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科技“飞”进云浮市郁南县桂圩镇,为乡村振兴帮扶工作注入新动能
“我第一次看到(无人机植保),觉得非常好,省时间省人力还省钱。”看到无人机植保作业,种田“熟手”、云浮市郁南县桂圩镇桂连村村民蓝伯不禁感慨地说。近日,佛山市三水区驻郁南县桂圩镇帮扶工作队(下称“驻桂圩镇工作队”)联系了郁南县农民合作社服务中心,引进无人机植保技术,利用冬季休耕田地播撒紫云英,增进农户对现代农业科技的认识,为桂圩镇农业生产和乡村振兴帮扶工作注入新动能,获得农民点赞。
■新快报记者 农艳芳
无人机仅用7分钟播下25公斤种子
今年最后一季水稻已收割完毕,两台农用无人机在桂连村委富境村的稻田上空来回穿梭作业。根据事先规划好的路线,仅7分钟,无人机便将25公斤的紫云英种子均匀播撒到相应田块。从无人机起飞到播撒种子,再到飞回落地,整个过程高效有序,这新鲜事物吸引不少村民围观。
驻桂圩镇工作队队员告诉新快报记者,紫云英能美化冬季休耕土地,还可以将其作为生态绿肥改善土壤。更重要的是,“通过展示无人机植保的优势和特点,让桂圩农户接触到现代化的农业科技”。
郁南县农民合作社服务中心主任姚建华介绍,无人机农业应用技术的优势非常明显,除了能播种,还能喷洒农药。它可负载超10公斤农药,并根据不同农作物特点作业,最快2分钟便能完成一亩地的作业,效率是传统人工的30倍。据估算,植保无人机的投入使用,可以为农户节约50%的农药使用量和80%的用水量,将能很大程度地降低资源成本和保护土壤。
驻镇工作队引进知识、技术、设备
11月起,桂圩镇便连续一周在各村开展无人机植保技术的引进工作,而这实际上仅是驻桂圩镇工作队和当地镇党委政府推进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一个探索。
农业是桂圩镇的主要产业之一,当地农民除了种植肉桂树之外,也分散种植着水稻、砂糖橘、荔枝等作物。驻桂圩镇工作队队长郭治邦认为,农业现代化寄托着农村的未来和农民的希望,是乡村振兴驻镇帮扶的重点和方向。他表示,无人机新技术的引进使用,是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的有效探索,不仅可以提高效率,还能有效保护土壤、增益节能,有力推动驻镇农业有序向现代农业发展挺进。
在7月底进驻以后,驻桂圩镇工作队结合实地调研的情况,积极与该镇党委政府沟通,共同研究制定了乡村振兴发展规划,其中也对农业现代化发展进行了具体谋划。
驻桂圩镇工作队介绍,接下来,他们除了推动桂圩镇土地资源整合之外,还将继续引进先进的种养殖技术、农业设备及资金资源等,为当地农户开展现代农业的相关培训,持续改进和提升桂圩农民的农业技术水平。同时,他们将培育特色优质农产品,打造桂圩镇的农业特色品牌。
“既要补短板,也要强亮点。”驻桂圩镇工作队提到,眼下,他们正着重加快当地重大民生工程的建设进度,集中供水、道路交通设施改善、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均在火热进行中,而推动肉桂产业链提质升级、完善提升桂圩镇红色文旅产业等工作也在稳步推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