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7年至2020年,污水处理能力从55万吨/天提至158万吨/天,污水管网长度从不足1000公里增至1万公里
白云区位于广州市中心城区北部,源于地理水文、战略区位和产业发展等因素,治水攻坚面临较为复杂的客观环境,“广州治水看白云”成为社会普遍共识。经过5年的负重前行,白云区河湖治理披荆斩棘,河涌状况有了质的好转。从2017年至2020年,污水处理能力从55万吨/天提至158万吨/天,污水管网长度从不足1000公里增至超过1万公里。
■新快报记者 邓毅富 通讯员 赵雪峰
治水“拆”与“建”两手一起抓
白云区治水难,主要难在河涌周边“散乱污”场所遍地和污水处理能力不足,针对这两大痛点,这一轮白云的治水措施可以概括为“拆”与“建”:“拆”是指拆除临河违建及散乱污场所,减少污染源;“建”是指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提升污水治理能力。
2018年5月下旬,白云区在钟落潭镇召开污染防治攻坚战誓师大会,区委区政府向全区22个镇街下发明确的任务清单,要求全面清理“散乱污”场所,以关闭搬迁为主、就地整改为辅。
在政府部门的重拳出击下,2018年以来白云区累计拆除河涌周边的违建面积逾350万平方米,清理整顿“散乱污”场所逾4.3万家,整治过程中还协同推进“四洗”行动(洗楼、洗管、洗井、洗河),单单“洗楼”这一项,就摸查29.16万栋建筑物,总面积1.38亿平方米。
在此基础上,白云区还立案查处涉水环境违法行为1027宗,查封涉水环境违法企业301家,严格控制工业建设项目水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对排污企业做到排污许可证全覆盖。
在减少污染源的同时,这期间白云区也加紧补足污水处理设施的短板。2017年初,白云区污水处理能力只有55万吨/天、污水管网长度不足1000公里。从2017年至2020年,全区累计投资超过300亿元,污水处理能力提升到158万吨/天,污水管网长度突破1万公里,分别增长近2倍和9倍。
“你管的那条河没治好就别想走”
在原三级河长基础上,白云区向上延伸创新设置五大流域河长,由区委常委担任,向下延伸设置3215名网格员(长),形成了总河长—流域河长—区级河长—镇街级河长—村居级河长—网格长(网格员)的六级治水体系。
白云区河长办相关负责人告诉新快报记者,为了强化问责,区政府给了河长办一票否决权,没有河长的认可,干部不能升迁调动,“你管的那条河没治好就别想走”。
在整套治水组合拳的作用下,如今白云区列入全国黑臭水体监管平台的35个城市黑臭水体全部消除黑臭,全区河涌水质持续提升,2020年因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工作,白云区还入选全国10个先进县(区),获得国务院督察激励。
典型个案
新市涌
新市涌(萧岗段)位于白云区云城街,长约1.1公里,萧岗村内居住人口近10万人。近年来,通过“四洗”整治,共计拆除河涌边多处违法建设,全面推进雨污分流、建设化粪池和排污管,确保污水统一收集统一处理,从源头上遏制污染源滋生,确保河涌水质达标。
在新市涌萧岗段治水工程结束后,白云区政府在河涌两边兴建了由公共服务及滨水景观区和骑楼商业及文化体验区组成的碧道,有画廊之窗、亲水长廊、文化广场、萧岗滨河商业街、岭南骑楼商业水街、治水陈列馆、河党建文化广场等。除新市涌碧道外,已建成的大源、沙坑涌、良田坑、白海面涌等碧道也已成为附近居民的热门打卡地,2020年白云累计修建各类碧道慢行系统约170公里。
溪畔公园
白云区原人和置业广场的位置,曾有24栋违建,如今违建均已被拆除,一个美丽的滨河公园——人和镇溪畔公园坐落在此处。这里不仅绿化养眼,还配套了标准运动场,为周边群众增添了一个娱乐休闲的好去处。