究,中国画不能“扔”。

——陈振国

■收藏周刊记者 梁志钦

分享到:
  以上内容版权均属广东新快报社所有(注明其他来源的内容除外),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