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砚,中国四大名砚之首,雕刻则是端砚制作过程中极其重要的工序。行云流水、刀走龙蛇,把石中的“瑕疵”变成无瑕,一方方价值不菲的砚台就在制砚师傅的手中诞生。在端砚缘起的城市肇庆,历经千年之久的古老制砚技艺被完整地保存并流传下来,行业依旧兴旺。
郭瑞芬,便是肇庆市众多制砚家族中,贡砚世家郭氏家族的第17代传人,她从事端砚雕刻35年,除了将家传技艺发扬光大,还时刻谨遵“艺及乡梓”的家训,让这份技艺得以传承。
■采写:新快报记者 梁彧
■图片:新快报记者 龚吉林 林里 邓迪
融合众长 创出绝技
郭氏家族从明代开始制砚,其中广东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千金猴王》砚,就是郭瑞芬的祖宗郭兰祥所做。郭瑞芬从小最常听的睡前故事,便是奶奶讲的家族“威水史”。初中毕业后,郭瑞芬便开始专注于端砚雕刻技艺的学习。郭瑞芬很感恩生在这个开放的年代,因为她曾听闻过去端砚的传统手艺自古都是传男不传女,甚至如果在雕刻时有女性在场,师傅要把砚台翻过来盖住,连看都不给看。
因为制砚,郭瑞芬收获了终身事业之余,还收获了爱情。她同为制砚世家出身的先生,正是因砚结缘的。婚后,郭瑞芬融郭氏、杨氏两家传统技艺,其“全方刀刻方法”“水波卷曲浪尖法”为行业独创。夫妻二人也会经常合作制砚,令作品兼备细腻精巧线条的同时,又不失行云流水、气吞山河的气势,先后有20多件作品获国家和省工艺美术评比的金、银、铜奖项。
郭瑞芬向记者逐一介绍自己的作品时,脸上带着掩盖不住的喜悦和兴奋:“我制砚真的很开心,尤其是作品受人认可、卖出好价钱的时候,就更有成就感了,这就更加推动我去学好这方面的技艺。”
传道授业 艺及乡梓
为保护端砚这一不可再生资源,制止滥采盗采砚石,肇庆市封闭了坑洞。珍稀的资源加上精湛的雕刻技艺,令每一方石料都弥足珍贵。正如郭氏家族的家训所说:“工以精为妙,工良则砚良,厘清坑洞,不损难得之材。”在这方面,郭瑞芬不但对自己严格要求,对下一代的传承人——自己的儿子也如是:“心情不好的时候,尽量先放下手头的工作,出去换换心境,回来再做。”郭瑞芬曾有一块石料,一放就是近十年,等到时机成熟了才动手。对石料的珍惜与平和的心态,定期出门采风寻找灵感,令郭瑞芬在创作路上鲜遇瓶颈。
郭氏家族的雕刻手法以宫廷精美工雕刻为主,山水、人物、花鸟、云龙、鱼水等题材,于薄意雕刻与线条对称雕刻技艺下得以在平面上表达出多重层次,非常考验技法。如此珍贵的技法,郭氏家族却从来不会吝于外传。“据我奶奶说,爷爷教过的学生有姓罗的、姓程的……”传承到郭瑞芬这一代,她亦时刻谨遵“诚信有德,艺及乡梓”的郭氏家训,对于想要学习雕刻技法的有心人甚至是同行,都会大方、用心传授。
“我们现在每年都在收学生,主要是学院的学生、村里的乡亲、隔壁档口的人也都有。”郭瑞芬还曾远走到宁夏银川的偏远山村传授端砚雕刻技艺,助力乡村振兴。肩负端砚文化传承使命的她,还积极协助当地妇联组织女手艺人作品展:“除了文化和技艺的传承,还希望能为吸纳更多女性参与就业甚至创业略尽绵力,令世界看到端砚的美,同时也看到女性创造力的美。”
大师寄语
致2021年广东省妇女手工创业创新大赛所有参赛者
郭瑞芬:“美是展示给大家看的,艺术的土壤,有我们的努力,播下的种子一定会有收获,姐妹们,努力吧!”
2021年广东省妇女手工创业创新大赛
大赛旨在扎实推进“创业创新巾帼行动”,培育女性手工艺人,为手工产品提供平台,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网址:http://www.dwqta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